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地质下毛石混凝土地基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9235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沙漠地质下毛石混凝土地基处理方法,其处理方法步骤如下:S1:进行沙漠工程地基基槽开挖,并对基底进行初步处理;S2:准备地基施工用的材料;S3:绑扎毛石钢筋网架,并进行毛石钢筋网架和混凝土的分层施工;S4:对顶层混凝土进行找平和压光;S5:对毛石混凝土地基施工结束后进行养护,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在基槽底部铺设一层花岗石碎石层,并进行压实,从而提高了基槽底部的支撑强度,通过混凝土层和毛石钢筋网架的交替施工方式,从而提高了地基施工的强度,并且通过将毛石通过钢筋绑扎在钢筋网架上,更加容易把控毛石之间的间距,此种方式施工出来的地基比传统的抛放毛石的方式更加易于控制毛石的间距,从而使得地基更加牢固,大大提高了地基的施工质量。大大提高了地基的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沙漠地质下毛石混凝土地基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基施工
,具体是沙漠地质下毛石混凝土地基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毛石混凝土一般用在基础工程的多。如毛石混凝土带形基础、毛石混凝土垫层等。也有用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为了减少水泥用量减少发热量对结构产生的病害,在浇筑混凝土时加入一定量毛石。浇筑混凝土墙体较厚时,也掺入一定量的毛石,如毛石混凝土挡土墙等。毛石混凝土施工中,掺入的毛石一般为体积的 25%左右,毛石的粒径控制在200以下;具体操作先放浆再放入毛石、保证浆体充分包裹住,毛石在结构体空间中应保证其布置均匀,毛石应选用坚实、未风化、无裂缝、洁净的石料,强度等级不低于MU20;毛石尺寸不应大于所浇部位最小宽度的1/3,且不得大于30厘米;表面如有污泥、水锈,应用水冲洗干净,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作为建筑地基的土层分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复合地基)两类。天然地基是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层。人工地基需要人加固处理,常见有石屑垫层、砂垫层、混合灰土回填再夯实等,地基(subsoil)指的是承受上部结构荷载影响的那一部分土体。基础下面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土体或岩体称为地基。地基不属于建筑的组成部分,但它对保证建筑物的坚固耐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沙漠地区建筑工程中,要保证地基的稳定性,因此对于沙漠地区建筑工程中对地基的处理方法极为重要。
[0003]沙漠地区建筑工程中,进行地基施工处理时往往是在混凝土上直接抛放毛石,很难保证毛石放置的均匀性,这就导致了地基的施工质量不佳,有待进一步提高,为此,我们提出沙漠地质下毛石混凝土地基处理方法对其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沙漠地质下毛石混凝土地基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沙漠地质下毛石混凝土地基处理方法,其处理方法步骤如下:S1:进行沙漠工程地基基槽开挖,并对基底进行初步处理;S2:准备地基施工用的材料;S3:绑扎毛石钢筋网架,并进行毛石钢筋网架和混凝土的分层施工;S4:对顶层混凝土进行找平和压光;S5:对毛石混凝土地基施工结束后进行养护。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1中,根据基槽开挖的宽度和深度进行沙漠区域的基坑开挖,挖至基底后,将基底的软土和碎石清理干净,再在基底上铺设一层碎石层,碎石层的厚度为10

20cm,并通过压实设备将碎石层压实在基底土壤内,碎石层的顶面压实成平面,提高基底的强度,碎石选用花岗石。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2中,准备地基施工的混凝土、钢筋和毛石,其中准备的毛石的尺寸为100*100*100mm

200*200*200mm,选用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表面没有裂纹、洁净的毛石石料,毛石的强度为MU20以上,对毛石表面进行清理,使毛石表面保持洁净。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3中,通过铁丝将钢筋绑扎成一层钢筋网架,在钢筋网架上均匀绑扎上毛石,毛石的大面一致朝上,小面一致朝下,毛石的中部固定在钢筋网架上,毛石的顶端伸至钢筋网架的上方,毛石的底端伸至钢筋网架的下方,毛石的顶端和底端距离钢筋网架的距离保持一致,误差控制在1

2cm,并且使钢筋网架上相邻的两个毛石的间距保持在10

15cm,并确保毛石稳定绑扎在钢筋网架上不会掉落,毛石和钢筋网架绑扎后形成毛石钢筋网架,并准备三组毛石钢筋网架,在基坑底部首先浇筑一层厚度为12

15cm的底层混凝土层,使混泥土层上表面平整,进而将第一组毛石钢筋网架放置在底层混凝土层上,使钢筋网架与底层混凝土层齐平,再在第一组毛石钢筋网架上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层,第一层混凝土层的厚度超过第一组毛石钢筋网架中毛石的高度10

20cm,再通过振动棒进行振捣,振捣结束后,在第一层混凝土层上放置第二组毛石钢筋网架,第二组毛石钢筋网架的放置方式与第一组毛石钢筋网架的施工方式一致,再在第二组毛石钢筋网架上浇筑第二层混凝土层,第二层混凝土层的施工方式与第一层混凝土层的施工方式一致,再在第二层混凝土层上放置第三组毛石钢筋网架,第三组毛石钢筋网架的施工方式与第一组毛石钢筋网架的施工方式一致,最后在第三组毛石钢筋网架上浇筑顶层混凝土层,并通过振动棒进行振捣,振捣点间距为40cm,振捣时间为10~20秒,顶层混凝土层的高度浇筑至地基设计标高。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4中,顶层混凝土层浇筑至与地基设计标高一致后,进行找平和压光。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5中,在毛石混凝土地基施工结束后,等待12

15h,通过雾化喷头在顶层混凝土层表面进行洒水养护,雾化喷头可以使洒水更加均匀,并且冲击力不会太大,最后完成沙漠工程中的毛石混凝土地基的施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首先在基槽底部铺设一层花岗石碎石层,并进行压实,从而提高了基槽底部的支撑强度,通过在碎石层上浇筑一层底层混凝土层,再在底层混凝土层上放置第一组毛石钢筋网架,再浇筑第一层混凝土层,在第一层混凝土层上放置第二组毛石钢筋网架,在第二组毛石钢筋网架上浇筑第二层混凝土层,在第二层混凝土层上放置第三组毛石钢筋网架,再在第三组毛石钢筋网架上浇筑顶层混凝土层,通过混凝土层和毛石钢筋网架的交替施工方式,从而提高了地基施工的强度,并且通过将毛石通过钢筋绑扎在钢筋网架上,更加容易把控毛石之间的间距,从而使得毛石的分布更加均匀,此种方式施工出来的地基比传统的抛放毛石的方式更加易于控制毛石的间距,从而使得地基更加牢固,大大提高了地基的施工质量,且总体操作方式简单,易于操作,有利于在沙漠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施工中进行推广。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沙漠地质下毛石混凝土地基处理方法的处理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沙漠地质下毛石混凝土地基处理方法,其处理方法步骤如下:S1:进行沙漠工程地基基槽开挖,并对基底进行初步处理;S2:准备地基施工用的材料;S3:绑扎毛石钢筋网架,并进行毛石钢筋网架和混凝土的分层施工;S4:对顶层混凝土进行找平和压光;S5:对毛石混凝土地基施工结束后进行养护。
[0015]所述S1中,根据基槽开挖的宽度和深度进行沙漠区域的基坑开挖,挖至基底后,将基底的软土和碎石清理干净,再在基底上铺设一层碎石层,碎石层的厚度为10

20cm,并通过压实设备将碎石层压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沙漠地质下毛石混凝土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处理方法步骤如下:S1:进行沙漠工程地基基槽开挖,并对基底进行初步处理;S2:准备地基施工用的材料;S3:绑扎毛石钢筋网架,并进行毛石钢筋网架和混凝土的分层施工;S4:对顶层混凝土进行找平和压光;S5:对毛石混凝土地基施工结束后进行养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漠地质下毛石混凝土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根据基槽开挖的宽度和深度进行沙漠区域的基坑开挖,挖至基底后,将基底的软土和碎石清理干净,再在基底上铺设一层碎石层,碎石层的厚度为10

20cm,并通过压实设备将碎石层压实在基底土壤内,碎石层的顶面压实成平面,提高基底的强度,碎石选用花岗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漠地质下毛石混凝土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准备地基施工的混凝土、钢筋和毛石,其中准备的毛石的尺寸为100*100*100mm

200*200*200mm,对毛石表面进行清理,使毛石表面保持洁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漠地质下毛石混凝土地基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通过铁丝将钢筋绑扎成一层钢筋网架,在钢筋网架上均匀绑扎上毛石,毛石的大面一致朝上,小面一致朝下,毛石的中部固定在钢筋网架上,毛石的顶端伸至钢筋网架的上方,毛石的底端伸至钢筋网架的下方,毛石的顶端和底端距离钢筋网架的距离保持一致,误差控制在1

2cm,并且使钢筋网架上相邻的两个毛石的间距保持在10

15cm,并确保毛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少恒杜会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河北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