主导风叶片安装结构及室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1883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导风叶片安装结构及室内机,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该主导风叶片安装结构包括底座和主导风叶片,主导风叶片包括叶片和转轴,转轴设有轴向支撑台和第一调节部;底座设有插接孔和第二调节部,转轴插接于插接孔,叶片和轴向支撑台位于插接孔的同侧,轴向支撑台与插接孔朝向轴向支撑台的端面之间连接有弹性件;第一调节部的单个调节位配合插接于第二调节部的单个调节位,且插接方向与插接孔朝向轴向支撑台的方向一致;第一调节部的调节位和第二调节部的调节位两者中,其中一者为多个且沿插接孔的周向间隔排布。该室内机包括上述主导风叶片安装结构。该主导风叶片安装结构能够确保调节位对主导风叶片导风角度的有效限位。的有效限位。的有效限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导风叶片安装结构及室内机


[0001]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主导风叶片安装结构及室内机。

技术介绍

[0002]空调器广泛用于室内环境温度的调节,其中,空调器的室内机中一般设有转动连接于底座的从动导风叶片和主导风叶片,主导风叶片与从动导风叶片之间通过连杆联动连接,其中,底座设有能够对主导风叶片调节导风角度后的位置进行限位的调节部,以确保主导风叶片以及从导风叶片导风角度的稳定性;然而主导风叶片在转动过程中会对调节部产生磨损,导致调节部对主导风叶片的限位效果减弱甚至丧失,相应地,主导风叶片的导风角度调节稳定性较差甚至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主导风叶片安装结构及室内机,以解决现有主导风叶片在转动过程中会对调节部产生磨损,导致调节部对主导风叶片的限位效果减弱甚至丧失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主导风叶片安装结构,包括底座和主导风叶片,所述主导风叶片包括叶片和固接于所述叶片的转轴,所述转轴设有轴向支撑台和第一调节部;所述底座设有插接孔和第二调节部,所述转轴插接于所述插接孔,所述叶片和所述轴向支撑台位于所述插接孔的同侧,所述轴向支撑台与所述插接孔朝向所述轴向支撑台的端面之间连接有弹性件;所述第一调节部的单个调节位配合插接于所述第二调节部的单个调节位,且插接方向与所述插接孔朝向所述轴向支撑台的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调节部的调节位和所述第二调节部的调节位两者中,其中一者为多个且沿所述插接孔的周向间隔排布。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主导风叶片安装结构中,一方面,主导风叶片进行导风角度调节时,主导风叶片中第一调节部的调节位与底座中第二调节部的调节位呈脱离状态,从而有效减少第一调节部的调节位和第二调节部的调节位相对周向转动过程产生的磨损,相应确保第二调节部的调节位对主导风叶片导风角度的有效限位。另一方面,相较向外拉动主导风叶片对其进行施力,本实施例的叶片和轴向支撑台位于插接孔的同侧,需要调节主导风叶片的导风角度时,用户可以于外部对主导风叶片进行按压施力,进而通过转动主导风叶片以实现其导风角度的调节,调节操作更加轻松便捷。再一方面,插接孔的端面作为支撑区域对弹性件的一端进行挤压支撑,该支撑区域始终围设于转轴周向的全部区域,从而能够确保对弹性件的支撑稳定性,相应确保弹性件通过轴向支撑台驱动主导风叶片沿限位方向复位的进行,进而确保导风角度调节完成后第一调节部的调节位于第二调节部的调节位的插接配合稳定性。
[0006]可选地,所述底座设有安装孔,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安装孔,且沿所述插接孔的轴
向,所述安装孔、所述轴向支撑台和所述插接孔依次排布;所述底座围设于所述安装孔的第一弧形区域作为所述第二调节部,所述第一弧形区域设有多个沿其弧形延伸方向间隔排布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作为所述第二调节部的调节位;所述转轴设有限位头,所述限位头作为所述第一调节部的调节位。第一调节部及第二调节部的一种具体形式。
[0007]可选地,所述限位槽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贯通设置,且所述限位槽朝向所述安装孔的一侧开口设置,所述安装孔和所述限位槽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向所述安装孔的其中一个径向截面的投影轮廓为第一轮廓,所述轴向支撑台和所述第一调节部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向所述径向截面的投影轮廓为第二轮廓,所述第二轮廓位于所述第一轮廓内。安装孔和限位槽不会对转轴的插入产生干涉,转轴能够直接沿轴向装入或拔出,拆装便捷度较高。
[0008]可选地,所述限位槽朝向所述安装孔的一侧开口设置,所述限位头穿过所述开口,且所述限位头与所述限位槽的槽底抵接。限位槽的槽底作为限位结构与弹性件共同对转轴的轴向位置进行限位,在确保主导风叶片导风角度稳定性的基础上,还能够减少主导风叶片对连杆等长时间施加作用力导致其弯曲形变甚至折断情况的发生,相应确保室内机的正常使用。
[0009]可选地,所述安装孔的边缘异于所述第一弧形区域的第二弧形区域沿其轴向延伸有弧形凸台,所述弧形凸台的凹弧面与所述轴向支撑台相匹配。
[0010]可选地,所述弧形凸台背离所述安装孔的一端连接有插接板,所述插接孔设于所述插接板。弧形凸台和插接孔能够对转轴轴向的不同轴段进行导向,从而提高转轴转动连接于底座的稳定性。弧形凸台对轴向支撑台导向限位的基础上,还能够作为连接件将插接板连接于底座,无需额外设置用于连接或承载插接板的结构,从而提高底座的结构简单化。
[0011]可选地,所述弧形凸台的凸弧面设有多条连接于所述底座的加强肋。加强肋的设置能够提高弧形凸台连接于底座的稳定性及强度,从而确保弧形凸台对轴向支撑台的导向限位作用,并且能够提高插接板的位置精确度,确保插接孔与转轴的顺畅插接配合。
[0012]可选地,所述轴向支撑台为围设于所述转轴的环形凸台。环形凸台围设于转轴周向的所有区域,从而确保对弹性件的有效支撑,相应确保弹性件通过对轴向支撑台施力驱动主导风叶片沿限位方向的回复,以及主导风叶片回复后第一调节部的调节位与第二调节部的调节位的插接稳定性。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调节部设于所述轴向支撑台。相较第一调节部设于转轴的弧形侧壁,第一调节部设于轴向支撑台的加工便捷度及稳定性更高。
[0014]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室内机,包括上述主导风叶片安装结构。该室内机具备上述主导风叶片安装结构的所有有益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室内机的内部示意图,其中,主导风叶片安装结构为第一形式;
[0017]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主导风叶片安装结构为第一形式时,主导风叶片进行导风角度调节的四个局部步骤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主导风叶片安装结构为第一形式时的局部剖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主导风叶片安装结构为第一形式时的局部简化剖视图;
[0021]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室内机中底座为第一视角的局部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室内机中底座为第二视角的局部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主导风叶片安装结构中主导风叶片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主导风叶片安装结构为第二形式时的局部简化剖视图;
[0025]图10为本技术提供的主导风叶片安装结构为第三形式时的局部简化剖视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0

从导风叶片;20

连杆;100

底座;110

插接孔;12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导风叶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00)和主导风叶片(200),所述主导风叶片(200)包括叶片(210)和固接于所述叶片(210)的转轴(220),所述转轴(220)设有轴向支撑台(230)和第一调节部(240);所述底座(100)设有插接孔(110)和第二调节部(120),所述转轴(220)插接于所述插接孔(110),所述叶片(210)和所述轴向支撑台(230)位于所述插接孔(110)的同侧,所述轴向支撑台(230)与所述插接孔(110)朝向所述轴向支撑台(230)的端面之间连接有弹性件(300);所述第一调节部(240)的单个调节位配合插接于所述第二调节部(120)的单个调节位,且插接方向与所述插接孔(110)朝向所述轴向支撑台的方向一致;所述第一调节部(240)的调节位和所述第二调节部(120)的调节位两者中,其中一者为多个且沿所述插接孔(110)的周向间隔排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导风叶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设有安装孔(130),所述转轴(220)穿过所述安装孔(130),且沿所述插接孔(110)的轴向,所述安装孔(130)、所述轴向支撑台(230)和所述插接孔(110)依次排布;所述底座(100)围设于所述安装孔(130)的第一弧形区域作为所述第二调节部(120),所述第一弧形区域设有多个沿其弧形延伸方向间隔排布的限位槽(121),所述限位槽(121)作为所述第二调节部(120)的调节位;所述转轴(220)设有限位头(241),所述限位头(241)作为所述第一调节部(240)的调节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导风叶片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121)沿所述安装孔(130)的轴向贯通设置,且所述限位槽(121)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引李彬彬牛天威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