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泵站出口最小流量判断二次供水管网漏损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81588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39
基于泵站出口最小流量判断二次供水管网漏损量的方法,属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步骤如下:S1、对数据进行过滤清洗;S2、进行单位小流量计算;S3、进行日指标计算,日指标计算包括:日夜间小流量、日漏失水量、日供水量、日漏失概率;S4、进行月指标计算,月指标计算包括:月供水量、月漏失水量、月漏失概率。有益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二次加压泵站的场景,借助智能化的管网数据预测进行漏损预测的一种智能化管网漏失分析方法。此种方法在管网基础数据不够完整的情况,仍然可以上线实施,快速锁定漏失区域,再结合听漏设备找到漏点及时堵漏,漏损管控的效果立竿见影,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漏失量,节能降耗的收益非常可观。节能降耗的收益非常可观。节能降耗的收益非常可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泵站出口最小流量判断二次供水管网漏损量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信息
,关于智慧水务的管网漏损管控的智能检漏分析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泵站出口最小流量判断二次供水管网漏损量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阶段,国内大部分市政供水系统都建于20世纪末期,很多管网都已经铺设了30余年,当时的科技手段有限,所以管网的建材、施工品质都普遍较差,随着供水管网的使用,管网的老化程度也变得愈来愈明显,特别是一些老旧的小区,很多管网陆续出现渗漏曝管的现象。
[0003]二次加压泵站出口流量计后端小区管网片区,在分区计量的层级中属于三级分区,此片区相对独立封闭,可作为DMA分区进行漏失监测和管控。对于整个市区管网来说,大部分的管网渗漏主要集中在小区内网,因此将泵站漏失分析作为管网漏损监测重点。
[0004]为了及时发现漏点,快速修漏降低水资源浪费就要监测,不停歇的实时监测。比较古老的方法即通过地面听音来判断管网是否漏水,沿用至今,可其弊端也十分明显,噪音的影响对其非常大,通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负责人员才能去检测,反馈的信息也很有限,效率很差。仪器的精确、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素养对监测结果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0005]随着新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古老的听音检测在慢慢被摒弃。自动化管网在管道中凭借金属的传导性,发出电磁波或流动水分子进行实时监测,甚至有新的专利技术,如投入水流动微型机器人,只不过目前成本较高难以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泵站出口最小流量判断二次供水管网漏损量的方法,将每个独立的二次加压供水小区作为一个独立计量分区,选取夜间0

4时小时流量的最小值作为当日夜间最小流量值,根据夜间最小流量法对漏失水量进行量化核算。夜间小流量和总供水量是漏失分析的关键指标,其数据的合理性就尤为重要。然而,由于停水、水表故障、换表等实际情况非常复杂,仪表上报的原始流量数据往往不能真实反映管网的物理漏损情况,不能够直接用于漏失水量的计算。因此,需要一种更加智能快速的方法来剔除各种异常数据,在此基础上在进行漏失分析计算,能够接近实际管网的漏失情况,才能够更加准确的找到漏损区域,为检漏修漏提供数据支持。
[0007]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基于泵站出口最小流量判断二次供水管网漏损量的方法,步骤如下:
[0009]S1、对数据进行过滤清洗:
[0010]累计流量为0、累计流量超出仪表量程、累计流量超出报警上下限值、本次累计流量,原始值存入设备日志表,同时将所述4种数据计入异常值记录表,不进入下一步计算过程;
[0011]S2、进行单位小流量计算:
[0012]以小时为单位计算小流量,通过下式计算小时流量,
[0013]f
h
=f
n

f0[0014]其中,f
h
表示小时流量,f
n
表示累计流量的末针刻度值,f0表示累计流量的首针刻度值;
[0015]S3、进行日指标计算,日指标计算包括:日夜间小流量、日漏失水量、日供水量、日漏失概率;
[0016]S3.1、选择日最小流量:
[0017]夜间小流量选择区间0点~4时,在该区间内选择最小的小时流量,作为当日的夜间最小小时流量;
[0018]S3.1、通过下式计算日漏失水量:
[0019]f
d
=f
hmin
*24*K
[0020]其中,f
d
表示日漏失水量,f
hmin
表示日最小小时流量,K表示修正系数;
[0021]S3.3、计算日供水量:
[0022]通过两个邻近日期的零点值相减,计算出当日的完整日供水量;
[0023]S3.4、通过下式计算日漏失概率:
[0024]P
d
=(f
d
÷
f
a
)*100%
[0025]其中,P
d
表示日漏失概率,f
d
表示日漏失水量,f
a
表示日总供水量;
[0026]S4、进行月指标计算,月指标计算包括:月供水量、月漏失水量、月漏失概率;
[0027]S4.1、计算月供水量,当月1日与下月1日0点刻度值的差值,作为当月供水量;
[0028]S4.2、计算月漏失水量,当月计算出的日漏失水量由小到大排序,去掉20%的较小数据,取剩余部分的最小值作为当月的日最小漏失水量;
[0029]通过下式计算漏失水量有效天数:
[0030]d
v
=d
m

d0‑
d
u
[0031]其中,d
v
表示漏失水量有效天数,d
m
表示当月天数,d0表示日供水量为0的天数,d
u
表示业务部门报告的水量异常天数;
[0032]通过下式计算月漏失水量:
[0033]f
m
=f
dmin
*d
v
[0034]其中,f
m
表示月漏失水量,f
dmin
表示日最小漏失水量,d
v
表示漏失水量有效天数;
[0035]S4.3、通过下式计算月漏失概率:
[0036]P
m
=(f
m
÷
f
ma
)*100%
[0037]其中,P
m
表示月漏失概率,f
m
表示月漏失水量,f
ma
表示月总供水量。
[0038]进一步的,步骤S2中,当缺失的时间少于15分钟,经过补值推测出完整1小时的流量。
[0039]进一步的,步骤S3.3中,当出现0点值缺失时,如果满足满足供水时长超过23.5小时,由仪表当日末针与首针数据相减来推算供水量。
[0040]进一步的,步骤S4.1中,当0点数据缺失时:
[0041](1)如果月总供水量>0,数据有缺失的天数,由日供水量平均值来补足;
[0042](2)如果月总供水量≦0,表示当月仪表数据故障或者更换水表,以日平均供水量为基础计算月供水量,并标记“日均值水量估算”。
[004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44]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基于泵站出口最小流量判断二次供水管网漏损量的方法,漏失分析是以泵站为单位,以一个月为周期,按日统计汇总所有泵站分区的漏失数据,同时也具有对重点关注的泵站标记状态,集中显示的功能,大大提高了基层部门查漏的工作效率;集团每月月初以上个月的泵站漏失月报数据整体评估泵站的漏失状况,制定下个月的降低漏失指标计划,分解后下发到各个营业分公司。泵站漏失月报为基层快速查漏,为集团制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泵站出口最小流量判断二次供水管网漏损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S1、对数据进行过滤清洗:累计流量为0、累计流量超出仪表量程、累计流量超出报警上下限值、本次累计流量,原始值存入设备日志表,同时将所述4种数据计入异常值记录表,不进入下一步计算过程;S2、进行单位小流量计算:以小时为单位计算小流量,通过下式计算小时流量,f
h
=f
n

f0其中,f
h
表示小时流量,f
n
表示累计流量的末针刻度值,f0表示累计流量的首针刻度值;S3、进行日指标计算,日指标计算包括:日夜间小流量、日漏失水量、日供水量、日漏失概率;S3.1、选择日最小流量:夜间小流量选择区间0点~4时,在该区间内选择最小的小时流量,作为当日的夜间最小小时流量;S3.1、通过下式计算日漏失水量:f
d
=f
hmin
*24*K其中,f
d
表示日漏失水量,f
hmin
表示日最小小时流量,K表示修正系数;S3.3、计算日供水量:通过两个邻近日期的零点值相减,计算出当日的完整日供水量;S3.4、通过下式计算日漏失概率:P
d
=(f
d
÷
f
a
)*100%其中,P
d
表示日漏失概率,f
d
表示日漏失水量,f
a
表示日总供水量;S4、进行月指标计算,月指标计算包括:月供水量、月漏失水量、月漏失概率;S4.1、计算月供水量,当月1日与下月1日0点刻度值的差值,作为当月供水量;S4.2、计算月漏失水量,当月计算出的日漏失水量由小到大排序,去掉20%的较小数据,取剩余部分的最小值作为当月的日最小漏失水量;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红马景怡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莱立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