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变综合分析决策智慧员工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927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网管理操作平台技术领域,公开了配变综合分析决策智慧员工操作平台,包括多模式数据采集模块、业务数据统计分析模块以及信息告警及匹配模块。在智能电网及数字电网的大环境下,本发明专利技术运用机器学习有效的解决了人工在数据分析、复杂算法及业务流程自动化方面的不足,大量重复性、机械性及计算复杂的工作实现了自动化操作,一键实现业务采集、分析报告、问题清单及数据质量检查;本发明专利技术运行耗时短,效率高,可大大降低人工成本,配变数据分析能够有效的提升配变的健康运行并进行负荷有效的调整,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变综合分析决策智慧员工操作平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变综合分析决策智慧员工操作平台,属于电网管理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0002]对配变运行数据进行长期有效的分析及监控,不仅能够有效的延长配变运行的期间和降低配变自身的损耗,而且能够掌握配变辖区内负荷变化情况及负荷增长预测,为配网前期规划、中期维护、后期退运提供强大的数据依据,目前,在进行配变数据利用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0003]1)基础数据采集费时:虽然已实现自动采集配变运行数据,当前采用的方式为模拟人工下载的方式,即下载一台配变运行数据需要耗费2分左右,按照铜仁公变2.6万台+专变1.5万的数据量,完成此项工作累计需要耗费1366小时,平摊至每个供电所也需要15小时的工作量。该过程不需要工作人进行,但严重的影响了配变运行数据的分析速度。
[0004]2)数据分析模版固化:当前使用的配变运行数据分析软件只能按照每月进行分析,即数据量少于7天或者多余31均会提示错误性,无法进行指定时间、日、周、季、年的数据分析;输出结果不能实现各类需求的横向或者纵向对比(历年同期、用电高峰期、用电低谷期、月度同期对比等),配变数据的统计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0005]3)配变缺相管控不足:目前针对配变缺相问题,主要是通过基层配电部门巡视或者用户反馈用电问题体现出来,当存在单台配变缺相时,很难发现缺相问题存在,加重了配变损坏的可能性。
[0006]4)配变基础信息错误:计量系统配变采集设备的替换和新增,存在系统设备信息未更新或者数据录入错误的问题,很有可能导致配变运行错误判断,同时还存在TTU系统所属单位与实际所属单位不一致,更严重的可能存在同一块设备在两个地方使用的情况。
[0007]5)配变重过载:重载运行容易对配变造成伤害,过载运行容易损坏配变。
[0008]6)配变三相不平衡:增加配变自身线损、降低企业经济效益、降低配变出力、降低配变使用寿命。
[0009]7)配变缺相:增加配变烧坏的可能、轻则影响用户正常用电、重则引起用电设备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配变综合分析决策智慧员工操作平台,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11]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配变综合分析决策智慧员工操作平台,包括多模式数据采集模块、业务数据统计分析模块以及信息告警及匹配模块,
[0012]所述多模式数据采集模块信号连接有用户信息验证模块、配变运行数据源以及配变重点用户数据源,所述多模式数据采集模块用于用户信息验证、配变运行数据以及配变
重点用户数据的采集;
[0013]所述业务数据统计分析模块用于统计分析配变运行数据和配变重点用户数据;
[0014]所述信息告警及匹配模块用于对所述业务数据统计分析模块统计分析后的数据源进行信息判断,当存在基础信息异常、配变电压异常或者配变重过载或者负荷不平衡时,生成督办单并提醒管控人员进行信息传递。
[0015]优选的,还包括缺相实时在线管控模块,所述缺相实时在线管控模块用于配变运行数据源的实时监控,会判断当前时间是否需要进行数据采集,达到数据采集的设定值后将进行数据采集,采集完成后会进行配变数据的分析,并且判定配变是否存在缺相情况,若存在缺相情况,所述缺相实时在线管控模块提醒监控人员将信息传递给相关责任部门进行核实。
[0016]优选的,提前设定数据采集时间为1个小时内间隔15分钟的四个时间点;配变运行数据的分析方式为:对相同配变的A\B\C三相电压差值及三相电压与前9个点的电压进行比较,当三相差值或者单相差值大于100V时,可判定配变存在缺相情况。
[0017]优选的,还包括一键全过程模块,所述一键全过程模块用于所述多模式数据采集模块、所述业务数据统计分析模块、所述信息告警及匹配模块的全自动操作,当存在问题时以告警方式提醒管控人员。
[0018]优选的,所述配变运行数据的采集模式包括单台采集模式和集中采集模式;所述单台采集模式的采集方式与人工手动下载相同,按照供电所

线路名称

配变名称的顺序进行下载;所述集中采集模式为先批量下载数据,再按照配变名称进行分类。
[0019]优选的,所述配变重点用户数据的采集以供电局为单位进行配变重点用户电压数据采集;所述配变重点用户数据的采集浏览器过程分为显示和隐藏两种,显示,开始采集后能够看到整个数据采集的全过程;隐藏,只显示数据采集的结果,数据采集过程不进行显示。
[0020]优选的,配变运行数据分析方法如下:首先,需要进行数据的合并及清洗,其次,计算每个点的电压和电流是否存在重过载、按照用电高峰期、用电低谷期、用电其它时间段进行点统计、按照配变重过载及三相负荷不平衡规则进行单点统计、按照时间段连续性进行三相负荷不平衡和重过载的连续次数统计;最后,按照规定进行配变负荷不平衡及重过载判断,并自动提供详细的预解决方案。
[0021]优选的,配变重点用户数据分析方法如下:只进行配变用户低电压关键数据统计及判断配变设置的重点是否满足相关规定,分析方式包括日分析、周分析、月分析、年分析以及自选分析。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3]1、本专利技术实现了配变数据的批量采集,缩短基础数据采集所需耗费的时间;减少配变运行数据分析所需等待的时间。
[0024]2、本专利技术实现了配变运行数据多维度、多角度、全时段综合分析,并把分析存在的问题立即生成督办单,便于供电所按照督办单闭环当前可能发生的问题。
[0025]3、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基础信息的匹配,实时采集系统配变设备的基础信息进行验证,对不符合逻辑或者存在严重数据误差的进行告警,督促责任部门限期进行修改。
[0026]4、本专利技术实现了配变缺相的实时监控,每相隔15分钟进行一次配变运行数据采
集,进行临近4个点的电压对比,当电压差值较大或者A\B\C三相的差值过大时,提醒监控人员进行核实。
[0027]5、在智能电网及数字电网的大环境下,本专利技术运用机器学习有效的解决了人工在数据分析、复杂算法及业务流程自动化方面的不足,大量重复性、机械性及计算复杂的工作实现了自动化操作,一键实现业务采集、分析报告、问题清单及数据质量检查;本专利技术运行耗时短,效率高,可大大降低人工成本,配变数据分析能够有效的提升配变的健康运行并进行负荷有效的调整,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框图;
[0029]图2为配变运行数据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处理工作流程图;
[0030]图3为配变重点用户数据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处理工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介绍。
[0032]实施例1:
[0033]配变综合分析决策智慧员工操作平台,包括多模式数据采集模块、业务数据统计分析模块、信息告警及匹配模块、缺相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配变综合分析决策智慧员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模式数据采集模块、业务数据统计分析模块以及信息告警及匹配模块,所述多模式数据采集模块信号连接有用户信息验证模块、配变运行数据源以及配变重点用户数据源,所述多模式数据采集模块用于用户信息验证、配变运行数据以及配变重点用户数据的采集;所述业务数据统计分析模块用于统计分析配变运行数据和配变重点用户数据;所述信息告警及匹配模块用于对所述业务数据统计分析模块统计分析后的数据源进行信息判断,当存在基础信息异常、配变电压异常或者配变重过载或者负荷不平衡时,生成督办单并提醒管控人员进行信息传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变综合分析决策智慧员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缺相实时在线管控模块,所述缺相实时在线管控模块用于配变运行数据源的实时监控,会判断当前时间是否需要进行数据采集,达到数据采集的设定值后将进行数据采集,采集完成后会进行配变数据的分析,并且判定配变是否存在缺相情况,若存在缺相情况,所述缺相实时在线管控模块提醒监控人员将信息传递给相关责任部门进行核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变综合分析决策智慧员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提前设定数据采集时间为1个小时内间隔15分钟的四个时间点;配变运行数据的分析方式为:对相同配变的A\B\C三相电压差值及三相电压与前9个点的电压进行比较,当三相差值或者单相差值大于100V时,可判定配变存在缺相情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变综合分析决策智慧员工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键全过程模块,所述一键全过程模块用于所述多模式数据采集模块、所述业务数据统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菲黄旭波刘雪莹姜丹吴定亮艾丹喻群杨叶奎方继明方曦吴寿长向剑杨锴刘佳张鄂黔刘小飞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