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微藻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95213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海洋微藻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洋微藻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海水经过消毒后注入池体内,并向海水中添加营养液和藻液,进行密闭培养;培养过程中,向池体内的液体内部注入富含二氧化碳的气体,池体内的多余气体自排气管外排;池体在浮体的带动下沿导向杆上下浮动;通过布气装置向池体内注入富含二氧化碳的气体,并使二氧化碳初步溶解分散;柔性袋体在海水的冲击下变形,对池体内的培养海水进行扰动,进一步使注入的二氧化碳在培养海水中均匀分布,利用柔性袋体外侧的养殖网对柔性袋体内侧的塑料袋进行防护。可以实现二氧化碳的均匀分布。化碳的均匀分布。化碳的均匀分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洋微藻养殖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微藻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海洋微藻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
技术介绍
,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0003]微藻是一种自养植物,其细胞中含有蛋白质、脂类、藻多糖、β

胡萝卜素、多种无机元素等高价值成分,在食品、医药、基因工程和液体燃料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0004]目前,微藻的规模化养殖一般为陆地开放性养殖,存在容易受到污染等弊端,严重影响微藻质量;而且由于微藻培养过程需要充足的光照,开放性养殖池的深度较浅,占地面积较大,严重影响微藻的养殖规模。
[0005]虽然目前已经有相关的海洋微藻养殖研究报道,如,采用塑料吊袋盛装培养液,利用刚性吊架对塑料吊袋进行吊装。采用该种方式,一方面,在海水的冲击作用下,塑料吊袋是不断摇晃的,为了保证相邻两塑料吊袋之间不发生碰撞,需要将两塑料吊袋之间间隔距离较大,影响养殖密度。第二方面,由于塑料吊袋内需要盛装培养液,且微藻体积较小,所以需要在整个培养周期内,保证塑料吊袋的完整性,但是海洋养殖时,在海水的冲击作用下,塑料吊袋的力学性能难以满足要求,且不可避免会受到海洋生物的破坏。
[0006]此外,由于微藻养殖过程中需要通入足够的二氧化碳,以支持微藻的光合作用,如果不采用塑料吊袋,而采用刚性池体时,则难以保证二氧化碳在池体内的均匀分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微藻养殖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洋微藻养殖方法。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洋微藻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海水经过消毒后注入池体内,并向海水中添加营养液和藻液,进行密闭培养;培养过程中,向池体内的液体内部注入富含二氧化碳的气体,池体内的多余气体自排气管外排;池体在浮体的带动下沿导向杆上下浮动;池体包括壳体、柔性袋体和布气装置,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层和内壳层,外壳层和内壳层之间留有间隙,两者之间通过端部进行连接固定;柔性袋体四周穿过所述间隙后进行固定,且相对于壳体向外延伸设定距离;柔性袋体和壳体围成所述池体;柔性袋体至少包括两层结构,外层为养殖网,内层为塑料袋;通过布气装置向池体内注入富含二氧化碳的气体,并使二氧化碳初步溶解分散;柔性袋体在海水的冲击下变形,对池体内的培养海水进行扰动,进一步使注入的二氧化碳在培养海水中均匀分布,利用柔性袋体外侧的养殖网对柔性袋体内侧的塑料袋进行防护。
[0009]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现所述海洋微藻养殖方法的养殖装置包括池体、若干导向杆、浮体和罩体,其中,内壳层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导向杆的一端用于固定于海底,另一端与壳体四周的导向座配合设置;浮体设置于壳体的四周,罩体覆盖于池体顶部。
[0010]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或多种实施例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在培养过程中,向外延伸的该部分柔性袋体在海水的冲击下不断摇晃,进而对池体内部的海水和注入的富含二氧化碳的气体进行扰动混合,提高二氧化碳在培养海水中的分布均匀性;利用设置在池体内的布气装置向池体内的海水中通入富含二氧化碳的气体,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二氧化碳在培养海水中的分布均匀性。将该布气装置向柔性袋体方向延伸,可以利用布气装置对柔性袋体的形变程度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防止柔性袋体形变太大,对内部海水扰动过大,可以提高养殖过程的稳定性。
[0011]利用柔性袋体的塑料袋盛装养殖海水,利用外层的养殖网对塑料膜起防护作用,可以有效防止塑料袋在海水冲击和海洋生物的干扰下遭受破坏,进而可以保证微藻养殖的顺利进行。
[0012]利用浮体带动池体上下浮动,以适应涨潮落潮和海面波浪,以保证微藻接受充足的阳光,也可以防止海水漫过池体后对池体顶部施加较大压力而破坏养殖装置。
附图说明
[0013]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4]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藻养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微藻养殖装置池体内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布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浮体;2、池体;3、导向杆;4、导向座;5、养殖网;6、排气管;7、进气口;8、内壳层;9、支架;10、布气装置;11、外壳层;12、塑料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专利技术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0017]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海洋微藻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海水经过消毒后注入池体内,并向海水中添加营养液和藻液,进行密闭培养;培养过程中,向池体内的液体内部注入富含二氧化碳的气体,池体内的多余气体自排气管外排;池体在浮体的带动下沿导向杆上下浮动;池体包括壳体、柔性袋体和布气装置,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层和内壳层,外壳层和内壳层之间留有间隙,两者之间通过端部进行连接固定;柔性袋体四周穿过所述间隙后进行
固定,且相对于壳体向外延伸设定距离;柔性袋体和壳体围成所述池体;柔性袋体至少包括两层结构,外层为养殖网,内层为塑料袋;通过布气装置向池体内注入富含二氧化碳的气体,并使二氧化碳初步溶解分散;柔性袋体在海水的冲击下变形,对池体内的培养海水进行扰动,进一步使注入的二氧化碳在培养海水中均匀分布,利用柔性袋体外侧的养殖网对柔性袋体内侧的塑料袋进行防护。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实现所述海洋微藻养殖方法的养殖装置包括池体、若干导向杆、浮体和罩体,其中,内壳层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导向杆的一端用于固定于海底,另一端与壳体四周的导向座配合设置;浮体设置于壳体的四周,罩体覆盖于池体顶部。
[0019]为了使微藻接受充足的阳光,将壳体的整体高度设置为20

30cm,将柔性袋体向外延伸的长度设置为3

10cm,进而使整个池体的深度较浅。池体的长和宽可较大,如,长5m,宽4m;长6m,宽5m;长10m,宽8m等。
[0020]池体横截面可以为长方形、圆形等,对形状不作限制,优选为长方形。
[0021]池体可以为整个单一池体,也可以采用隔板将池体分隔成多个小池体,也可以将几个池体拼接为一个大池体。
[0022]当池体的深度较浅,且池体的面积较大时,向池体中的海水中通入富含二氧化碳的气体,如空气时,难以保证二氧化碳在池体内分布均匀。本专利技术中的池体由柔性袋体和壳体围成,且柔性袋体向外延伸一段距离,在培养过程中,向外延伸的该部分柔性袋体在海水的冲击下不断摇晃,进而对池体内部的海水和注入的富含二氧化碳的气体进行扰动混合,提高二氧化碳在培养海水中的分布均匀性;在池体内设置布气装置,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二氧化碳在培养海水中的分布均匀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微藻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海水经过消毒后注入池体内,并向海水中添加营养液和藻液,进行密闭培养;培养过程中,向池体内的液体内部注入富含二氧化碳的气体,池体内的多余气体自排气管外排;池体在浮体的带动下沿导向杆上下浮动;池体包括壳体、柔性袋体和布气装置,所述壳体包括外壳层和内壳层,外壳层和内壳层之间留有间隙,两者之间通过端部进行连接固定;柔性袋体四周穿过所述间隙后进行固定,且相对于壳体向外延伸设定距离;柔性袋体和壳体围成所述池体;柔性袋体至少包括两层结构,外层为养殖网,内层为塑料袋;通过布气装置向池体内注入富含二氧化碳的气体,并使二氧化碳初步溶解分散;柔性袋体在海水的冲击下变形,对池体内的培养海水进行扰动,进一步使注入的二氧化碳在培养海水中均匀分布,利用柔性袋体外侧的养殖网对柔性袋体内侧的塑料袋进行防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微藻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实现所述海洋微藻养殖方法的养殖装置包括池体、若干导向杆、浮体和罩体,其中,内壳层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导向杆的一端用于固定于海底,另一端与壳体四周的导向座配合设置;浮体设置于壳体的四周,罩体覆盖于池体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微藻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布气装置设置为至少包括内外两圈相互连通的布气管道,布气管道上均布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微藻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内壳层和外壳层的与柔性袋体反复接触的位置设置为弧形,并打磨光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微藻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排气管的一端固定在内壳层的顶部,并在该端设置进气口,与池体内部连通,另一端向上延伸,且将排气管的顶部向下弯折。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洋微藻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为透明塑料膜、透明玻璃或透明玻璃钢,将排气管穿过罩体向外延伸,并且将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滨州八匹马塑料化纤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