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磨削区温度的测量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817998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磨削区温度的测量方法,包括在磨削面加工时,周期性接收热电偶所测量到的温度值;根据砂轮线速度和工件进给速度,得到每一周期砂轮所在磨削工件上的位置,并结合热电偶的预设位置,得到热电偶在每一周期与所述砂轮的间距,且进一步结合盲孔的顶面与磨削面之间的距离以及热电偶在每一周期所测量到的温度值,得到磨削工件在每一周期所产生的导热系数;根据磨削工件在每一周期所产生的导热系数,并结合热电偶在每一周期所测量到的温度值,计算出磨削区在每一周期所产生的温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磨削区温度的测量系统。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以解决现有顶置热电偶法所测磨削区温度不真实及精度不高的问题,提高了测量准确度及精度。及精度。及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削区温度的测量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数据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磨削区温度的测量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磨削过程中,材料去除产生的磨削能量大部分转化为热量,使磨削区温度急剧升高,若磨削区温度较高,则会影响加工工件表面质量和砂轮磨粒的切削性能。因此,对磨削区温度的有效测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0003]目前,现有磨削区温度的测量方法主要有:夹丝热电偶测温法。该方法可测量磨削区平均温度,但对工件完整性影响大且操作复杂,同时热电偶不可重复使用且夹丝厚度会影响实际磨削温度。
[0004]为了解决夹丝热电偶测温法的上述问题,通常采用顶置热电偶测温法进行替代。顶置热电偶测温法只需在工件的底部打一盲孔,将热电偶插入孔内,待热电偶节点与盲孔面接触牢固后,将其固定即可测量磨削区温度,但所测温度并非真实的磨削区温度,且磨削中的高温也会影响材料的导热系数,进而影响温度推算的结果。
[0005]因此,亟需对现有顶置热电偶测量法进行改进,解决现有顶置热电偶法的上述测温问题,提高磨削区温度的测量精度。...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削区温度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砂轮对磨削工件的磨削面进行加工时,周期性接收热电偶所测量到的温度值;其中,所述热电偶预先固定在所述磨削面的对立端面上所开设的盲孔中;根据预设的砂轮线速度和预设的工件进给速度,得到每一周期所述砂轮所在所述磨削工件上的位置,并结合所述热电偶的预设位置,得到所述热电偶在每一周期与所述砂轮的间距,且进一步结合所述盲孔的顶面与所述磨削面之间的距离以及所述热电偶在每一周期所测量到的温度值,得到所述磨削工件在每一周期所产生的导热系数;根据所述磨削工件在每一周期所产生的导热系数,并结合所述热电偶在每一周期所测量到的温度值,计算出磨削区在每一周期所产生的温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磨削区温度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工件在每一周期所产生的导热系数均是通过以下公式(1)来计算得到的:其中,λ为所述磨削工件在第i个周期的导热系数;t为所述热电偶在第i个周期所测量到的温度值;X为基于所述测温点所在所述磨削工件上的位置,对应在以所述磨削面所构建的XY平面直角坐标系上x方向的坐标;K0(u)为二类修正贝塞尔函数;v
w
为热源移动速度,其由所述砂轮线速度和所述工件进给速度来决定的;dX
i
为运动的线热源;z为所述盲孔的顶面与所述磨削面之间的距离;a为热扩散系数;l为磨削区热源宽度。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磨削区温度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磨削区在每一周期所产生的温度是通过以下公式(2)来计算得到的:其中,是高斯误差函数;t
w
为所述磨削区在当前周期所产生的温度;t0为无内热源时的初始温度,其在砂轮对磨削工件的磨削面进行加工之前测量所得;τ为当前周期时长。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偲偲赵龙飞冯铭张祥雷陈芝向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