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茶油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81566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3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山茶油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山茶油混合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目前回流的山茶油回流进入到混合罐内部时,依旧处于搅拌杆外侧,使得混合效果不佳的问题,包括静置筒,所述静置筒的底端等角度安装有支撑腿,静置筒的顶端安装有搅拌筒,且部分搅拌筒位于静置筒的内部,搅拌筒的顶端安装有进料管,搅拌筒的内部安装有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均匀开设于搅拌筒外壁上的滤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螺套与内部回流管外侧的限位环螺纹连接,在转轴转动后通过导向杆带动螺套转动,继而使得螺套转动的同时沿着内部回流管纵向移动,且转轴的转动为往复转动,从而能够改变搅拌方向的同时对不同深度的原料进行混合,提高混合效果。提高混合效果。提高混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茶油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山茶油领域,具体为一种山茶油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根据授权公告号为“CN213995610U”,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山茶油混合装置”的专利文件,其说明书中记载:一种山茶油混合装置,由贮存仓、静置仓、混合罐、隔板、进料口、出料口、排渣口、循环泵、管道和电机组成;贮存仓与静置仓之间由隔板分隔开,静置仓内设置混合油料原料的混合罐,混合罐上设有向其输送原料的进料口,混合罐顶部设有通过轴带动搅拌桨转动的电机,混合罐的侧壁上设有混合原料漏出的滤孔,混合罐上设有通过循环泵从静置仓底部抽出的管道,通过混合装置靠近外壁的山茶油通过滤孔漏出重新回流至混合装置内进行搅拌,解决了现有的混合装置搅拌杆都是固定在搅拌桶中心处,使得现有的混合装置混合效率不够高,边缘处的物料无法得到充分的混合,导致混合不充分,容易造成混合不均匀的现象,但是仍旧存在以下缺陷:
[0003]在山茶油回流时,由于回流管的输出端设于混合罐的外部处,使得回流的山茶油回流进入到混合罐内部时,沿着混合罐内壁流下,使得其依旧处于搅拌杆外侧,使得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茶油混合装置,包括静置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筒(1)的底端等角度安装有支撑腿(2),静置筒(1)的顶端安装有搅拌筒(4),且部分搅拌筒(4)位于静置筒(1)的内部,搅拌筒(4)的顶端安装有进料管(5),搅拌筒(4)的内部安装有搅拌组件(8);搅拌组件(8)包括均匀开设于搅拌筒(4)外壁上的滤孔(801),滤孔(801)位于静置筒(1)的内部,搅拌筒(4)的内顶壁安装有内部回流管(805),内部回流管(805)的外侧安装有外部回流管(6),并且外部回流管(6)与内部回流管(805)的内部相连通,外部回流管(6)的底端与静置筒(1)底部相连接,外部回流管(6)靠近静置筒(1)的一端与静置筒(1)内部相连通,外部回流管(6)上安装有循环泵(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茶油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置筒(1)的底端安装有排料管(3),外部回流管(6)靠近静置筒(1)内部的一端和排料管(3)靠近静置筒(1)内部的一端均安装有电磁阀,电磁阀用于控制外部回流管(6)与排料管(3)的开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茶油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筒(4)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轴(803),转轴(803)设于内部回流管(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之骥陈国龙张雅丽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春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