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自吸的离心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1722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自吸的离心泵,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右侧设置有把手,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正面通过铰接件铰接有门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第一车轮与第二车轮可便于将底座移动至所需位置,在需要将本体搬运至车厢内时,通过升降组件调整底座的高度,然后推动底座移动,使底座滑入车厢内,并通过第二车轮支撑底座的左端位置,然后通过升降机构使底座下端左侧的第一车轮复位,并继续推动底座,在底座下端右侧的第一车轮靠近汽车后,通过升降机构使底座下端右侧的第一车轮复位,即可将本体移动至车厢内,只需一人即可轻松将泵体移动至车厢内,省去了搬运泵体时所产生的不便。省去了搬运泵体时所产生的不便。省去了搬运泵体时所产生的不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自吸的离心泵


[0001]本技术属于真空自吸离心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真空自吸的离心泵。

技术介绍

[0002]真空自吸离心泵所以能把水送出去是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水泵在工作前,泵体和进水管必须罐满水行成真空状态,当叶轮快速转动时,叶片促使水很快旋转,旋转着的水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从叶轮中飞去,泵内的水被抛出后,叶轮的中心部分形成真空区域,水泵的水在大气压力或水压的作用下通过管网压到了进水管内,这样循环不已,就可以实现连续抽水。
[0003]在现有技术中,真空自吸离心泵广泛应用在城市排涝抢险、隧道抽水、工地排水、抽排下水道生活污水、农田引水及抗旱、农田灌溉等领域,很多时候需要将真空自吸离心泵进行移动、搬运至使用位置,而且经常需要更换使用位置,但是真空自吸离心泵体积较大、重量较大,从而导致真空自吸离心泵在搬运、移动时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自吸的离心泵,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真空自吸离心泵体积、重量较大,导致真空自吸离心泵在搬运、移动时极为不便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6]一种真空自吸的离心泵,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右侧设置有把手,所述底座的上端设置有箱体,所述箱体的正面通过铰接件铰接有门板,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泵体,所述泵体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分别贯穿箱体,所述箱体的上端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箱体的右侧壁开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箱体内壁的右侧设置有排风组件,所述排风组件位于出风口的左侧,所述底座的上端外侧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底座的下端外侧通过升降机构活动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车轮,所述底座的下端左侧设置有第二车轮。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车轮与第二车轮可使底座移动至所需位置,并使底座在移动时更加方便,且在需要将本体搬运至车厢内时,通过升降组件调整底座的高度,然后推动底座移动,使底座滑入车厢内,并通过第二车轮支撑底座的左端位置,然后通过升降机构使底座下端左侧的第一车轮复位,并继续推动底座,在底座下端右侧的第一车轮靠近汽车后,通过升降机构使底座下端右侧的第一车轮复位,只需一人即可轻松将泵体移动至车厢内,省去了搬运泵体时所产生的不便。
[0008]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安装槽、滤网与固定组件,所述安装槽分别开设在进风口与出风口的内壁,所述固定组件设置在安装槽的内部,所述滤网通过固定组件贴合连接在安装槽的内部。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固定组件将滤网固定在安装槽的内部,即可使
过滤组件起到过滤空气的作用,避免灰尘等杂质通过出风口、进风口进入箱体内部对泵体造成影响。
[0010]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螺杆与螺帽,所述固定螺杆设置在安装槽的内部,所述固定螺杆的一端贯穿滤网,所述螺帽螺纹连接在固定螺杆一端的外壁,所述螺帽与滤网贴合连接。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固定螺杆的一端贯穿滤网,并将螺帽螺纹连接在固定螺杆一端的外壁,使螺帽与滤网贴合,即可使固定组件起到固定滤网位置的作用。
[0012]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的上端左侧设置有第一遮雨板,所述第一遮雨板位于进风口的上方,所述箱体的上端右侧设置有挡板,所述第一遮雨板的一端插接在挡板的内部,所述箱体右侧壁的上端设置有第二遮雨板,所述第二遮雨板位于出风口的上方。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挡板配合第一遮雨板,使挡板与第一遮雨板可对进风口起到遮雨作用,并通过第二遮雨板可对出风口起到遮雨作用,从而避免雨水等液体通过进风口与出风口进入箱体内部对泵体造成影响。
[0014]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排风组件包括支架与风扇,所述支架设置在箱体内壁的右侧,所述支架位于出风口的左侧,所述风扇设置在支架的内部。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架可起到支撑风扇位置的作用,使风扇可将箱体内部的热空气通过出风口排出,并使新鲜空气通过进风口进入,即可使排风组件对泵体起到散热作用。
[0016]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通槽、升降螺杆与螺纹套,所述通槽开设在底座的上端外侧,所述通槽的内壁设置有第一限位组件,所述升降螺杆通过第一限位组件滑动连接在通槽的内部,所述螺纹套螺纹连接在升降螺杆的外壁,所述螺纹套的下端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螺纹套通过定位组件转动连接在底座的上端外侧,所述升降螺杆的下端通过通槽贯穿底座,所述升降螺杆的下端与支板固定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调整第一车轮的高度时,转动螺纹套,并通过定位组件稳固螺纹套的位置,即可使螺纹套带动升降螺杆纵向移动,且通过第一限位组件稳固升降螺杆的位置,避免升降螺杆跟随螺纹套转动,即可使升降螺杆带动支板纵向移动,从而使升降机构起到调整第一车轮高度的作用。
[0018]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块与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在通槽的内壁,所述第一限位槽开设在升降螺杆的外壁,所述第一限位块滑动连接在第一限位槽的内部。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限位块滑动连接在第一限位槽的内部,使第一限位组件起到稳固升降螺杆位置的作用,避免升降螺杆跟随螺纹套转动而无法纵向移动。
[0020]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块与定位槽,所述定位块设置在螺纹套的下端,所述定位槽开设在底座的上端外侧,所述定位块滑动连接在定位槽的内部,所述定位块的外壁设置有第二限位组件。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块滑动连接在定位槽的内部,并通过第二限位组件稳固定位块的位置,即可使定位组件起到稳固螺纹套位置的作用,避免螺纹套纵向移动影响升降螺杆的位置。
[0022]进一步地,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第二限位块与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在定位块的外壁,所述第二限位槽开设在定位槽的内壁,所述第二限位块滑动连接在第二限位槽的内部。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限位块滑动连接在第二限位槽的内部,使第二限位组件起到稳固定位块位置的作用,避免定位块脱落影响螺纹套的位置。
[0024]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第一、通过第一车轮与第二车轮可使底座移动至所需位置,并使底座在移动时更加方便,且在需要将本体搬运至车厢内时,通过升降组件调整底座的高度,然后推动底座移动,使底座滑入车厢内,并通过第二车轮支撑底座的左端位置,然后通过升降机构使底座下端左侧的第一车轮复位,并继续推动底座,在底座下端右侧的第一车轮靠近汽车后,通过升降机构使底座下端右侧的第一车轮复位,即可将本体移动至车厢内,只需一人即可轻松将泵体移动至车厢内,省去了搬运泵体时所产生的不便;
[0026]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自吸的离心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上端右侧设置有把手(11),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箱体(2),所述箱体(2)的正面通过铰接件铰接有门板(21),所述箱体(2)的内部设置有泵体(3),所述泵体(3)的输出端与输入端分别贯穿箱体(2),所述箱体(2)的上端开设有进风口(31),所述箱体(2)的右侧壁开设有出风口(32),所述进风口(31)与出风口(32)的内部分别设置有过滤机构(33),所述箱体(2)内壁的右侧设置有排风组件(34),所述排风组件(34)位于出风口(32)的左侧,所述底座(1)的上端外侧设置有升降机构(4),所述底座(1)的下端外侧通过升降机构(4)活动连接有支板(5),所述支板(5)的下端设置有第一车轮(51),所述底座(1)的下端左侧设置有第二车轮(5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自吸的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机构(33)包括安装槽(331)、滤网(332)与固定组件(333),所述安装槽(331)分别开设在进风口(31)与出风口(32)的内壁,所述固定组件(333)设置在安装槽(331)的内部,所述滤网(332)通过固定组件(333)贴合连接在安装槽(331)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真空自吸的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33)包括固定螺杆(3331)与螺帽(3332),所述固定螺杆(3331)设置在安装槽(331)的内部,所述固定螺杆(3331)的一端贯穿滤网(332),所述螺帽(3332)螺纹连接在固定螺杆(3331)一端的外壁,所述螺帽(3332)与滤网(332)贴合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自吸的离心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上端左侧设置有第一遮雨板(22),所述第一遮雨板(22)位于进风口(31)的上方,所述箱体(2)的上端右侧设置有挡板(221),所述第一遮雨板(22)的一端插接在挡板(221)的内部,所述箱体(2)右侧壁的上端设置有第二遮雨板(23),所述第二遮雨板(23)位于出风口(32)的上方。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雪梅王新盛张彬彬赵巍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金碲廷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