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元件的散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9013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箱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气元件的散热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气元件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机箱和至少两个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水冷散热部件,相邻的两个水冷散热部件之间设置有一个散热机箱,其中,电气元件贴附在散热机箱的内底面,散热机箱的外底面与其下方对应的水冷散热部件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散热机箱的顶部设置有风冷散热部件,散热机箱的顶部与其上方对应的水冷散热部件之间设置有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采用风冷散热和水冷散热协同散热的方式,实现了电气元件的高效散热,并且能够将水和电的完全分离,从而可避免水冷漏水所引起的电路短路风险,提高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能。高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能。高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气元件的散热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机箱散热
,尤其涉及一种电气元件的散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气行业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功率小巧化的电气驱动机箱越来越成为主流趋势,在整体尺寸的限制下,对机箱的散热技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通常,驱动机箱散热方式有风冷散热、水冷散热和绝缘液体浸没散热等。其中风冷散热最为常见,一般机器的电气驱动机箱都采用风冷散热的方案;水冷散热的散热性能较好,一般是为发热量大的专用设备单独设计的水冷散热模块;绝缘液体浸没散热一般用于发热量巨大或者对设备温度稳定精度有特殊要求的环境。
[0003]其中,风冷散热使用普遍,但同时也有自身的局限。例如,中国专利CN102548274A公开了一种电控制箱,其通过进风口、出风口构成的第一散热风道以对电器控制箱内部的电器元件表面进行散热。但是,这种结构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风冷散热也不能很好的发挥驱动器的全部性能;而且高速旋转的涡轮风扇会造成很大的噪声。
[0004]水冷散热的散热性能较好,但是一般都是为专用设备设计的水冷模块。例如中国专利CN203554335U公开了一种双电机驱动器,其通过将两组驱动器组件的功率元件分别设置在水冷散热器的上、下表面,以提高驱动器的功率密度,这种设计是这种驱动器的专有设计,普适性不强,并且水路和电路都集中在一起,一旦接口漏水容易造成设备短路。目前水冷散热结构一般都采用这种设计,水路和电路不能很好的区分开来,故存在安全隐患。
[0005]绝缘液体浸没散热是目前最高效的散热方式。例如,中国专利CN103298312B公开了一种两相浸没散热装置、通信设备及其制造方法。但是,该散热方式的安装使用繁琐,对绝缘介质的要求高,绝缘介质中一旦掺杂会有短路的风险,并且使用成本远远高于其他散热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气元件的散热装置,用于至少解决上述一个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的电气元件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机箱和至少两个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水冷散热部件,
[0008]相邻的两个所述水冷散热部件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散热机箱,
[0009]其中,电气元件贴附在所述散热机箱的内底面,所述散热机箱的外底面与其下方对应的所述水冷散热部件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所述散热机箱的顶部设置有风冷散热部件,所述散热机箱的顶部与其上方对应的所述水冷散热部件之间设置有间隙。
[00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风冷散热部件包括: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设置在所述散热机箱的顶部,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的旋转排风方向相反。
[00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水冷散热部件为水冷板。
[00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机箱的底部设置有导热底板,所述电气元件贴附所述导热底板的上表面,所述导热底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水冷散热部件的上表面紧密贴合。
[00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热底板的第一侧设置有拖轮。
[00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热底板的与其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设置有把手。
[00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热底板下方对应的所述水冷散热部件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拖轮的凹槽。
[00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机柜,至少两个所述水冷散热部件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机柜的内部,并且水冷散热部件均固定在所述机柜的内壁上。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8](1)本技术中,采用风冷散热和水冷散热协同散热的方式,实现了电气元件的高效散热,并且与仅采用风冷散热的方式相比,可大大降低装置的噪声。其中,散热机箱的外底面与第一水冷散热部件的上表面紧密贴合,以确保水冷散热能够被高效利用,散热机箱顶部的风冷散热部件使散热机箱外部的流动空气经过其上方相邻的水冷散热部件的下表面制冷后,再进入散热机箱的内部,进一步地提高散热效果和散热效率,并且为散热模块的堆叠提供了可靠条件。
[0019](2)本技术中,第一水冷散热部件与散热机箱独立设置,从而实现了水和电的完全分离,从而避免了水冷漏水所引起的电路短路风险,提高了电气设备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20]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0021]图1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散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图1中第一风扇与第二风扇之间的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电气元件、导热底板和第一水冷散热部件之间的箭头表示热量传递方向;
[0023]图2是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图2中为显示散热机箱与第一水冷散热部件的位置关系,故将两者分隔开,实际使用时,散热机箱的外底面与第一水冷散热部件的上表面紧密贴合。
[0025]附图标记:
[0026]1、散热机箱;2、第一水冷散热部件;3、第二水冷散热部件;
[0027]4、第一风扇;5、第二风扇;6、拖轮;7、把手;
[0028]8、机柜;9、电气元件;
[0029]11、导热底板;91、功率元器件;92、驱动器控制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实施例中提到的“上方”、“下方”等描述是按照通常的意义而定义的,比如,参考重力的方向定义,重力的方向是下方,相反的方向是上方,类似地在上方的是顶部,在下方的是底部,也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也当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31]如图1

2中所示,本技术的电气元件的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机箱1和至少两个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水冷散热部件。相邻的两个水冷散热部件之间设置有一个散热机箱1,其中,电气元件9贴附在散热机箱1的内底面,散热机箱1的外底面与其下方对应的水冷散热部件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散热机箱1的顶部设置有风冷散热部件,散热机箱1的顶部与其上方对应的水冷散热部件之间设置有间隙。具体地,水冷散热部件可以是水冷板。
[0032]本技术中,采用风冷散热和水冷散热协同散热的方式,实现了电气元件9的高效散热,并且与仅采用风冷散热的方式相比,可大大降低装置的噪声。
[0033]其中,散热机箱1的外底面与其下方对应的水冷散热部件的上表面紧密贴合,以确保水冷散热能够被高效利用,散热机箱1顶部的风冷散热部件使散热机箱1外部的流动空气经过其上方相邻的水冷散热部件的下表面制冷后,再进入散热机箱的内部,进一步地提高散热效果和散热效率,并且为散热模块的堆叠提供了可靠条件。
[0034]需要说明地,相邻的两个水冷散热部件与两者之间的散热机箱1构成一个散热模块,散热装置中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至少两个)上述的散热模块。其中,多个散热模块的紧密堆叠,使散热装置的设计更加紧凑,更加节约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元件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机箱和至少两个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的水冷散热部件,相邻的两个所述水冷散热部件之间设置有一个所述散热机箱,其中,电气元件贴附在所述散热机箱的内底面,所述散热机箱的外底面与其下方对应的所述水冷散热部件的上表面紧密贴合,所述散热机箱的顶部设置有风冷散热部件,所述散热机箱的顶部与其上方对应的所述水冷散热部件之间设置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散热部件包括: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均设置在所述散热机箱的顶部,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二风扇的旋转排风方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散热部件为水冷板。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忠园梁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华卓精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