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弥散夹杂体高填充装量下夹杂体位置确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8330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随机弥散夹杂体高填充装量下夹杂体位置确定方法,主要步骤如下:1、建立复合材料和内部弥散区域的容器;2、根据填充数量和分布要求确定虚拟夹杂体的体积份额和尺寸类型;3、生成虚拟夹杂体并统计个数;4、按原尺寸夹杂体计算体积份额;5、判断是否满足指定体积份额,否,则调整生成夹杂体各尺寸分布的体积份额;6、继承夹杂体生成要求,搜索并储存夹杂体的位置;7、遍历所有夹杂体计算距离得到最小值,判断最小距离和参考距离大小,超过即跳出,否则,在指定尺寸分布要求下重新生成直到满足要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填充方法借助离散元素法的优势,以虚拟夹杂体的填充来表现实际夹杂体填充的随机性,为实现高填充装量模拟提供便利。利。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随机弥散夹杂体高填充装量下夹杂体位置确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模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随机弥散夹杂体高填充装量下夹杂体位置确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机弥散夹杂体的复合材料广泛存在于工程领域中,这种复合材料的物质属性与夹杂体的性质及分布情况紧密相关。因此,提高夹杂体填充的体积份额并确定夹杂体的位置是进一步进行材料分析和优化设计的前提和基础。
[0003]材料性能分析的专业软件和几何建模软件在生成随机弥散夹杂体复合材料的几何模型时,由于人为指定了夹杂体空间位置的分布特征,通常存在弥散区域的空间利用率低、夹杂体填充效率不高等问题。此外,这类软件需要开发复杂算法来满足等尺寸夹杂体的填充要求,造成材料性能分析模拟的前处理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而离散元素法和粒子法都具有物质组成离散性质的特点,即是将连续物质用一定数量的离散颗粒组成,生成的颗粒系统经平衡后,颗粒之间相互接触不发生重叠,而且与离散元素法和粒子法相关的软件具备优越的工作效率和可用性,这种离散性质为构建随机弥散夹杂体复合材料几何模型具有显著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解决随机弥散夹杂体复合材料几何模型的构建效率问题和夹杂体指定体积份额的填充问题,提出一种随机弥散夹杂体高填充装量下夹杂体位置确定方法,该方法可输出虚拟夹杂体质心的空间位置文件,用于材料性能分析软件或建模软件的建模,大大降低对随机弥散夹杂体直接建模的难度,有效减少计算成本。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施:
[0006]随机弥散夹杂体高填充装量下夹杂体位置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0007]步骤如下:
[0008]步骤1:确定随机弥散夹杂体的复合材料几何参数、夹杂体的几何参数,确定夹杂体在复合材料内部随机弥散的主要区域和该区域的几何参数,该区域作为夹杂体在复合材料内填充的限制区域;
[0009]步骤2:在离散元素法软件中根据复合材料几何参数构建复合材料的实际几何形状,将几何形状转变为墙体,根据弥散区域几何参数构建弥散区域的几何形状,将该区域作为夹杂体填充的容器,并把几何形状转变为墙体;
[0010]步骤3:判断夹杂体是否需要构建模板,如果夹杂体为球形颗粒,则无需构建颗粒模板,直接用球形颗粒作为填充颗粒,若夹杂体为非球形颗粒,则需要先行构建夹杂体的球形颗粒填充模板作为后续的填充颗粒,不规则夹杂体需要先按其几何参数建立几何形状,在该几何形状中进行球形颗粒填充达到不规则几何形状的要求;
[0011]步骤4:判断夹杂体生成数量的要求,若夹杂体需要生成的数量接近最大填充数量
的理论值,则夹杂体填充需要考虑与原尺寸等大小的夹杂体以实现空间利用率的最大化,若夹杂体需要生成的数量明显小于最大填充数量的理论值,则不必考虑与原尺寸等大小的夹杂体;
[0012]步骤5:根据步骤4的判断,当需要考虑与原尺寸等大小的夹杂体时,规定虚拟夹杂体尺寸包括原尺寸和原尺寸增加预设厚度后的夹杂体,每两个实际原尺寸夹杂体之间的距离为虚拟夹杂体相比原尺寸增加的厚度之和,增加厚度的大小为多种情况,只要能满足填充数量要求即可,如果要求实际弥散的夹杂体不能相互接触,则在弥散区域内生成原尺寸夹杂体的体积份额不小于0且为所有尺寸类型中份额最小,当不需要考虑原尺寸等大小的夹杂体时,虚拟夹杂体全部为原尺寸增加后的的夹杂体,增加厚度的大小在满足填充数量要求下为多种情况,无论虚拟夹杂体的尺寸如何变化,生成所有尺寸类型夹杂体的体积份额总和应等于1。
[0013]步骤6:按步骤5规定虚拟夹杂体尺寸类型及相应体积份额,在弥散区域容器中生成虚拟夹杂体,达到所有虚拟夹杂体受力平衡后删除不属于弥散区域容器内的虚拟夹杂体,再次达到所有虚拟夹杂体受力平衡,作为虚拟夹杂体的初次生成情况;
[0014]步骤7:根据步骤6的初次生成情况统计生成颗粒的个数,判断颗粒个数是否满足指定的体积份额,若满足指定体积份额要求的数量,则跳至步骤8,若不满足指定体积份额要求的数量,则调整步骤6的尺寸分布对应的体积份额,生成虚拟夹杂体并统计虚拟夹杂体数量,达到所有虚拟夹杂体受力平衡后删除不属于弥散区域容器内的虚拟夹杂体,再次达到所有虚拟夹杂体受力平衡,不断进行虚拟夹杂体生成直到满足按原尺寸夹杂体计算的数量要求;
[0015]步骤8:继承步骤7满足虚拟夹杂体生成指定体积份额情况下,各尺寸分布对应的体积份额;
[0016]步骤9:搜索生成的所有夹杂体,储存夹杂体的位置坐标,按顺序遍历所有夹杂体的位置坐标,计算所有夹杂体质心距离并找到最小值;
[0017]步骤10:判断所有虚拟夹杂体质心距离的最小值,当最小值大于指定的参考距离,则跳至步骤11,当最小值不大于指定的参考距离时,需要在步骤8继承的体积份额下进行虚拟夹杂体的生成和步骤9的最小距离判断过程,直到统计的最小距离超过指定的参考距离;
[0018]步骤11:指定最终虚拟夹杂体的生成状态名称并保存;
[0019]步骤12:离散元素法软件中调用已命名的状态名称文件,指定输出的文件名称及文件类型,输出该状态名称文件下虚拟夹杂体的位置信息。
[0020]优选的,所述的离散元素法软件为PFC、Yade、EDEM、GDEM或MatDEM。
[0021]本专利技术通过离散元素法和粒子法软件,实现了在复合材料弥散区域内生成满足夹杂体的数量和分布要求,大大提高了复合材料性能分析模拟的前处理效率,为弥散夹杂体的复合材料设计和优化提供有效的便利和支持。
[0022]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具备如下优点:
[0023]1.针对夹杂体弥散的随机性,将实际夹杂体考虑相互距离后转化为虚拟夹杂体,省去对弥散区域空间利用的布置问题。
[0024]2.该方法能在弥散区域内填充较高体积份额的夹杂相。
[0025]3.该方法能够获得弥散夹杂相的位置特征并输出相应属性。
[0026]4.该方法适用性强、计算效率高。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随机弥散夹杂体的高效填充方法的流程图。
[0028]图2是原尺寸夹杂体和虚拟夹杂体相互接触的示意图(虚线为增加的厚度)。
[0029]图3是体积份额达60%的虚拟球形颗粒填充于圆柱体的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图1为随机弥散夹杂体高填充装量下夹杂体位置确定方法所包含的流程。本专利技术一种随机弥散夹杂体高填充装量下夹杂体位置确定方法,步骤如下:
[0032]步骤1:确定随机弥散夹杂体的复合材料几何参数、夹杂体的几何参数,确定夹杂体在复合材料内部随机弥散的主要区域和该区域的几何参数,该区域作为夹杂体在复合材料内填充的限制区域;
[0033]步骤2:在离散元素法软件中根据复合材料几何参数构建复合材料的实际几何形状,将几何形状转变为墙体,根据弥散区域几何参数构建弥散区域的几何形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随机弥散夹杂体高填充装量下夹杂体位置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步骤1:确定随机弥散夹杂体的复合材料几何参数、夹杂体的几何参数,确定夹杂体在复合材料内部随机弥散的主要区域和该区域的几何参数,该区域作为夹杂体在复合材料内填充的限制区域;步骤2:在离散元素法软件中根据复合材料几何参数构建复合材料的实际几何形状,将几何形状转变为墙体,根据弥散区域几何参数构建弥散区域的几何形状,将该区域作为夹杂体填充的容器,并把几何形状转变为墙体;步骤3:判断夹杂体是否需要构建模板,如果夹杂体为球形颗粒,则无需构建颗粒模板,直接用球形颗粒作为填充颗粒,若夹杂体为非球形颗粒,则需要先行构建夹杂体的球形颗粒填充模板作为后续的填充颗粒,不规则夹杂体需要先按其几何参数建立几何形状,在该几何形状中进行球形颗粒填充达到不规则几何形状的要求;步骤4:判断夹杂体生成数量的要求,若夹杂体需要生成的数量接近最大填充数量的理论值,则夹杂体填充需要考虑与原尺寸等大小的夹杂体以实现空间利用率的最大化,若夹杂体需要生成的数量明显小于最大填充数量的理论值,则不必考虑与原尺寸等大小的夹杂体;步骤5:根据步骤4的判断,当需要考虑与原尺寸等大小的夹杂体时,规定虚拟夹杂体尺寸包括原尺寸和原尺寸增加预设厚度后的夹杂体,每两个实际原尺寸夹杂体之间的距离为虚拟夹杂体相比原尺寸增加的厚度之和,增加厚度的大小为多种情况,只要能满足填充数量要求即可,如果要求实际弥散的夹杂体不能相互接触,则在弥散区域内生成原尺寸夹杂体的体积份额不小于0且为所有尺寸类型中份额最小,当不需要考虑原尺寸等大小的夹杂体时,虚拟夹杂体全部为原尺寸增加后的的夹杂体,增加厚度的大小在满足填充数量要求下为多种情况,无论虚拟夹杂体的尺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亚男巫英伟顾晨章静田文喜苏光辉秋穗正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