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地铁接驳口衔接的地下室外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0393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与地铁接驳口衔接的地下室外墙结构,与地铁接驳口衔接的地下室外墙结构,其特征是:与地铁接驳口衔接的地下室外墙结构,包括外墙(1)、地下室楼板和梁结构(2)、地铁接驳口底板和梁结构(3)和地下室筏板(4);外墙包括地下室段(11)、衔接段(12)和地上结构段(13),地下室段的下端与地下室筏板连接,地下室段的上端通过衔接段与地上结构段的下端连接;衔接段位于地下室楼板和梁结构与地铁接驳口底板和梁结构之间,且衔接段与地下室楼板和梁结构及地铁接驳口底板和梁结构一体施工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提高地下室与地铁接驳口衔接部位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口衔接部位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口衔接部位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与地铁接驳口衔接的地下室外墙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主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与地铁接驳口衔接的地下室外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建筑工程的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负一层楼板及地下室外墙需要与地铁接驳口的底板相连。按照常规做法,需要在地下室主体结构施工时,在与地铁接驳口交界处预留施工缝,甩出接驳口底板钢筋及地梁钢筋,然而地铁接驳口与地下室外墙的交界处有底板加腋构造,采用此种施工方法,支模架难以搭设,施工难度较大,且耗时、耗人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地铁接驳口衔接的地下室外墙结构,能提高地下室与地铁接驳口衔接部位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与地铁接驳口衔接的地下室外墙结构,与地铁接驳口衔接的地下室外墙结构,包括外墙、地下室楼板和梁结构、地铁接驳口底板和梁结构和地下室筏板;外墙包括地下室段、衔接段和地上结构段,地下室段的下端与地下室筏板连接,地下室段的上端通过衔接段与地上结构段的下端连接;衔接段位于地下室楼板和梁结构与地铁接驳口底板和梁结构之间,且衔接段与地下室楼板和梁结构及地铁接驳口底板和梁结构一体施工成型。
[0006]所述的地下室段包括人防外墙和地下室段主体,人防外墙施工于地下室筏板上,地下室段主体施工于人防外墙上,衔接段施工于地下室段主体上。
[0007]所述的人防外墙与地下室段主体的连接处居中布置有止水钢板,且止水钢板朝迎水面设置。
[0008]所述的地铁接驳口底板和梁结构与外墙的连接处施工有底板加腋构造,底板加腋构造的底面标高高于衔接段的底面标高。
[0009]所述的衔接段的顶面标高、地下室楼板和梁结构的顶面标高及地铁接驳口底板和梁结构的顶面标高一致。
[0010]所述的外墙上形成有若干个外延部,外墙分别通过若干个外延部与壁挂集水井的集水井底板和集水井侧板连接。
[0011]所述的集水井底板和集水井侧板与若干个外延部的连接处均居中布置有止水钢板,并设置双层钢丝网,且止水钢板朝迎水面设置。
[0012]所述的集水井底板内设有若干根插筋,若干根插筋的一端位于集水井底板内,若干根插筋的另一端贯穿外延部并插入在外墙内。
[0013]所述的插筋一端位于集水井底板和外延部内的总深度与插筋另一端位于外墙内的深度一致。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由于采用多段结构的外墙,在外墙施工至衔接段底面标高后,将衔接段与地下室楼板和梁结构及地铁接驳口底板和梁结构同步施工,避免了底板加腋构造影响支模架搭设的问题,减少人工和工时的消耗,降低了施工难度和施工成本,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0016]2、本技术由于设有外延部,形成施工缝,能使壁挂集水井、外墙、地铁接驳口等结构同步施工,能优化施工工序,降低施工难度,夹块主体结构的施工进度,有效缩短了工期。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与地铁接驳口衔接的地下室外墙结构的立面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与地铁接驳口衔接的地下室外墙结构中人防外墙和地下室筏板的施工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与地铁接驳口衔接的地下室外墙结构中外墙与集水井底板的连接立面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与地铁接驳口衔接的地下室外墙结构中外墙与集水井侧板的连接平面示意图。
[0021]图中,1外墙,11地下室段,111人防外墙,112地下室段主体,12衔接段,13地上结构段,14外延部,151集水井底板,152集水井侧板,153插筋,2地下室楼板和梁结构,3地铁接驳口底板和梁结构,31底板加腋构造,4地下室筏板,5止水钢板,51双层钢丝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请参见附图1和附图2,一种与地铁接驳口衔接的地下室外墙结构,包括外墙1、地下室楼板和梁结构2、地铁接驳口底板和梁结构3和地下室筏板4;外墙1包括地下室段11、衔接段12和地上结构段13,地下室段11的下端与地下室筏板4连接,地下室段11的上端通过衔接段12与地上结构段13的下端连接;衔接段12位于地下室楼板和梁结构2与地铁接驳口底板和梁结构3之间,且衔接段12与地下室楼板和梁结构2及地铁接驳口底板和梁结构3一体施工成型。外墙1的地下室段11、衔接段12和地上结构段13可分段施工,在施工至地下室段11顶即地下室楼板和梁结构2及地铁接驳口底板和梁结构3地面下方时,将衔接段12与地下室楼板和梁结构2及地铁接驳口底板和梁结构3一体施工成型,再施工地上结构段13。
[0024]所述的地下室段11包括人防外墙111和地下室段主体112,人防外墙111施工于地下室筏板4上,地下室段主体112施工于人防外墙111上,衔接段12施工于地下室段主体112上。优选的,人防外墙111的顶面距地下室筏板4的基础500mm,地下室筏板4的厚度为300mm。
[0025]所述的人防外墙111与地下室段主体112的连接处居中布置有止水钢板5,且止水钢板5朝迎水面设置。优选的,止水钢板5可采用3mm厚的止水钢板,保证人防外墙111与地下室段主体112的连接处的防水效果。
[0026]所述的地铁接驳口底板和梁结构3与外墙1的连接处施工有底板加腋构造31,底板加腋构造31的底面标高略高于地下室段主体112的顶面标高即衔接段12的底面标高,可避免底板加腋构造31对外墙1各段的施工影响。优选的,底板加腋构造31的底面标高比地下室
段主体112的顶面标高即衔接段12的底面标高高150mm。
[0027]所述的衔接段12的顶面标高、地下室楼板和梁结构2的顶面标高及地铁接驳口底板和梁结构3的顶面标高一致,便于将衔接段12、地下室楼板和梁结构2及地铁接驳口底板和梁结构3的钢筋同步绑扎施工,混凝土同步浇筑施工。
[0028]请参见附图3和附图4,所述的外墙1上形成有若干个外延部14,外墙1分别通过若干个外延部14与壁挂集水井的集水井底板151和集水井侧板152连接。优选的,外延部14的宽度为300mm,作为施工缝,壁挂集水井的高度和深度可根据设计需求确定,外延部14的设置位置和数量可根据壁挂集水井的位置和尺寸调整。
[0029]所述的集水井底板151和集水井侧板152与若干个外延部14的连接处均居中布置有止水钢板5,并设置双层钢丝网51,且止水钢板5朝迎水面设置。通过止水钢板5和双层钢丝网51的设置能保证壁挂集水井与外墙1之间的防水效果。优选的,止水钢板5可采用3mm厚的止水钢板。
[0030]所述的集水井底板151内设有若干根插筋153,若干根插筋153的一端位于集水井底板151内,若干根插筋153的另一端贯穿外延部14并插入在外墙1内。通过插筋153的设置能提高集水井底板151与外墙1的连接可靠性,防止连接部位开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与地铁接驳口衔接的地下室外墙结构,其特征是:与地铁接驳口衔接的地下室外墙结构,包括外墙(1)、地下室楼板和梁结构(2)、地铁接驳口底板和梁结构(3)和地下室筏板(4);外墙(1)包括地下室段(11)、衔接段(12)和地上结构段(13),地下室段(11)的下端与地下室筏板(4)连接,地下室段(11)的上端通过衔接段(12)与地上结构段(13)的下端连接;衔接段(12)位于地下室楼板和梁结构(2)与地铁接驳口底板和梁结构(3)之间,且衔接段(12)与地下室楼板和梁结构(2)及地铁接驳口底板和梁结构(3)一体施工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地铁接驳口衔接的地下室外墙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地下室段(11)包括人防外墙(111)和地下室段主体(112),人防外墙(111)施工于地下室筏板(4)上,地下室段主体(112)施工于人防外墙(111)上,衔接段(12)施工于地下室段主体(11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与地铁接驳口衔接的地下室外墙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人防外墙(111)与地下室段主体(112)的连接处居中布置有止水钢板(5),且止水钢板(5)朝迎水面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地铁接驳口衔接的地下室外墙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地铁接驳口底板和梁结构(3)与外墙(1)的连接处施工有底板加腋构造(31),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俞佟金国栋徐凌晓陈新喜黄建国李赟杜宏伟余少乐陈洁吴光辉刘丹周军红董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