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相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厌氧反应器
,尤其涉及一种双相内循环厌氧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在工业上一些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是必要的处理工艺,其中厌氧微生物处理作为主要的处理方法,除了能耗低的优点,还能产生可燃烧的沼气,随着科技的发展,应用厌氧微生物处理技术的设备逐渐映入人们的眼帘,其中内循环厌氧反应器被认为是目前综合能力最好的一种工业废水处理设备,内循环厌氧反应器的工作原理:不使用外界动力,利用沼气产生的能量推动反应器内的流体进行流动,以实现内循环的效果。
[0003]目前的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存在以下问题:一、第二集气管出口在第一集气管出口下方或者与其平行,造成冲击力低的情况;二、混合区未对进入的污水与回流管返回的泥水进行分散混合处理,造成混合区混合效果不佳;三、进入反应器的污水可生化低,会导致沼气的生成量降低,从而影响回流管的流量,无法保证底部污泥完全处于流化状态,影响固液传质效率;四、气液分离区中的污泥形成堆积,或上升沼气所携带泥水的含泥量高,均会造成回流管堵塞,影响混合液的回流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相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包括有反应器本体(1),反应器本体(1)内部由下至上分为混合区(101)、第一厌氧区(102)、第二厌氧区(103)、沉淀区(104)和气液分离区(105)五个区域,且反应器本体(1)上设置有排气口(106),反应器本体(1)设置有进水管(2),反应器本体(1)内由下至上依次设置有第一三相分离器(3),第二三相分离器(4),排水管(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隔离盘(6),隔离盘(6)固接在反应器本体(1)内,第一三相分离器(3)和隔离盘(6)之间设置有用于收集初次分离沼气的第一集气管(7),反应器本体(1)上设置有用于收集二次分离沼气的第二集气管(8),第二集气管(8)的一端与第二三相分离器(4)连接,第二集气管(8)的另一端与气液分离区(105)连通,气液分离区(105)内第二集气管(8)的出口位于第一集气管(7)的上方,反应器本体(1)内设置有用于污泥分散处理的污泥罩(9),污泥罩(9)上固接有将混合区(101)与气液分离区(105)连通的回流管(10),回流管(10)用于气液分离区(105)内泥水的回流,混合区(101)内设置有辅助颗粒污泥和废水接触的混合组件(11),混合组件(11)上设置有调节组件(12),调节组件(12)和混合组件(11)配合用于低沼气生成的混合区(101)混合程度的增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相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隔离盘(6)远离污泥罩(9)的一侧设置为凹球面,辅助气液分离区(105)内泥水的回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相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混合组件(11)包括有第一布水器(1101),第一布水器(1101)固接在反应器本体(1)内并与进水管(2)连通,第一布水器(1101)内周向设置有与周向平面倾斜的通孔,第一布水器(1101)上设置有连接管(1102),连接管(1102)固接有与第一布水器(1101)安装方向相反的第二布水器(1103),第二布水器(1103)的结构设置为上下串联,且第二布水器(1103)内通孔的倾斜角度与第一布水器(1101)内通孔的倾斜角度相反,连接管(1102)内设置有调节组件(12),调节组件(12)将连接管(1102)隔断,第一布水器(1101)和第二布水器(1103)配合,用于混合区(101)内污泥颗粒与污水混合程度的增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相内循环厌氧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调节组件(12)包括有固定环(1201),固定环(1201)设置在连接管(1102)内,固定环(1201)设置有第一弹簧(1202),连接管(1102)内滑动设置有滑动件(1203),滑动件(1203)与第一弹簧(1202)连接,滑动件(1203)贯穿固定环(1201)且与其存有间隙,第二布水器(1103)内滑动设置有阻挡环(12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飞龙,
申请(专利权)人:三强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