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纯电动汽车串联散热器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1628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散热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纯电动汽车串联散热器结构及车辆,包括前散热器和后散热器,前散热器包括前散热器芯体,前散热器芯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前散热器水室,前散热器芯体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前散热器水室;后散热器包括后散热器芯体,后散热器芯体的一侧设有第一后散热器水室,后散热器芯体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后散热器水室;第一前散热器水室上设有第一前连接件,第二前散热器水室上设有第二前连接件,第一后散热器水室上设有第一后连接件,第二后散热器水室上设有第二后连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双散热器串联结构的结构比较复杂,安装时需要依赖人工,导致整车装配生产效率低下,装配后刚性大、缓冲性能差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纯电动汽车串联散热器结构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散热系统
,尤其涉及一种纯电动汽车串联散热器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纯电动汽车具有绿色环保、运行过程中零碳排放等优势,对国家节能减排战略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汽车消费市场端,纯电动车辆具有使用成本低、科技交互感强等优势,逐渐受到消费者追捧,市场占有率快速增加。纯电动车相比传统能源车辆,其需要被冷却部件更多,如电池包、整车控制器、电机、电机控制器等部件;同时由于上述部件工作的温度区间不一样,且对温度更敏感,因此要求设计精细的热管理系统应对纯电动车辆的热管理需求,而串联散热器结构是纯电动车辆精细热管理系统的关键核心部件。
[0003]纯电动汽车运行的电耗指标是其重要的技术参数,串联散热器的使用,可以综合利用通过前进气格栅进入车辆内部的空气的散热,最大化减少车辆的开口面积,明显降低车辆的风阻,对降低纯电动车辆的电耗有重要意义。
[0004]目前双散热器串联结构被纯电动车辆广泛应用,如长安汽车(阿维塔)、特斯拉等车企。但现有的双散热器串联结构的连接方式为大多采用螺栓、螺母等紧固件连接在一起。这样的连接结构和方法存在以下主要技术缺陷:1、现有公开技术中双散热器串联结构的工序交付复杂,人工操作的环节较多,导致生产效率较低,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影响整车的成本控制; 2、现有双散热器串联通过螺栓、螺母等紧固件连接,装备完成后存在刚性大、缓冲性能差等问题,长期的行车震动容易造成紧固件松动,导致异响,从而降低用户体验;3、现有公开技术未实现对机械手臂的适配,过度依赖人工,不适合未来全自动化的生产体系。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纯电动汽车串联散热器结构及车辆,解决现有技术中双散热器串联结构的结构比较复杂,安装时需要依赖人工,导致整车装配生产效率低下,装配后刚性大、缓冲性能差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7]一种纯电动汽车串联散热器结构,包括前散热器和后散热器,所述前散热器包括前散热器芯体,所述前散热器芯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前散热器水室,所述前散热器芯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前散热器水室;所述后散热器包括后散热器芯体,所述后散热器芯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后散热器水室,所述后散热器芯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后散热器水室;所述第一前散热器水室上设置有第一前连接件,所述第二前散热器水室上设置有第二前连接件,所述第一后散热器水室上设置有第一后连接件,所述第二后散热器水室上设置有第二后连接件,所述第一前连接件与第一后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前连接件与第二后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前连接件与第二后连接件卡扣连接,所述第二前连接件与第一后连接件卡扣连接。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使得第一前连接件与第一后连接件的连接、以及第二前连接件与第二后连接件的连接安装更加的方便,从而减少整车装配的时间,节约整车制造成本。
[0009]进一步,所述第一前连接件与第二前连接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前连接件与第二前连接件均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均设置有长度相同的弹性块,所述弹性块远离安装座的一端上均设置有弹性块加强筋;所述第一后连接件与第二后连接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后连接件与第二后连接件上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座两侧的弹性块卡设在安装孔内。弹性块具有弹性,可以改变两者之间的距离,在安装时,可以将两个弹性块相向按压推入到安装孔内;弹性块加强筋既可以加强结构强度,同时形成了第一前连接件和第二前连接件与第一后连接件与第二后连接件装配后,卡槽上、下方向的限位结构,对第一前连接件与第二前连接件进行限位,防止长期行车震动造成的安装松动,提升前散热器与后散热器之间的装配可靠性。
[0010]进一步,所述弹性块加强筋的形状为梯形,所述弹性块加强筋靠近弹性块一侧的宽度大于远离弹性块一侧的宽度。如此,在将两个弹性块插入到安装孔内时,可以直接插入即可,不用按压弹性块,使用更加的方便。
[0011]进一步,所述安装孔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孔加强筋。安装孔加强筋可以增加第一后连接件和第二后连接件的结构强度,使得两个后连接件耐久可靠。
[0012]进一步,所述安装座的截面为工字型,包括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所述安装座两侧的两块弹性块分别滑动的设置在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内。安装座两侧的两块弹性块分别滑动的设置在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内,可以避免在按压弹性块时,过度的按压导致弹性块折断的问题。
[0013]进一步,所述第一前连接件与第一前散热器水室一体注塑成,所述第二前连接件与第二前散热器水室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第一前连接件、第一前散热器水室、第二前连接件和第二前散热器水室的材料均为PA66

GF30。使用PA66

GF30材料将第一前连接件与第一前散热器水室一体注塑成,所述第二前连接件与第二前散热器水室一体注塑成型,制作工艺简单,前连接件与前散热器水室的连接关系也更加的牢固。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后连接件与第一后散热器水室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第二后连接件与第二后散热器水室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第一后连接件、第一后散热器水室、第二后连接件和第二后散热器水室的材料均为PA66

GF30。使用PA66

GF30材料将第一后连接件与第一后散热器水室一体注塑成型,所述第二后连接件与第二后散热器水室一体注塑成型,制作工艺简单,后连接件与后散热器水室的连接关系也更加的牢固。
[0015]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上述的串联散热器结构。
[0016]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纯电动汽车串联散热器结构及车辆,具有如下优点:
[0017]1、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前连接件与第一前散热器水室一体注塑成,第二前连接件与第二前散热器水室一体注塑成型,第一后连接件与第一后散热器水室一体注塑成型,第二后连接件与第二后散热器水室一体注塑成型,使得整个串联散热器结构的制备工艺简单,也使得连接件与本体之间的连接关系更加牢固,且生产时一体注塑成型,生产环节更少,利于零配件制备生产效率的提升。
[0018]2、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前连接件与第一后连接件通过弹性块、第二前连接件与第二后连接件均通过弹性块加强筋与安装孔卡扣连接,在连接时,直接将弹性块插入到安装孔内即可,拆卸时相向的按动两个弹性块,即可将第一连接件或第二连接件从安装孔内取出,拆卸和安装均非常的方便快捷,不需要依赖人工,生产时使用机械臂即可实现安装,利于整车装配生产效率的提升。
[0019]3、本专利技术采用弹性块加强筋与安装孔卡扣连接的非刚性连接的方式,在整车装配完成后,其连接处的刚性小、缓冲性能更好,长期的行车震动也不会导致连接处松动,从而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纯电动汽车串联散热器结构的前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纯电动汽车串联散热器结构的后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纯电动汽车串联散热器结构,包括前散热器和后散热器,所述前散热器包括前散热器芯体,所述前散热器芯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前散热器水室,所述前散热器芯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前散热器水室;所述后散热器包括后散热器芯体,所述后散热器芯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后散热器水室,所述后散热器芯体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后散热器水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散热器水室上设置有第一前连接件,所述第二前散热器水室上设置有第二前连接件,所述第一后散热器水室上设置有第一后连接件,所述第二后散热器水室上设置有第二后连接件,所述第一前连接件与第一后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前连接件与第二后连接件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串联散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连接件与第二后连接件卡扣连接,所述第二前连接件与第一后连接件卡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纯电动汽车串联散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连接件与第二前连接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前连接件与第二前连接件均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均设置有长度相同的弹性块,所述弹性块远离安装座的一端上均设置有弹性块加强筋;所述第一后连接件与第二后连接件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后连接件与第二后连接件上均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座两侧的弹性块卡设在安装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洁杨帆王振纲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