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口腔与颌面部的激光理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8878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口腔与颌面部的激光理疗仪,该激光理疗仪由主机盒和照射器所组成,主机盒上设有模式控制按钮与工作指示灯及充电指示灯,照射器上设有激光板,其弧形板分为上下两部分,内侧都设有激光二极管阵列,并以透明罩覆盖,主机盒里设有锂电池及无线充电电路,本装置可发射低能量红色激光和近红外激光并做面积照射,使用与牙弓配合的弧形照射器可入口照射口腔内的组织,由此可借助于此种激光的生物学效应,使正畸治疗中的牙齿移动加速,也可促进种植后、牙周病治疗后的组织愈合,当使用扣带组件和柔性照射器时,则可从外部对经根尖手术、颌骨损伤处置、肿瘤切除等外科手术后部位的组织进行照射,还可用于颞下颌关节疾病的治疗。颌关节疾病的治疗。颌关节疾病的治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口腔与颌面部的激光理疗仪


[0001]本技术激光医学、口腔医学和颌面外科学
,具体为一种用于口腔与颌面部的激光理疗仪。

技术介绍

[0002]1931年德国科学家奥托
·
沃伯格因发现生物细胞氧化和酶催化作用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这其中,他还发现了某些频率的光照能激发和加速细胞内部活动,这些发现也成为现代医学里光生物调节疗法的基础。
[0003]匈牙利科学家于1967年发现了低功率红外激光的生物学效应,他的老鼠试验表明受这种激光照射后的组织能快速生长,他于同年公布了他的研究成果,即关于“低能量激光的生物刺激作用”的研究论文,他随即将此项发现用于临床医学研究,并于1971年将低能量激光用于治疗不愈合皮肤溃疡症患者,由此而创立的低能量激光治疗方法已为世人所熟知。
[0004]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处于红光和近红外光波段的光线,波长在600~950纳米间,最易穿透人的皮肤,这个波段的激光可射入人体软组织达数厘米深度,射入深度与波长和功率等因素有关,波长在600~700纳米间时,可穿透皮肤深入数毫米、最深达1厘米或更深,而波长在780

950纳米间时,可深入软组织达数厘米范围,当软组织受到此激光的照射后,光能会被组织吸收,主要作用于细胞内的线粒体,而线粒体是细胞内掌管能量的功能部件,在此激光作用下,细胞产生能量的能力提高、促进了新陈代谢、改善了细胞的整体效能,所以,其生物效应表现在活化细胞功能、增强人的免疫力、促进受伤组织的愈合、生长和恢复,因而也能促进和加速组织的改建,这就是此种激光的“光生物效应”,作为对比,被人们所熟知的、发生在植物身上的“光合作用”就是另一种光生物效应。
[0005]低能量激光,缩写为LLL,用于治疗目的的这类激光装置,其激光功率在5mW~500mW间,作用于组织时,它不产生热、只产生上述生物效应,因而也被称为冷激光或软激光,则以此作为治疗手段时,就是“低能量激光治疗方法”,即LLLT,也被称为“光生物调节疗法”,而目前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已证明运用LLLT方法进行治疗或辅助治疗,对于缓解疼痛、消肿、消炎、促进伤口愈合、促进组织改建都有效,实际使用中的这类激光装置,可作为牙龈软组织激光手术刀使用、同时也兼具LLLT理疗功能。
[0006]目前LLLT可应用于口腔与颌面外科医学领域的很多方面,例如:正畸治疗中的牙齿移动、口腔种植中的骨结合、拔牙后疼痛缓解、口腔手术后促进伤口愈合、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等等。
[0007]正畸就是矫正牙齿、解除患者的错牙合畸形,它利用了颌骨的可塑性,借助于矫治工具和装置,对错牙合与畸形排列的牙齿施加外力,以使牙齿移动、颌骨重建,最终达到牙齿排列整齐、面部协调美观的目的,但是这种牙齿的正畸治疗过程旷日持久,一般需要2~3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因此,人们一直都在寻找使之加速的办法。
[0008]实际使用中的LLLT激光医疗装置,目前仍以一体式手持型(类似直手电筒或弯头
手电筒)和分体式带笔形发射器的形式为主,前者照射面积较大、后者照射面积较小,这类激光理疗仪所使用的半导体激光发生器即激光二极管多为经典款式,就构成单束激光即使用单个激光二极管,或是多束激光即使用多个激光二极管、使用数十颗这样的二极管,因而在单束激光的情况下,如要对一处面积进行照射,就必须要做出扫描动作来,而这类经典激光二极管通常体积较大、不易做成表面贴装形式的元件,当然也有少数品种,最为典型的封装形式是TO

CAN封装,这是一种数毫米直径的金属杯形封装、带有几条引出电极,杯底开圆孔作为激光发射窗,驱动电压从几伏特到20伏特,发射功率从十几毫瓦到数瓦之间,因此,很多型号都不适合用于面积照射的LLLT医疗用途。
[0009]在上世纪1977年,日本科学家首次提出了VCSEL半导体激光发生器设想,意为“垂直谐振腔表面发射激光”,以此种技术制成的激光二极管可实现微小体积、低电压驱动、更加稳定的激光发射,因此可方便地制成微小的表面贴装元件,也可以做成含有很多激光二极管的集成电路,这给LLLT医用目的、面积照射型激光医疗技术开辟了新天地,自2000年后,市场上出现了VCSEL激光二极管品种,2010年后供应商和产品品种不断增加。
[0010]上述实际使用中的LLLT激光理疗产品形式,虽具有通用性特点,即可用于人体的不同部位,但用于医疗、包括正畸加速时,都需要患者去医院或诊所就诊、由医护操作照射,而电磁辅助刺激仪是目前少见的例外之一:它是专业的LLLT正畸加速理疗仪,可由患者居家使用,它只能用于正畸加速而不能用于其他治疗或辅助治疗目的,所有这些LLLT激光理疗装置的激光规格、就是激光的波长等技术参数,以及激光照射点大小或照射面积一般都是固定的、不能选择或调整,或仅具有非常有限的调整功能,这在很多需要激光照射治疗的场合中不具有灵活性或者适用性较弱,难以切合很多相关或相近的具体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口腔与颌面部的激光理疗仪,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技术提出的:现有的激光理疗仪在很多需要激光照射治疗的场合中不具有灵活性或者适用性较弱,难以切合很多相关或相近的具体需要。
[001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口腔与颌面部的激光理疗仪,包括:主机盒、照射器,所述主机盒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照射器的拆卸按钮,所述主机盒顶面上设有一组工作指示灯和模式控制按钮,所述主机盒后侧面上还设有充电指示灯;
[0013]所述照射器由激光板和接插柄构成,所述主机盒的壳体部分由下半盒和上半盒组成,所述下半盒和上半盒通过第一螺丝固定连接,所述下半盒和上半盒扣合连接后形成矩形插孔,所述激光板的弧形板被两边的边槽和齿板分成上下两部分,所述弧形板的上下两部分上分别套有上透明罩和下透明罩,所述上透明罩和下透明罩内的弧形板内侧设有上下两块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上柔性电路板和第一下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上柔性电路板和第一下柔性电路板上分布有激光二极管阵列,所述第一上柔性电路板和第一下柔性电路板通过树脂胶封闭固定在弧形板内侧表面上,所述接插柄的前部与激光板的接柄固定连接,所述接插柄插接于矩形插孔中,所述接插柄左右对称的两处止动面与主机盒内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卡接。
[0014]优选的,所述下半盒为一方形壳体,所述下半盒内部空腔对称设有第一支板、第一
导轨槽、第一角支柱、第一半圆孔、底面孔、方支柱、圆支柱,所述第一支板位于下半盒内部靠近中间的位置,所述第一支板一端与下半盒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轨槽设于第一支板的上边、且纵向贯穿下半盒侧壁及第一端面,4个所述第一角支柱对称分布于下半盒内腔四角,两个所述第一半圆孔对称分布于与第一导轨槽垂直的下半盒两个侧面上;
[0015]所述上半盒为方形壳体,所述上半盒外形尺寸与体积与下半盒相同,所述上半盒内部空腔设有第二支板、第二导轨槽、第二角支柱、第二半圆孔,所述第二支板、第二导轨槽、第二角支柱、第二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口腔与颌面部的激光理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机盒(1)、照射器(2),所述主机盒(1)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照射器(2)的拆卸按钮(3),所述主机盒(1)顶面上设有一组工作指示灯(5)和模式控制按钮(6),所述主机盒(1)后侧面上还设有充电指示灯(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口腔与颌面部的激光理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照射器(2)由激光板(2a)和接插柄(2b)构成,所述主机盒(1)的壳体部分由下半盒(4)和上半盒(7)组成,所述下半盒(4)和上半盒(7)通过第一螺丝(13)固定连接,所述下半盒(4)和上半盒(7)扣合连接后形成矩形插孔(1a),所述激光板(2a)的弧形板(2a2)被两边的边槽(2a4)和齿板(2a6)分成上下两部分,所述弧形板(2a2)的上下两部分上分别套有上透明罩(8)和下透明罩(10),所述上透明罩(8)和下透明罩(10)内的弧形板(2a2)内侧设有上下两块电路板,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上柔性电路板(9)和第一下柔性电路板(11),所述第一上柔性电路板(9)和第一下柔性电路板(11)上分布有激光二极管阵列,所述第一上柔性电路板(9)和第一下柔性电路板(11)通过树脂胶封闭固定在弧形板(2a2)内侧表面上,所述接插柄(2b)的前部(2b4)与激光板(2a)的接柄(2a1)固定连接,所述接插柄(2b)插接于矩形插孔(1a)中,所述接插柄(2b)左右对称的两处止动面(2b5)与主机盒(1)内的第一端面(4c)和第二端面(7c)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口腔与颌面部的激光理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盒(4)为一方形壳体,所述下半盒(4)内部空腔对称设有第一支板(4a)、第一导轨槽(4b)、第一角支柱(4d)、第一半圆孔(4e)、底面孔(4f)、方支柱(4g)、圆支柱(4h),所述第一支板(4a)位于下半盒(4)内部靠近中间的位置,所述第一支板(4a)一端与下半盒(4)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轨槽(4b)设于第一支板(4a)的上边、且纵向贯穿下半盒(4)侧壁及第一端面(4c),4个所述第一角支柱(4d)对称分布于下半盒(4)内腔四角,两个所述第一半圆孔(4e)对称分布于与第一导轨槽(4b)垂直的下半盒(4)两个侧面上;所述上半盒(7)为方形壳体,所述上半盒(7)外形尺寸与体积与下半盒(4)相同,所述上半盒(7)内部空腔设有第二支板(7a)、第二导轨槽(7b)、第二角支柱(7d)、第二半圆孔(7e),所述第二支板(7a)、第二导轨槽(7b)、第二角支柱(7d)、第二半圆孔(7e)与所述第一支板(4a)、第一导轨槽(4b)、第一角支柱(4d)、第一半圆孔(4e)一一对应,所述上半盒(7)空腔内设有对称分布的4个圆柱(7f),所述上半盒(7)顶面上设有1个按钮孔(7g)和3个工作指示灯孔(7k),所述上半盒(7)后侧面上设有充电指示灯孔(7h),所述上半盒(7)与下半盒(4)通过4颗长螺栓(19)螺纹连接,所述主机盒(1)内部的第一导轨槽(4b)与第二导轨槽(7b)之间形成长方形截面孔状导轨,所述主机盒(1)表面上的矩形插孔(1a)。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口腔与颌面部的激光理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半盒(4)内从上到下依次安放有下电路板(15)、锂电池(16)、以及受能器(17),受能器(17)被两颗第三螺丝(18)固定连接于下半盒(4)的底面上,两颗所述第三螺丝(18)经由底面孔(4f)从下半盒(4)外部穿入,锂电池(16)粘接于受能器(17)的屏蔽盒(17a)上,所述下电路板(15)通过4颗第二螺丝(14)固定连接于方支柱(4g)和圆支柱(4h)上;所述上半盒(7)内从上到下依次安放有模式控制按钮(6)和上电路板(21),所述上电路板(21)通过4颗第四螺丝(20)固定连接于上半盒(7)内腔的4个圆柱(7f)上,模式控制按钮(6)的小圆柱部分插接于按钮孔(7g),且所述模式控制按钮(6)高于上半盒(7)顶面,所述模
式控制按钮(6)的大圆柱部分的直径则大于按钮孔(7g)直径,所述模式控制按钮(6)的大圆柱部分位于上半盒(7)内端与按钮开关(21b)接触,上电路板(21)与下电路板(15)通过第一电缆(15g)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缆(15g)两端均带有插头,所述第一电缆(15g)两端分别插入到上电路板(21)上的第四连接器(21c)、和下电路板(15)上的第一连接器(15d)里中。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口腔与颌面部的激光理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板(2a)的连接柄(2a1)和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凯郑君仪杨欢刘婧雯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