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记录设备可更换镜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0729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5: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持记录设备可更换镜头机构,包括主体、功能套件、外观套件和镜片,所述主体设置包括有外壳体,且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结构槽,并且外壳体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组装板块,所述组装板块的中部设置有可视孔,且可视孔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并且第一安装孔的外侧开设有第一嵌装槽孔,第一嵌装槽孔的外侧开设有侧卡槽,所述功能套件设置包括有结构板,且结构板的前端固定有透镜组件和插接板,所述透镜组件和插接板分别插接贯穿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一嵌装槽孔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手持记录电子产品镜头机构不易拆装更换,导致在需要调节广角更换镜头时,使用较为不便的问题。较为不便的问题。较为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记录设备可更换镜头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手持记录设备镜头
,具体涉及一种手持记录设备可更换镜头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近年来广大人民群众民主法制意识特别是涉及自身利益的维权意识迅速加强,公安机关的执法环境正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民警执法时刻处于舆论和群众监督之下,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负面炒作。因执法过程缺少视频、音频对执法过程进行固定,纠纷投诉责任无法认定的情况时有发生,遇到事后监督维权时,如何利用科技手段做到公正处理,切实增强公信力和说服力,提高执法办案效率,减少执法成本,已成为当前形势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手持电子记录设备常见的有手持摄像机,一般的摄像机通常由镜头机构和主机构成。
[0003]但是,现有的手持记录电子产品镜头机构内部组装连接较为复杂,不易拆卸和更换,导致在需要调节广角更换镜头时,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手持记录设备可更换镜头机构,以解决现有的手持记录电子产品镜头机构内部组装连接较为复杂,不易拆卸和更换,导致在需要调节广角更换镜头时,使用较为不便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手持记录设备可更换镜头机构,包括:
[0006]主体、功能套件、外观套件和镜片,所述主体设置包括有外壳体,且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结构槽,并且外壳体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组装板块,所述组装板块的中部设置有可视孔,且可视孔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安装孔,并且第一安装孔的外侧开设有第一嵌装槽孔,第一嵌装槽孔的外侧开设有侧卡槽,所述功能套件设置包括有结构板,且结构板的前端固定有透镜组件和插接板,所述透镜组件和插接板分别插接贯穿在第一安装孔和第一嵌装槽孔内部,所述外观套件设置包括有卡块,卡块的下端开设有镜头环孔,且镜头环孔的内环壁开设有环形卡槽,并且镜片卡接在环形卡槽内部,所述镜头环孔的两侧设置有一体成型的侧卡板,且侧卡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的外侧开设有第二嵌装槽孔,所述侧卡板与侧卡槽匹配卡接,卡块与组装板块上端后侧开设的弧形卡槽匹配卡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主体的外壳体设置为矩形框体结构,且外壳体内部结构槽设置为上下大小不一的矩形孔结构,并且结构槽的上端开设有补光灯槽孔。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以及第一嵌装槽孔和第二嵌装槽孔分别设置尺寸相同,且位置前后对应。
[0009]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套件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且透镜组件设置包括有与结构板整体连接的镜筒,以及镜筒内部安装的凸透镜。
[0010]进一步的,所述功能套件设置有两组,且每组设置包括有三个透镜组件。
[0011]进一步的,所述侧卡板设置为弧形结构,且侧卡板卡接安装后将组装板块前侧包裹,并且同时可视孔与镜头环孔重合。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手持记录设备可更换镜头机构利用主体上端的组装板块,以及组装板块开设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一嵌装槽孔,便于将功能套件整体插接,且通过外观套件所包括的侧卡板、第二安装孔和第二嵌装槽孔,使得功能套件前端插接到外观套件内部的安装孔和嵌装槽孔,进而使得在更换透镜组件时,便于拆卸和安装。本实施例实现在多重产品的不同配置上实现的可选装的模块化设计,在应用不同配置上,选型不同的产品配件,改变了产品的单一性,增强了产品的可选性,提高了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镜头机构组装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功能套件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外观套件结构示意图。
[0017]1、主体;11、组装板块;12、可视孔;13、第一安装孔;14、第一嵌装槽孔;15、侧卡槽;16、外壳体;17、结构槽;2、功能套件;21、结构板;22、透镜组件;23、插接板;3、外观套件;31、卡块;32、侧卡板;33、第二安装孔;34、第二嵌装槽孔;35、环形卡槽;36、镜头环孔;4、镜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镜头机构组装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功能套件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外观套件结构示意图。
[0020]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持记录设备可更换镜头机构,包括:主体1、功能套件2、外观套件3和镜片4。
[0021]具体的,主体1设置包括有外壳体16,且外壳体16的内部设置有结构槽17,并且外壳体16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组装板块11,组装板块11的中部设置有可视孔12,且可视孔12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3,并且第一安装孔13的外侧开设有第一嵌装槽孔14,第一嵌装槽孔14的外侧开设有侧卡槽15,功能套件2设置包括有结构板21,且结构板21的前端固定有透镜组件22和插接板23,透镜组件22和插接板23分别插接贯穿在第一安装孔13和第一嵌装槽孔14内部,外观套件3设置包括有卡块31,卡块31的下端开设有镜头环孔36,且镜头环孔36的内环壁开设有环形卡槽35,并且镜片4卡接在环形卡槽35内部,镜头环孔36的两侧设置有一体成型的侧卡板32,且侧卡板32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孔33,第二安装孔33的外侧开设有第二嵌装槽孔34,侧卡板32与侧卡槽15匹配卡接,卡块31与组装板块11上端后侧开设的弧形卡槽匹配卡接。
[0022]在本实施例中,主体1的外壳体16设置为装置壳体结构件,其电子元件安装在外壳体16的后侧,其背面在电子元件安装后通过盖板封盖。
[0023]第一嵌装槽孔14和第二嵌装槽孔34皆设置为矩形槽孔结构,且矩形槽孔的长度方向两端所弧形倒角处理。
[0024]主体1的外壳体16设置为矩形框体结构,且外壳体16内部结构槽17设置为上下大小不一的矩形孔结构,并且结构槽17的上端开设有补光灯槽孔。
[0025]在本实施例中,结构槽17起到便于内部电子元件散热,补光灯槽孔便于安装镜头补光灯。
[0026]第一安装孔13和第二安装孔33,以及第一嵌装槽孔14和第二嵌装槽孔34分别设置尺寸相同,且位置前后对应。
[0027]在本实施例中,前后两组安装孔和嵌装槽孔,使得将功能套件2稳定卡接,且不需要螺钉连接固定,便于拆装。
[0028]功能套件2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且透镜组件22设置包括有与结构板21整体连接的镜筒,以及镜筒内部安装的凸透镜;功能套件2设置有两组,且每组设置包括有三个透镜组件22。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记录设备可更换镜头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功能套件(2)、外观套件(3)和镜片(4),所述主体(1)设置包括有外壳体(16),且外壳体(16)的内部设置有结构槽(17),并且外壳体(16)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有组装板块(11),所述组装板块(11)的中部设置有可视孔(12),且可视孔(12)的两侧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3),并且第一安装孔(13)的外侧开设有第一嵌装槽孔(14),第一嵌装槽孔(14)的外侧开设有侧卡槽(15),所述功能套件(2)设置包括有结构板(21),且结构板(21)的前端固定有透镜组件(22)和插接板(23),所述透镜组件(22)和插接板(23)分别插接贯穿在第一安装孔(13)和第一嵌装槽孔(14)内部,所述外观套件(3)设置包括有卡块(31),卡块(31)的下端开设有镜头环孔(36),且镜头环孔(36)的内环壁开设有环形卡槽(35),并且镜片(4)卡接在环形卡槽(35)内部,所述镜头环孔(36)的两侧设置有一体成型的侧卡板(32),且侧卡板(32)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安装孔(33),第二安装孔(33)的外侧开设有第二嵌装槽孔(34),所述侧卡板(32)与侧卡槽(15)匹配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剑雄尹力学李亚端
申请(专利权)人:力声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