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用净水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0480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用净水槽,包括槽体,槽体内部通过第一隔板分为沉淀池、净水池和生态降解池,各第一隔板上方均贯穿有第一虹吸管,沉淀池左侧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处安装有用于减缓进水口处的水源流速的过滤缓流机构,生态降解池右侧开设有排水口,沉淀池上方安装有井盖限位块以及与井盖限位块配合的盖板,净水池内铺设有混合砾石层。净水槽能够对农村的生活用水进行净化处理并对净化后的水源进行利用,设备结构简单、易操作、水质处理充分,且具有景观功能,有助于解决农村水污染和水浪费的问题。农村水污染和水浪费的问题。农村水污染和水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用净水槽


[0001]本技术属于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用净水槽。

技术介绍

[0002]农村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对农村的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不仅会污染生态环境,威胁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也会对造成对水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根据农村污水的排放特点,因地制宜的研发适合的生活污水处理工艺和设备,以解决农村水污染和水浪费的问题。
[0003]现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和技术,投资和运行成本都很高,并且需要专业化的管理,不适用于基础设施落后的农村地区,且因为农村各家各户较为分散,也给大型的水处理设备的安装和运行带来很多困难,无法实现快速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用净水槽,净水槽包括沉淀池、净水池和生态降解池,能够对农村的生活用水进行净化处理并对净化后的水源进行利用,设备结构简单、易操作、易安装、水质处理充分,且具有景观功能,有助于解决农村水污染和水浪费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用净水槽,包括槽体,槽体内部通过第一隔板分为沉淀池、净水池和生态降解池,沉淀池用于分离颗粒较细的污泥,净水池用于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生态降解池能够使污染物快速降解并对水源进行利用。各第一隔板上方均贯穿有第一虹吸管以依次连通沉淀池、净水池和生态降解池,沉淀池左侧开设有进水口,进水口处安装有用于减缓进水口处的水源流速的过滤缓流机构,生态降解池右侧开设有排水口,沉淀池上方安装有井盖限位块以及与井盖限位块配合的盖板,净水池内铺设有混合砾石层以对净化池内的水源进行过滤处理。
[0007]进一步地,过滤缓流机构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过滤板,过滤板将壳体分隔为与进水口连通的初级过滤区和位于初级过滤区下方的导流区,壳体上方开设有清理口,过滤板能够对进水口流入初级过滤区的污水中的固体杂质进行截留,以便于人们在清理口将上述固体杂质去除。
[0008]进一步地,壳体底部设置有弧形导流板,弧形导流板与槽体内壁之间形成有流水间隙,流水间隙能够排出导流区的水源。弧形导流板能够改变水流的方向,减弱水流的冲击力,减缓水流冲击沉淀池内的水源而不利于沉淀池的沉淀作用。
[0009]进一步地,槽体的高度为80cm,混合砾石层的高度为70cm,混合砾石层包括质量比为1:2:2的鹅卵石、石英砾、火山石。
[0010]进一步地,生态降解池为草本植物生态区,草本植物生态区由下至上依次为砾石层、粗砾层、种植土层和草本植物,草本植物生态区还填充有土工布以便于排水。
[0011]进一步地,生态降解池内设置有第二隔板,第二隔板将生态降解池分为有生菌混合池和水产动物养殖池,第二隔板上方贯穿有第二虹吸管以连通有生菌混合池和水产动物养殖池。
[0012]进一步地,有生菌混合池和水产动物养殖池上方均安装有井盖限位块且对应安装有盖板,水产动物养殖池上方的盖板为透明状且盖板上开设有透气孔。
[0013]进一步地,生态降解池内设置有第三隔板,第三隔板将生态降解池依次分为有生菌混合池、水产动物养殖池和草本植物生态区,各第三隔板上方均贯穿有第三虹吸管,以依次连通有生菌混合池、水产动物养殖池和草本植物生态区。
[0014]进一步地,进水口和排水口的高度均高于第一虹吸管的高度,各第一隔板上均开设有3组第一虹吸管,以便于对水源的输送。
附图说明
[0015]图1用以说明本技术中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用净水槽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连接示意图;
[0016]图2用以说明本技术中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用净水槽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用以说明本技术中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用净水槽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0018]图4用以说明本技术中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用净水槽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0019]图5用以说明图4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6用以说明本技术中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用净水槽的四槽状态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用以说明图6中B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2]图8用以说明本技术中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用净水槽的四槽状态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0023]图9用以说明本技术中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用净水槽的五槽状态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10用以说明图9中C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5]图11用以说明本技术中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用净水槽的五槽状态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1、槽体,2、第一隔板,21、第一虹吸管,3、沉淀池,31、井盖限位块,4、净水池,5、生态降解池,51、第二隔板,511、第二虹吸管,52、有生菌混合池,53、水产动物养殖池,54、第三隔板,541、第三虹吸管,55、草本植物生态区,6、进水口,7、排水口,8、过滤缓流机构,81、壳体,82、过滤板,83、初级过滤区,84、导流区,85、清理口,86、弧形导流板,87、流水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前、后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即产品的行进方向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定性的。
[0030]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相对运动”等动态用语,不仅是位置上的变动,还包括转动、滚动等位置上没有发生相对变化,但状态却发生改变的运动。
[0031]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位于”或“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0032]如图1至图11所示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用净水槽,包括槽体1,槽体1内部通过第一隔板2分为沉淀池3、净水池4和生态降解池5,沉淀池3用于分离颗粒较细的污泥,净水池4用于对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生态降解池5能够使污染物快速降解并对水源进行利用。各第一隔板2上方均贯穿有第一虹吸管21以依次连通沉淀池3、净水池4和生态降解池5,沉淀池3左侧开设有进水口6,进水口6处安装有用于减缓进水口6处的水源流速的过滤缓流机构8,生态降解池5右侧开设有排水口7,沉淀池3上方安装有井盖限位块31以及与井盖限位块31配合的盖板,净水池4内铺设有混合砾石层以对净化池内的水源进行过滤处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用净水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槽体,所述槽体内部通过第一隔板分为沉淀池、净水池和生态降解池,各所述第一隔板上方均贯穿有第一虹吸管,所述沉淀池左侧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处安装有用于减缓所述进水口处的水源流速的过滤缓流机构,所述生态降解池右侧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沉淀池上方安装有井盖限位块以及与所述井盖限位块配合的盖板,所述净水池内铺设有混合砾石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用净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缓流机构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的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将所述壳体分隔为与所述进水口连通的初级过滤区和位于所述初级过滤区下方的导流区,所述壳体上方开设有清理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用净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弧形导流板,所述弧形导流板与所述槽体内壁之间形成有流水间隙,所述流水间隙能够排出所述导流区的水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用净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的高度为80cm,所述混合砾石层的高度为70cm,所述混合砾石层包括质量比为1:2:2的鹅卵石、石英砾、火山石。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维国玺魏来邹朝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博远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