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纱分类摆放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9581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棉纱分类摆放架,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包括支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开设有半圆形放置槽,所述支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三个隔板,位于上侧的所述隔板的内部下侧开设有空腔,位于中部的所述隔板内部开设有上下两个空腔,位于下侧的所述隔板的内部上侧也开设有空腔,三个所述隔板分别设置在两个放置板的上侧一侧、两个放置板的下侧一个、两个放置板之间一个,所述支架的外部设置有去尘机构,所述支架的侧壁设置有防二次污染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将成卷的棉纱放置在放置板上进行陈列,可将不同规格的棉纱分别放置在两个放置板上,达到分类存放的目的,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实用性强的特点。实用性强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棉纱分类摆放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纺织
,具体为棉纱分类摆放架。

技术介绍

[0002]棉纱是棉纤维经纺纱工艺加工而成的纱,经合股加工后称为棉线,根据纺纱的不同工艺,可分为普梳纱和精梳纱,棉纱的用途很广泛,它可以作为机织用纱,如床单、被罩、窗帘等家纺系列,也可以作为针织用纱,尤其精梳纱可以用来生产质量要求较高的纺织品,如高档汗衫、细号府绸等,棉纱还可生产特种工业用的电工黄蜡布、轮胎帘子布、高速缝纫线和刺绣线等。目前,在棉纱生产过程中,加工完成后的棉纱卷需要放置在放置架,以待包装。现有放置架一般是将棉纱按矩形阵式排列放置的,工作人员需要从放置架一端移动至另一端,逐一放置棉纱,一面摆满后还需要转动放置架或移动至放置架另一面进行棉纱放置作业,摆放过程需要移动较长距离,摆放效率有待提高,且长时间工作工人腿部容易疲劳,劳动负担大;故现有公开号为CN215913835U的一种棉纱成品放置架,可达到避免上述情况的目的,但在棉纱销售展示的过程中,成卷的棉纱表面会落尘影响面料成色,因此长时间暴露摆放对销售非常不利,密封保存又会不便于触摸,因此需要一种装置可以便捷的去除棉纱表面的灰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棉纱分类摆放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棉纱分类摆放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开设有半圆形放置槽,所述支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三个隔板,位于上侧的所述隔板的内部下侧开设有空腔,位于中部的所述隔板内部开设有上下两个空腔,位于下侧的所述隔板的内部上侧也开设有空腔,三个所述隔板分别设置在两个放置板的上侧一侧、两个放置板的下侧一个、两个放置板之间一个,所述支架的外部设置有去尘机构,所述支架的侧壁设置有防二次污染机构,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将成卷的棉纱放置在放置板上进行陈列,可将不同规格的棉纱分别放置在两个放置板上,达到分类存放的目的。
[000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去尘机构包括传动块,所述传动块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放置板的外壁上,所述传动块的外壁中部开设有环形传动槽,所述支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支架的内部开设有传动槽,所述传动槽的内壁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辊,所述电机的输出杆贯穿支架并延伸至传动槽的内部与传动辊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槽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块,所述转块上套设有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外壁与传动辊的外壁接触,所述传动带的外壁与传动块上环形传动槽的内壁传动连接,在对放置板展示落尘后,启动电机带动棉纱卷朝向收卷方向的逆向进行旋转,可以使棉纱在旋转的过程中,最外面一层的棉纱不断地脱落又被重新收卷,在此过程中将棉纱卷上的灰尘尽
数抖落。
[0006]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二次污染机构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的外壁固定连接在支架的外壁一侧,所述防二次污染机构还包括出风口、进风口,位于中部与下部的所述隔板的内部空腔上侧均通过出风口与隔板的外侧连通设置,位于中部与上侧的所述隔板内部的空腔均通过进风口与隔板的外部连通设置,位于上侧与中部的所述隔板的内部下侧的空腔均连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壁与支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连通设置有第一汇流管,所述第一汇流管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桩,所述固定桩的外壁与支架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汇流管的中部连通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另一端设置有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另一端与风机的输入端连通设置,在棉纱卷旋转的同时启动风机使出风口处进行喷气,使进风口处进行吸气,将棉纱上脱落的灰尘尽数抽离,使之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0007]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防二次污染机构还包括第四连接管,位于中部与位于下侧的所述隔板内部的位于上侧的空腔均与第四连接管的一端连通设置,所述第四连接管的另一端连通设置有第二汇流管,所述第二汇流管的中部连通设置有第五连接管,所述第五连接管的另一端与风机的输出端连通设置。
[0008]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收集机构包括固定罐,所述固定罐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两个圆孔,两个所述圆孔分别与第二连接管的下端与第三连接管的下端连通设置,所述固定罐与第三连接管的下端连通设置处的圆孔内部固定连接有滤网,所述固定罐的内壁靠近与第二连接管连通的一侧处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筒,所述滑筒的内壁一侧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罐的内壁,所述滑筒上开设有排气孔,在对棉纱上脱落的灰尘与碎绒抽离时,会使其进入固定罐的内部被滤网阻挡,达到便于对污染物收集处理的效果,且使用结束后进风口对固定罐阻断,会使隔板内部的空腔不便于气流流通,进而减少隔板本身的落尘量。
[0009]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位于上侧的所述隔板与上侧的放置板之间的距离小于位于中部隔板与位于下侧的放置板之间的距离,可针对不同型号的棉纱更明确的分类。
[0010]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出风口为若干个,若干个出风口均匀的分布在隔板上,所述进风口的数量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进风口呈排状均匀分布在隔板上,可使该装置在抽气与送气的过程中更加均匀,且进风口的面积更大可将散溢的灰尘尽数收集,出风口的面积较小,可使排出的气体更加集中,增加了其去尘能力。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将成卷的棉纱放置在放置板上进行陈列,可将不同规格的棉纱分别放置在两个放置板上,达到分类存放的目的;在对放置板展示落尘后,启动电机带动棉纱卷朝向收卷方向的逆向进行旋转,可以使棉纱在旋转的过程中,最外面一层的棉纱不断地脱落又被重新收卷,在此过程中将棉纱卷上的灰尘尽数抖落;在棉纱卷旋转的同时启动风机使出风口处进行喷气,使进风口处进行吸气,将棉纱上脱落的灰尘尽数抽离,使之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在对棉纱上脱落的灰尘与碎绒抽离时,会使其进入固定罐的内部被滤网阻挡,达到便于对污染物收集处理的效果,且使用结束后进风口对固定罐阻断,会使隔板内部的空
腔不便于气流流通,进而减少隔板本身的落尘量。
附图说明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隔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去尘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防二次污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滑筒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固定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图2中A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架、2放置板、3隔板、4去尘机构、5防二次污染机构、401传动块、402电机、403传动槽、404传动辊、405转块、406传动带、501风机、502出风口、503进风口、504第一连接管、505第一汇流管、506固定桩、507第二连接管、508收集机构、509第三连接管、510第四连接管、511第二汇流管、512第五连接管、801固定罐、802固定环、803滑筒、804弹簧、8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棉纱分类摆放架,包括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放置板(2),所述放置板(2)上开设有半圆形放置槽,所述支架(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三个隔板(3),位于上侧的所述隔板(3)的内部下侧开设有空腔,位于中部的所述隔板(3)内部开设有上下两个空腔,位于下侧的所述隔板(3)的内部上侧也开设有空腔,三个所述隔板(3)分别设置在两个放置板(2)的上侧一侧、两个放置板(2)的下侧一个、两个放置板(2)之间一个,所述支架(1)的外部设置有去尘机构(4),所述支架(1)的侧壁设置有防二次污染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棉纱分类摆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去尘机构(4)包括传动块(401),所述传动块(401)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放置板(2)的外壁上,所述传动块(401)的外壁中部开设有环形传动槽,所述支架(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电机(402),所述支架(1)的内部开设有传动槽(403),所述传动槽(403)的内壁一侧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传动辊(404),所述电机(402)的输出杆贯穿支架(1)并延伸至传动槽(403)的内部与传动辊(404)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槽(403)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转块(405),所述转块(405)上套设有传动带(406),所述传动带(406)的外壁与传动辊(404)的外壁接触,所述传动带(406)的外壁与传动块(401)上环形传动槽的内壁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棉纱分类摆放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二次污染机构(5)包括风机(501),所述风机(501)的外壁固定连接在支架(1)的外壁一侧,所述防二次污染机构(5)还包括出风口(502)、进风口(503),位于中部与下部的所述隔板(3)的内部空腔上侧均通过出风口(502)与隔板(3)的外侧连通设置,位于中部与上侧的所述隔板(3)内部的空腔均通过进风口(503)与隔板(3)的外部连通设置,位于上侧与中部的所述隔板(3)的内部下侧的空腔均连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504),所述第一连接管(504)的外壁与支架(1)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504)的另一端连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华喜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