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环保的便于现场组装房建基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9131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绿色环保的便于现场组装房建基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房建基桩技术领域,包括基桩底板,所述基桩底板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外环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耗能板能够通过连接进在吸能槽内的部分滑动进行冲击吸能耗能,减少桩基附近的冲击向基桩底板顶部的传导,提高整体抗震吸能效果,耗能板在移动时能够通过在抵接板外侧与预应力钢缆接触,能够通过预应力钢缆的吸能形变进一步吸收底部冲击,并且预应力钢缆能够在吸收冲击后通过扭转预应力自动复位,提高在低冲击情况下的冲击应力吸收能力以及自主修复能力,提高基桩施工后顶部房建组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全性和稳定性。全性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色环保的便于现场组装房建基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房建基桩
,尤其涉及一种绿色环保的便于现场组装房建基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桩基础是整个房子的核心基础,起到承载整个房子的重要作用,传统基桩需要通过螺旋钻进行作业,并放入钢筋笼后通过混凝土进行浇筑,承载力不高,现有绿色化装配式建筑,能够通过预制的组件进行房屋的组装建设,效率高且施工污染较低。
[0003]中国专利CN110295667B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房及装配式建筑用房施工方法,属于建筑领域。其包括基础底板;多个用于固定基础底板的第一固定桩,多个第一固定桩分别间隔地安装在基础底板上,并延伸固定在土层中;多个预制墙板,多个预制墙板间隔地固定在基础底板上;多个防倾覆地梁,多个防倾覆地梁安装在基础底板的周侧上;多个用于固定防倾覆地梁的第二固定桩,多个第二固定桩分别间隔地安装在防倾覆地梁上,并延伸固定在土层中,上述方案虽然组装较快,但房体与地面之间仅通过地梁实现连接,在发生地面冲击时传导力会直接传导至房间结构,吸能减震效果不足,影响到使用安全性,因此,存在一定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发生地面冲击时传导力会直接传导至房间结构,吸能减震效果不足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绿色环保的便于现场组装房建基桩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绿色环保的便于现场组装房建基桩结构,包括基桩底板,所述基桩底板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外环架,且相邻的外环架之间可拆卸连接有连接组件,所述基桩底板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内芯柱,所述内芯柱外侧壁四周处均通过吸能组件固定安装有外芯柱,且外芯柱嵌设在外环架内腔一侧,多个吸能组件之间穿设连接有多个预应力钢缆,所述预应力钢缆顶端固定安装在基桩底板顶部,且位于底部的内芯柱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且预应力钢缆底端设有于安装座底部。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8]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支撑座,所述外环架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出部,所述支撑座套设在相邻的两个外环架凸出部外侧,所述外环架凸出部一侧两端均开设有卡槽,所述支撑座两侧均开设有与卡槽相对应的通槽,且通槽和卡槽之间插置连接有限位支撑座和外环架相对移动的卡块。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0]所述支撑座两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插置座,且插置座位于通槽一侧,所述插置座内腔嵌设有滑套,且滑套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所述第二滑杆一端与卡块一侧固定连
接,所述第二滑杆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三角板,所述支撑座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两侧均嵌设有滑套,且滑套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且挤压板一侧两端与三角板的对应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挤压球,且挤压球与三角板倾斜面一侧相贴合,用于通过第一滑杆的移动控制卡块的卡接行程。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第一滑杆外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两端的分别与挤压板和第一滑杆末端一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外侧壁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卡块和三角板一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4]所述吸能组件包括卡座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固定连接在外芯柱内腔一侧,所述卡座固定连接在内芯柱外壁一侧,所述卡座和连接座顶部两端均贯穿开设有穿设槽,且穿设槽横截面形状为T形,且穿设槽内腔宽度较大的一侧靠近开口内侧,所述卡座一侧穿设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抵接板,所述连接座穿设槽内滑动连接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耗能板,所述耗能板横截面形状为梯形,且耗能板套设在抵接板外部,且多个预应力钢缆分别穿设于耗能板两侧和抵接板之间,所述抵接板一侧开设有多个吸能槽,且两侧耗能板相对面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与吸能槽数量对应的连接筋,所述连接筋滑动连接在吸能槽内。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6]所述吸能槽内腔滑动连接有连接柱,且相邻的连接柱之间固定连接有套箍,且两侧套箍与位于中部的预应力钢缆外侧相套设。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8]所述预应力钢缆两端均设有限位螺帽,且相邻一端的多个限位螺母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块,且两侧连接块分别固定连接在安装座和基桩底板一侧对应位置。
[00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0]所述外环架相对于两侧突出部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阶装连接部,且纵向相邻的两个外环架阶装连接部之间通过螺栓限位螺栓。
[00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2]所述内芯柱和外芯柱横截面形状均为矩形。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4]一种绿色环保的便于现场组装房建基桩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5]S1、确定施工范围,测量放线,首段开挖土石方,护壁加固施工,测量桩端,确定基桩施工孔中心位置和桩径后,试样施压确定桩端土样;
[0026]S2、计算预制适应尺寸的外环架、内芯柱、外芯柱以及连接组件,分批次运输至施工场地;
[0027]S3、端扩挖成型,垫层封底,将外环架通过连接组件依次装配,并且测量判断桩身误差后,通过连接组件进行校准调整,依次置入安装座、内芯柱和外芯柱,在外芯柱与外环架之间绑接钢筋筒,绑接完成后,投入扩孔后的桩孔内,质量检测完成后,浇桩身砼,测量验收完成施工。
[002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9]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计的吸能组件,外环架配合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在吸收大部分
冲击后传导至外芯柱和吸能组件之间后,外芯柱吸能溃缩能够带动连接座在吸能后通过耗能板传导至连接筋内,并且耗能板能够通过连接进在吸能槽内的部分滑动进行冲击吸能耗能,减少桩基附近的冲击向基桩底板顶部的传导,提高整体抗震吸能效果,耗能板在移动时能够通过在抵接板外侧与预应力钢缆接触,能够通过预应力钢缆的吸能形变进一步吸收底部冲击,并且预应力钢缆能够在吸收冲击后通过扭转预应力自动复位,提高在低冲击情况下的冲击应力吸收能力以及自主修复能力,提高基桩施工后顶部房建组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0030]2、本专利技术中,当需要对基桩进行组装时,通过预制化的外环架和连接组件运输至施工区域,在拉动第一滑杆移动,第一滑杆与三角板倾斜面分离后,三角板能够通过第二弹簧拉力复位移出支撑座一侧通槽,此时能够将支撑座与外环架两侧突出部充分校准,并且在校准完成后,松开第一滑杆,第一弹簧能够利用自身拉力带动后侧挤压板挤压三角板,三角板能够后被挤压板后侧挤压后带动卡块卡入卡槽内,能够实现支撑座和两侧相邻外环架之间的快速限位,实现对基桩外部位置的快速拼接处理;
[0031]3、本专利技术中,在多个外环架组成环绕结构后,能够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色环保的便于现场组装房建基桩结构,包括基桩底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桩底板(3)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环(7),所述连接环(7)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外环架(1),且相邻的外环架(1)之间可拆卸连接有连接组件(2),所述基桩底板(3)底部固定安装有多个内芯柱(4),所述内芯柱(4)外侧壁四周处均通过吸能组件(5)固定安装有外芯柱(8),且外芯柱(8)嵌设在外环架(1)内腔一侧,多个吸能组件(5)之间穿设连接有多个预应力钢缆(9),所述预应力钢缆(9)顶端固定安装在基桩底板(3)顶部,且位于底部的内芯柱(4)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1),且预应力钢缆(9)底端设有于安装座(11)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的便于现场组装房建基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支撑座(205),所述外环架(1)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凸出部,所述支撑座(205)套设在相邻的两个外环架(1)凸出部外侧,所述外环架(1)凸出部一侧两端均开设有卡槽,所述支撑座(205)两侧均开设有与卡槽相对应的通槽,且通槽和卡槽之间插置连接有限位支撑座(205)和外环架(1)相对移动的卡块(20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的便于现场组装房建基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205)两侧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插置座(206),且插置座(206)位于通槽一侧,所述插置座(206)内腔嵌设有滑套,且滑套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滑杆(207),所述第二滑杆(207)一端与卡块(209)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207)另一端固定连接有三角板(208),所述支撑座(205)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01),所述连接板(201)两侧均嵌设有滑套,且滑套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杆(204),所述第一滑杆(204)一端固定连接有挤压板(202),且挤压板(202)一侧两端与三角板(208)的对应位置均固定连接有挤压球,且挤压球与三角板(208)倾斜面一侧相贴合,用于通过第一滑杆(204)的移动控制卡块(209)的卡接行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的便于现场组装房建基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杆(204)外侧壁套设有第一弹簧(203),所述第一弹簧(203)两端的分别与挤压板(202)和第一滑杆(204)末端一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杆(207)外侧壁套设有第二弹簧(210),所述第二弹簧(210)两端分别与卡块(209)和三角板(208)一侧对应位置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色环保的便于现场组装房建基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组件(5)包括卡座(505)和连接座(501),所述连接座(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虞克伊吴志密姜才陈素林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瓯海展新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