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满空间利用垃圾处理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9454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满空间利用垃圾处理系统,包括垃圾池框架,采用立方体钢架结构;所述垃圾池框架的中间位置设置行车通道;行走小车,设置在垃圾池框架顶部,所述行走小车设置若干个;建筑垃圾兜,通过行走小车悬吊在垃圾池框架上,用于装卸垃圾。通过垂直设置多层建筑垃圾兜,充分利用建筑垃圾池空间;通过移动小车行走钢丝绳满足建筑垃圾兜的水平、垂直运输;建筑垃圾兜通过钢丝绳的吊运进行建筑垃圾装卸载;垃圾运输车进入垃圾池通道内部装卸垃圾,降低扬尘,避免环境污染。避免环境污染。避免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满空间利用垃圾处理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满空间利用垃圾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大量固体垃圾,如混凝土渣子、碎砖、落地灰,为做到安全文明施工和为下一道工序创造施工条件,现场内垃圾必须清理干净并集中堆放,故施工现场必须设置专用垃圾池。
[0003]现有技术中,建筑工地垃圾转运是由工人运送到垃圾池集中堆放,当建筑垃圾达到一定存量,再靠人力和铲车运到垃圾车上,随后还要清理垃圾池;垃圾转运过程中不能充分占用建筑垃圾池的的空间;且一般为方便垃圾倾倒和外运,垃圾池往往设计成敞开式,即垃圾池设置成三面围护结构,留一面装卸车,这样当受到大风等影响时,池内小颗粒垃圾及灰尘容易被吹散,造成现场大量扬尘,污染环境;另外在采用铲车将垃圾装运上车时容易扬尘,对操作人员影响较大;亟需一种满空间利用的、具备环保功能的垃圾池。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垃圾池的空间占用不全和污染、扬尘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满空间利用垃圾处理系统及方法。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满空间利用垃圾处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满空间利用垃圾处理系统,包括:垃圾池框架,采用立方体钢架结构;所述垃圾池框架的中间位置设置行车通道;行走小车,设置在垃圾池框架顶部,所述行走小车设置若干个;建筑垃圾兜,通过行走小车悬吊在垃圾池框架上,用于装卸垃圾。
[0006]优选的,所述垃圾池框架的顶部为两条横向钢架,所述横向钢架上设置若干个行车小车。
[0007]优选的,所述横向钢架上设置有开口朝向下的钢槽,所述行走小车的顶部设置有车轮,所述车轮卡在横向钢架的钢槽中进行横向运动。
[0008]优选的,所述行走小车的顶部还设置有双槽滑轮,所述双槽滑轮上包括第一钢槽和第二钢槽,用于通过钢丝绳使建筑垃圾兜起落。
[0009]优选的,所述行走小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拉环,用于通过钢丝绳进行横向运动。
[0010]优选的,所述建筑垃圾兜上设置有吊环,所述吊环通过钢丝绳连接至行走小车的双槽滑轮,所述建筑垃圾兜通过钢丝绳设置在不同的高度,形成多层结构。
[0011]优选的,所述建筑垃圾兜上的吊环设置为两组,包括第一吊环和第一吊环,所述第一吊环的钢丝绳落入双槽滑轮的第一钢槽中,所述第二吊环的钢丝绳落入双槽滑轮的第二钢槽中。
[0012]优选的,所述双槽滑轮和拉环上的钢丝绳均连接至卷扬机,通过卷扬机拉动钢丝
绳实现对应设备运动。
[0013]优选的,所述建筑垃圾兜的一侧设置有兜门,用于倾倒垃圾,所述兜门上设置有门栓。
[001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满空间利用垃圾处理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满空间利用垃圾处理方法,包括:S1.通过建筑垃圾兜将垃圾收纳后吊装到垃圾池框架上;S2.通过行走小车在横向钢架上横向运动,带动建筑垃圾兜水平位移;通过行走小车上的双槽滑轮带动建筑垃圾兜竖直起落;S3.通过建筑垃圾兜运动到行车通道上的垃圾运输车的正上方时,打开建筑垃圾兜的门栓,并通过钢丝绳降低兜门一侧高度,将垃圾倾倒入垃圾车中;S4.倾倒完毕后,将建筑垃圾兜位移归位。
[0015]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垂直设置多层建筑垃圾兜,充分利用建筑垃圾池空间;通过移动小车行走钢丝绳满足建筑垃圾兜的水平、垂直运输;建筑垃圾兜通过钢丝绳的吊运进行建筑垃圾装卸载;垃圾运输车进入垃圾池通道内部装卸垃圾,降低扬尘,避免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满空间利用垃圾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满空间利用垃圾处理系统的行走小车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满空间利用垃圾处理系统的建筑垃圾兜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满空间利用垃圾处理系统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行走小车;2、建筑垃圾兜;3、兜门;4、垃圾运输车;5、双槽滑轮;6、车轮;7、拉环;8、第一吊环;9、第二吊环;10、门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实施例1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一种满空间利用垃圾处理系统,包括:垃圾池框架,采用立方体钢架结构,其主框架使用型钢焊接,围护结构使用彩钢板,垃圾池整体长度取值8~10m之间,高度取值5~6m之间,中间设置3.5

4.5m之间行车通道,用于垃圾运输车4进出装卸垃圾。
[0020]如图2所示的行走小车1,设置在垃圾池框架顶部,所述行走小车1设置若干个,具体的,行走小车1共由4个车轮6、1个双槽滑轮5组成;上部的4个车轮6主要作用为水平行走,中部双槽滑轮5主要作用为钢丝绳垂直调运建筑垃圾兜2;小车的左右侧各设置一个拉环7,用于钢丝绳水平拉动小车行走使用。
[0021]如图1所示,建筑垃圾兜2,通过行走小车1悬吊在垃圾池框架上,用于装卸垃圾,具体的,为不影响上下多层的建筑垃圾兜2水平行走,垃圾兜的长度由下层向上层尺寸逐渐变小,位于最底层的建筑垃圾兜2的尺寸最大,本次实例共设置3钟规格型号的建筑垃圾兜2,
长宽高分别为4.0*2.2*1.5米、3.6*2.2*1.5米和3.2*2.2*1.5米,当建筑垃圾兜2调运之行车通道上方时,打开拉栓,通过卷扬机放开兜门3一侧的吊环上的钢丝绳,兜门3一侧随即降低高度将垃圾直接倒入垃圾池车兜内。建筑垃圾兜的结构如图3所示。
[0022]垃圾池框架的顶部为两条横向钢架,所述横向钢架上设置若干个行车小车,在横向钢架上设置有开口朝向下的钢槽,行走小车1的顶部设置有车轮6,车轮6卡在横向钢架的钢槽中,行走小车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拉环7,拉环7上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的一端连接卷扬机,另一端与其他行走小车1相连接,通过卷扬机为行走小车1提供动力,使其通过卡在钢槽中的车轮6实现水平横向位移,参照图4。
[0023]行走小车1的顶部还设置有双槽滑轮5,双槽滑轮5上设置了第一钢槽和第二钢槽,建筑垃圾兜2上设置有吊环,所述吊环通过钢丝绳连接至行走小车1的双槽滑轮5。
[0024]具体的,建筑垃圾兜2上的吊环设置为两组,位于兜门3一侧的两个吊环为第一吊环8,位于建筑垃圾兜2后侧的两个吊环为第二吊环9,兜门3一侧的两个吊环通过钢丝绳串联后,第一吊环8的钢丝绳落入双槽滑轮5的第一钢槽中,建筑垃圾兜2后侧的两个吊环通过另一钢丝绳串联后,第二吊环9的钢丝绳落入双槽滑轮5的第二钢槽中,通过两组吊环的钢丝绳位于不同的钢槽中,能够选择性的将位于兜门3一侧的第一吊环8上的钢丝绳进行松解,兜门3位置随即降低,使垃圾倾卸。
[0025]双槽滑轮5和拉环7上的钢丝绳均连接至卷扬机,通过卷扬机拉动钢丝绳实现对应设备运动。
[0026]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满空间利用垃圾处理方法,包括:通过建筑垃圾兜2将垃圾收纳后吊装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满空间利用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垃圾池框架,采用立方体钢架结构;所述垃圾池框架的中间位置设置行车通道;行走小车,设置在垃圾池框架顶部,所述行走小车设置若干个;建筑垃圾兜,通过行走小车悬吊在垃圾池框架上,用于装卸垃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满空间利用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池框架的顶部为两条横向钢架,所述横向钢架上设置若干个行车小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满空间利用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钢架上设置有开口朝向下的钢槽,所述行走小车的顶部设置有车轮,所述车轮卡在横向钢架的钢槽中进行横向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满空间利用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小车的顶部还设置有双槽滑轮,所述双槽滑轮上包括第一钢槽和第二钢槽,用于通过钢丝绳使建筑垃圾兜起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满空间利用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小车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拉环,用于通过钢丝绳进行横向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满空间利用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垃圾兜上设置有吊环,所述吊环通过钢丝绳连接至行走小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晨亮刘晓亮朱永涛王晓飞郑成军杨昆昆张乱京贾海宾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