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弯切开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80102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控弯切开刀,控弯切开刀包括控制手柄、无渗接头、主体鞘管、切割丝和牵引丝,无渗接头与控制手柄转动装配,主体鞘管的近端与无渗接头连接,主体鞘管的远端设置有可发生形变的末端柔性件,主体鞘管具有至少一个沿轴向开设的内腔通道,内腔通道经无渗接头与控制手柄连通,切割丝穿设在内腔通道内,且控制手柄与切割丝的近端控制连接,切割丝的远端与末端柔性件连接,牵引丝穿设在内腔通道内,且牵引丝的近端经无渗接头引出,牵引丝的远端与末端柔性件连接。上述控弯切开刀能够使末端柔性件形成不同的弯曲形态,确保控弯切开刀旋转达到理想的插管角度,提高旋转功能,使末端柔性件的柔性明显提高,有利于提高选择性插管成功率。插管成功率。插管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弯切开刀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控弯切开刀。

技术介绍

[0002]ERCP,即内镜下逆行性胆胰管造影,诊断性ERCP是将十二指肠镜经食道和胃插至十二指肠降段,找到十二指肠乳头,再由十二指肠镜器械通道插入切开刀或胆道镜,通过透视的辅助经十二指肠乳头处抵达胆胰管,最后注入造影液观察胆胰管内部的病变情况。ERCP介入治疗包括胆总管取石术、内镜下鼻胆汁引流术、内镜下胆汁内引流术、胆胰管肿瘤支架引流术等,上述过程会使用球囊、碎石网、取石网、引流支架等医用耗材。为确保上述耗材顺利通过病灶,必要时会进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并留置导丝。因此ERCP诊疗过程中,十二指肠乳头成功插管是进一步开展诊断和治疗的前提。
[0003]ERCP诊疗过程中,需要切开刀的刀头通过乳头括约肌插管至胆总管或胰腺管,因乳头开口类别具有多样性,胆总管入十二指肠角度存在个体差异,胆胰管开口内部结构存在个体差异且不可直视,乳头括约肌组织内部存在压力乳头括约肌组织内部存在压力且遇到刺激会收缩等原因,十二指肠乳头插管(包括胰胆管选择性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弯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弯切开刀包括:控制手柄;无渗接头,所述无渗接头与所述控制手柄转动装配;主体鞘管,所述主体鞘管的近端与所述无渗接头连接,所述主体鞘管的远端设置有可发生形变的末端柔性件,所述主体鞘管具有至少一个沿轴向开设的内腔通道,所述内腔通道经所述无渗接头与所述控制手柄连通;切割丝,所述切割丝穿设在所述内腔通道内,且所述控制手柄与所述切割丝的近端控制连接,所述切割丝的远端与所述末端柔性件连接;牵引丝,所述牵引丝穿设在所述内腔通道内,且所述牵引丝的近端经所述无渗接头引出,所述牵引丝的远端与所述末端柔性件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弯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丝的远端经所述内腔通道穿出的位置为第一穿出位置,所述牵引丝的远端经所述内腔通道穿出的位置为第二穿出位置,所述第一穿出位置和所述第二穿出位置位于所述主体鞘管的周向不同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弯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鞘管具有的内腔通道至少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丝腔道,所述牵引丝穿设于所述第一导丝腔道;至少一个第二导丝腔道,所述切割丝穿设于所述第二导丝腔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弯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丝与所述末端柔性件的连接位置为第一连接位置,所述牵引丝与所述末端柔性件的连接位置为第二连接位置,所述第一连接位置和所述第二连接位置位于所述末端柔性件的相同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弯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丝腔道的远端开口位于所述主体鞘管的远端端面,且所述第一导丝腔道的远端开口构成所述第一穿出位置;和/或,所述第二导丝腔道的远端开口位于所述主体鞘管的远端端面,且所述第二导丝腔道的远端开口构成所述第二穿出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弯切开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割丝与所述末端柔性件的连接位置为第一连接位置,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伟王雄伟经历
申请(专利权)人:微创优通医疗科技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