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合成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种氨合成技术,具体是一种氨合成塔。
技术介绍
[0002]氨合成塔是氨合成厂的核心设备,它是在高压、高温下用氮气和氢气发生催化反应来 制得氨的设备,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反应器,一般为柱状结构,安装时需要通过吊装来完成, 现在工业上氨合成是在压力15.2~30.4MPa、温度400~520℃下进行的,为防止高压、高 温下氢气对钢的腐蚀,氨合成塔由耐高压的封头、外筒和装在筒体耐高温的内件组成。
[0003]氨合成塔是预先装配好的,然后通过吊机进行吊装安装在工厂的地面上,现在的氨合 成塔在安装的时需要通过吊装绳索进行绑定操作,绑定较为繁琐,当氨合成塔安装完毕后, 还需要人工爬上氨合成塔的表面将吊装绳索取下,绳索取下也较为麻烦。
[0004]氨合成塔正常工作中需要通过喷洒头将触媒漏下,若使用不当工具会导致各位置的量 不够均匀,使触媒某位置的量过大或者过小,从而导致氨合成工艺达不到要求,进而出现 氨合成生产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合成塔,包括塔璧(1)、封盖(2)、中心管(3)和副线管A(4),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2)通过法兰螺栓固定在塔璧(1)的顶部位置,中心管(3)设置在塔璧(1)轴心位置,且中心管(3)的顶端穿过封盖(2)并延伸至封盖(2)的顶部,中心管(3)分为上段中心管和下段中心管,其中上段中心管的底部固定有喷洒头(5),喷洒头(5)的内部内部活动有出料控制结构(6),出料控制结构(6)的两端与塔璧(1)的内壁固定;所述副线管A(4)以中心管(3)为轴心呈环形设置在中心管(3)的外侧,所述中心管(3)的外侧设置有副线管B(7),副线管B(7)和副线管A(4)均设置在塔璧(1)的内部,且副线管A(4)与副线管B(7)错开设置,下段中心管、副线管A(4)和副线管B(7)的表面均设有混合分布器(8)、轴向分布器(9)、径向分布器(10)和两个轴向层管(11),径向分布器(10)设置在副线管A(4)和副线管B(7)的底部,其中一个轴向层管(11)活动套接在下段中线管和副线管A(4)的表面,轴向分布器(9)设置在该轴向层管(11)的顶部,另一轴向层管(11)设置在轴向分布器(9)的顶部,混合分布器(8)设置在该轴向层管(11)的顶部,中心管(3)和径向分布器(10)的底部设置有上部换热器(12),副线管B(7)的底端与上部换热器(12)连接,上部换热器(12)的顶部与中心管(3)的底端连接,上部换热器(12)的底部设有支撑板(13),支撑板(13)的底部设置有下部换热器(14),下部换热器(14)与上部换热器(12)连接,上部换热器(12)和下部换热器(14)的表面套接有径向层管(15),径向层管(15)的表面套接有鱼鳞管(16),鱼鳞管(16)设置在塔璧(1)的内部;所述塔璧(1)的表面活动有夹紧板(17),夹紧板(17)的端面固定有交叉夹紧杆(18),交叉夹紧杆(18)的另一端活动套接有吊绳(19);所述封盖(2)的顶部内嵌有延伸至塔璧(1)内部的保护管(20),封盖(2)的顶部设置有温度监测器(21),封盖(2)的顶部对应温度监测器(21)的位置固定有定位板(22),定位板(22)靠近温度监测器(21)的一侧固定有弹簧(23),弹簧(23)的另一端固定有推板(24),推板(24)的另一端与温度监测器(21)接触,温度监测器(21)的底部设置有热电偶(25),热电偶(25)活动在保护管(20)的内部,热电偶(25)的表面活动卡接有弹簧片结构(27),弹簧片结构(27)与保护管(20)的内部紧密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合成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控制结构(6)包括气囊结构(61),气囊结构(61)包括锥形块(611)、气囊本体(612)、竖直杆...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