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标准农田跨路排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0244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5:03
本申请涉及农田排水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标准农田跨路排水结构,其包括管道,所述管道靠近农田的一端连通有引流渠,所述引流渠的侧壁设置有收集渠,所述引流渠靠近所述收集渠的一侧且迎向所述管道内水流排出方向依次开设有分流口和汇流口,且所述引流渠和所述收集渠之间通过所述分流口和所述汇流口相连通;所述引流渠内设置有挡网,所述挡网靠近所述分流口的一端部与所述分流口靠近所述管道一侧的内壁相抵,所述挡网远离所述分流口的一侧到所述管道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挡网靠近所述分流口的一侧到所述管道的距离;所述收集渠靠近所述汇流口处设置有用于阻挡杂物的滤网。本申请具有降低管道被杂物所堵塞的概率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标准农田跨路排水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农田排水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标准农田跨路排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高标准农田指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农田的跨路排水结构指在农田的田间路或机耕路下方开设渠道,以在农田需要排水的时候进行排水。
[0003]一般的排水结构在修路前,就留有涵管等管道在相应位置,然后在管道上进行回填、修路等作业,之后即可直接通过管道进行排水作业。高标准农田还包括虾稻田等生态农田,即农田内还养殖有鱼、虾等水产动物,而此时则还需在管道处安装密网,以防止水产动物从管道处游走。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当雨季来临时,农田内的水位较高,而当农田里的袋子等杂物流至管道口处时,密网不但将水产动物阻挡,还会将杂物阻挡,进而导致管道口被堵塞,而堵塞的管道由于排水不及时,极易导致农田水位升高至道路、田埂上,进而造成水产动物逃脱。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管道容易阻挡的杂物容易导致管道堵塞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标准农田跨路排水结构。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标准农田跨路排水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高标准农田跨路排水结构,包括管道,所述管道靠近农田的一端连通有引流渠,所述引流渠的侧壁设置有收集渠,所述引流渠靠近所述收集渠的一侧且迎向所述管道内水流排出方向依次开设有分流口和汇流口,且所述引流渠和所述收集渠之间通过所述分流口和所述汇流口相连通;所述引流渠内设置有挡网,所述挡网靠近所述分流口的一端部与所述分流口靠近所述管道一侧的内壁相抵,所述挡网远离所述分流口的一侧到所述管道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挡网靠近所述分流口的一侧到所述管道的距离;所述收集渠靠近所述汇流口处设置有用于阻挡杂物的滤网。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农田进行排水时,农田中的水流和杂物首先进入引流渠,当杂物到达分流口处时,水流能顺利通过挡网,而杂物和水生动物被挡网所阻挡,且倾斜的挡网加上水流的冲击,使挡网表面的杂物被冲向收集渠内,收集渠内的杂物又被滤网所阻挡,而部分流到收集渠的水流能顺利通过滤网,即大部分杂物最终都被收集渠所收集,而水流能顺利通过引流渠,直至到达管道处,进而有效地避免了管道被杂物所堵塞。
[0009]可选的,所述收集渠内放置有收集框,所述收集框于所述分流口处设置为不小于所述分流口的开口。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流口的杂物都流至收集框内,进而后期只需提起
收集框,即可倒掉收集框内的杂物,操作过程较为简便。
[0011]可选的,所述滤网为所述收集框的其中一侧壁。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也为收集框的其中一侧壁,使后期清理收集框时,滤网也能一并被清理,节省了所需清理的步骤。
[0013]可选的,所述收集渠靠近所述管道的一侧与所述滤网之间呈锐角。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渠靠近管道的一侧与滤网之间呈锐角,即可直接将收集框放入收集渠内,且不需要在收集渠内安装防止收集框移动的限位机构,且收集渠的斜内壁还对水流起到一定的导流作用,使通过收集渠的水流能更为顺利的汇入引流渠内。
[0015]可选的,所述引流渠的内周壁开设有与所述挡网周壁插接适配的插槽。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挡网进行清除、维护等操作时,只需将挡网直接拔出即可,清除完毕的挡网直接插入插槽内即可完成对挡网的固定,操作过程较为简单,且安装完成后的挡网固定效果较佳。
[0017]可选的,所述引流渠远离所述分流口的一侧上方滑移连接有插销,所述挡网上固接有与所述插销插接适配的插环。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挡网插入插槽后,移动插销,使插销插入至插环内,即可完成对挡网的进一步锁定,进而避免挡网受到较大的水流冲击时,会向上移动,进而导致引流渠渠底的水生动物通过挡网。
[0019]可选的,所述引流渠远离所述管道的一侧呈扩口状。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引流渠的开口呈扩口状,更便于收集水流,且能使水流在扩口处加速,进而加大排水的速率。
[0021]可选的,所述挡网和所述收集框上均设置有提手。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网和收集框上的提手均便于后期取出挡网和收集框,即拉动提手即可将挡网和收集框拉起,更便于工作人员的操作。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进入到引流渠内的杂物和水生动物被挡网所阻挡,且倾斜的挡网加上水流的冲击,使挡网表面的杂物被冲向收集渠内,收集渠内的杂物又被滤网所阻挡,而部分流到收集渠的水流能顺利通过滤网,即大部分杂物最终都被收集渠所收集,而水流能顺利通过引流渠,直至到达管道处,进而有效地避免了管道被杂物所堵塞;
[0025]2.通过分流口的杂物都流至收集框内,进而便于后期只需提起收集框,即可倒掉收集框内的杂物,操作过程较为简便;
[0026]3.当需要对挡网进行清除、维护等操作时,只需将挡网直接拔出即可,清除完毕的挡网,直接插入插槽内即可完成对挡网的固定,操作过程较为简单,且安装完成后的挡网固定效果较佳。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1、管道;2、引流渠;21、分流口;22、汇流口;3、收集渠;4、挡网;5、收集框;51、滤网;6、插槽;71、插销;72、插环;8、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高标准农田跨路排水结构。参照图1,一种高标准农田跨路排水结构包括管道1,管道1靠近农田的一端连通有引流渠2,引流渠2的侧壁连通有收集渠3,引流渠2靠近收集渠3的一侧且迎向管道1内水流排出方向依次开设有分流口21和汇流口22,且引流渠2和收集渠3之间通过分流口21和汇流口22相连通。引流渠2内安装有用于阻挡杂物和水生动物的挡网4,挡网4靠近分流口21的一端部与分流口21靠近管道1一侧的内壁相抵,挡网4远离分流口21的一侧到管道1之间的距离大于挡网4靠近分流口21的一侧到管道1的距离。收集渠3靠近汇流口22处也安装有用于阻挡杂物的滤网51,滤网51的网孔与挡网4的网孔相等。
[0032]当农田进行排水时,农田中的水流和杂物首先进入引流渠2,当杂物到达分流口21处时,水流能顺利通过挡网4,而杂物和水生动物被挡网4所阻挡,且倾斜的挡网4加上水流的冲击,使挡网4表面的杂物被冲向收集渠3内,收集渠3内的杂物又被滤网51所阻挡,而部分流到收集渠3的水流能顺利通过滤网51,即大部分杂物最终都被收集渠3所收集,而水流能顺利通过引流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标准农田跨路排水结构,包括管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1)靠近农田的一端连通有引流渠(2),所述引流渠(2)的侧壁设置有收集渠(3),所述引流渠(2)靠近所述收集渠(3)的一侧且迎向所述管道(1)内水流排出方向依次开设有分流口(21)和汇流口(22),且所述引流渠(2)和所述收集渠(3)之间通过所述分流口(21)和所述汇流口(22)相连通;所述引流渠(2)内设置有挡网(4),所述挡网(4)靠近所述分流口(21)的一端部与所述分流口(21)靠近所述管道(1)一侧的内壁相抵,所述挡网(4)远离所述分流口(21)的一侧到所述管道(1)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挡网(4)靠近所述分流口(21)的一侧到所述管道(1)的距离;所述收集渠(3)靠近所述汇流口(22)处设置有用于阻挡杂物的滤网(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标准农田跨路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渠(3)内放置有收集框(5),所述收集框(5)于所述分流口(21)处设置为不小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玉华吴莉莉谢梦佳伍健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水德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