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片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塔筒管片拼接抹浆用的抹浆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9701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分片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塔筒管片拼接抹浆用的抹浆板包括面板、钢钉和把手;所述面板整体呈长方形,面板上一侧相邻的长侧边和短侧边为平端,与此相对的面板上另一侧长侧边和短侧边为齿端;所述面板的齿端侧具有连续布置的刮齿;所述把手固定至面板上;所述面板的平端侧上设有多个钢钉,所述钢钉的延伸方向与面板大致平行且延伸出面板,处于同一个平端侧上的钢钉延伸出面板的端部距离面板的距离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面板平端侧布置伸出面板的钢钉,可以实现抹浆厚度的连续变化,提高浆料抹平的速率;在面板齿端侧布置一排波浪状刮齿,可以实现浆料刮痕在收到挤压后完全排出气体,避免形成空泡影响密实性。避免形成空泡影响密实性。避免形成空泡影响密实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片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塔筒管片拼接抹浆用的抹浆板


[0001]本技术属于风电机组钢

混塔筒
,尤其是涉及一种分片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塔筒管片拼接抹浆用的抹浆板。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有效利用低风速区的风能资源,风力发电机组逐步向大功率化、高空化发展,传统风电柔性全钢塔筒技术已很难满足大刚度、大直径的风力发电机组塔架需求。近年来,随着我国装配式混凝土技术的推广,分片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塔筒在风力发电领域的应用日趋普遍,有效弥补了柔性钢塔低刚度、小直径的缺点。
[0003]然而,装配式混凝土塔筒的管片拼装,特别是连接浆料的敷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施工精度和周期。由于现有的抹浆板大多规格单一且功能性不强,在连接浆料的敷设过程中难以实现抹浆厚度的连续变化,也无法解决管片拼接面因空气无法及时排出产生的连续“空腔”问题。
[0004]因此,如何控制连接浆料的敷设厚度和质量、提高连接浆料的抹平速率和密实性,以满足装配式混凝土塔筒高精度安装和快速施工的要求,成为今后风电行业装配式混凝土塔筒技术所要面临的新的挑战和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分片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塔筒管片拼接抹浆用的抹浆板,以实现预制混凝土塔筒管片拼接工序中连接浆料的敷设。
[0006]为此,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分片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塔筒管片拼接抹浆用的抹浆板,包括面板、钢钉和把手;
[0008]所述面板整体呈长方形,面板上一侧相邻的长侧边和短侧边为平端,与此相对的面板上另一侧长侧边和短侧边为齿端,可适配不同壁厚管片侧面的抹浆需求;所述面板的齿端侧具有连续布置的刮齿;
[0009]所述把手固定至面板上;
[0010]所述面板的平端侧上设有多个钢钉,所述钢钉的延伸方向与面板大致平行且延伸出面板,处于同一个平端侧上的钢钉延伸出面板的端部距离面板的距离相同。
[0011]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技术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2]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把手固定至面板的中央位置以满足单手握持的空间和舒适性。
[0013]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把手上设有把套。
[0014]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面板平端侧的端部磨圆或者微弯,以减小
面板平端侧与连接浆料、管片侧面之间的摩擦力。
[0015]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钢钉伸出面板的端部形成为光滑面,以减小钢钉端部与连接浆料、管片侧面之间的摩擦力。
[0016]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钉相对于面板平端侧垂直伸出且伸出长度等于所需敷设连接浆料的最大厚度,利用钢钉作为支点,可调整面板与管片基面之间的夹角,实现连接浆料敷设厚度的均匀过渡。
[0017]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刮齿的端部磨圆或者微弯;连续布置的刮齿外观呈波浪形,相邻刮齿之间的拐角处均设置成倒圆角状以形成均匀过渡。
[0018]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刮齿的高度为所需敷设连接浆料的最大厚度的两倍,以保证浆料刮痕能够完全排出气体恢复至抹平时的厚度。
[0019]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刮齿的宽度等于刮齿的高度,以确保单个刮齿“凸”、“凹”两部分的面积相等。
[0020]本技术提供一种分片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塔筒管片拼接抹浆用的抹浆板,通过在面板平端侧布置伸出面板的钢钉,可以实现抹浆厚度的连续变化,提高浆料抹平的速率;在面板齿端侧布置一排波浪状刮齿,可以实现浆料刮痕在收到挤压后完全排出气体,避免形成空泡影响密实性。具体地,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1](1)、本技术所提供的抹浆板设计巧妙,功能性强,使用方便,可实现装配式混凝土塔筒管片之间拼接工序中连接浆料先抹平后刮高的过程,能有效控制连接浆料的敷设厚度和敷设质量,满足装配式混凝土塔筒高精度安装和快速施工的要求。
[0022](2)、面板平端侧设置的两处钢钉,在浆料抹平过程中作为抹浆板的支点与管片基面直接接触,进而通过调整面板(钢钉)与管片基面之间的夹角,实现抹浆厚度的连续变化,大大提高了连接浆料的抹平速率。
[0023](3)、面板齿端均布一排刮齿,单个刮齿“凸”、“凹”两部分的面积相等,可实现浆料刮痕在受挤压后能够完全排出气体恢复至抹平时的厚度,在保证浆料厚度的同时大大提高了连接浆料的密实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分片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塔筒管片拼接抹浆用的抹浆板的立体图。
[0025]图2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分片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塔筒管片拼接抹浆用的抹浆板的平面图。
[0026]图3为本技术所提供的分片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塔筒管片拼接抹浆用的抹浆板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0028]如图1~3所示,分片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塔筒管片拼接用的抹浆板,由面板1、钢钉2和把手3三部分组成。
[0029]在本实施例中,面板1为长260 mm、宽130 mm、厚1至2 mm的长方形薄钢板,在其两
长、短侧边上分别具有平端4和齿端5,可适配不同壁厚管片侧面的抹浆需求;钢钉2和把手3均通过焊接固定在面板上,把手3上套设把套31以方便握持。把手3固定于面板1的中间位置,且满足单手握持的空间和舒适性。
[0030]面板1平端4平直,端部磨圆或微弯;在面板1长侧边、短侧边平端4上分别对称焊接相距150 mm、90 mm的共四枚钢钉2,钢钉2均为长28 mm、底面直径2 mm的圆柱状钢钉。
[0031]钢钉2伸出面板1边缘的长度为8 mm,可满足厚度不大于8 mm的连接浆料的抹平需要,并实现连接浆料敷设厚度的均匀过渡;钢钉2端头打磨光圆,有利于减小抹浆板与连接浆料、管片侧面的摩擦。
[0032]面板齿端5上等间距布置一排刮齿6,刮齿6外观呈波浪形;如图2所示,所有拐角处均为半径2 mm、圆心角152
°
的倒圆角状,均匀过渡。
[0033]刮齿6的高度、宽度、间距均为16 mm,即单个刮齿“凸”、“凹”两部分的面积相等,且其高度为所需敷设连接浆料最大厚度的两倍,可保证浆料刮痕能够完全排出气体恢复至抹平时的厚度。
[0034]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技术,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不是对本技术进行限制,在本技术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技术做出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都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片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塔筒管片拼接抹浆用的抹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抹浆板包括面板、钢钉和把手;所述面板整体呈长方形,面板上一侧相邻的长侧边和短侧边为平端,与此相对的面板上另一侧长侧边和短侧边为齿端,可适配不同壁厚管片侧面的抹浆需求;所述面板的齿端侧具有连续布置的刮齿;所述把手固定至面板上;所述面板的平端侧上设有多个钢钉,所述钢钉的延伸方向与面板大致平行且延伸出面板,处于同一个平端侧上的钢钉延伸出面板的端部距离面板的距离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片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塔筒管片拼接抹浆用的抹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固定至面板的中央位置以满足单手握持的空间和舒适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片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塔筒管片拼接抹浆用的抹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上设有把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片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塔筒管片拼接抹浆用的抹浆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平端侧的端部磨圆或者微弯,以减小面板平端侧与连接浆料、管片侧面之间的摩擦力。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片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塔筒管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坤张栋梁李天昊赵初杨文斌汤群益俞华锋孙杏建王飞彭子腾袁中帅朱康富李宏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