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义靖专利>正文

髓内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831 阅读:3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髓内钉,它由杆状的钉体和设在该钉体近端和远端的锁定螺钉孔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远端的锁定螺钉孔至该端端头的距离(d)大于3厘米,该远端的端头横截面呈“一”字形扁平状。(*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医学中的骨科手术治疗器械
,尤其是一种在医院治疗骨折的手术中用于安置在骨腔内固定骨头的装置。
技术介绍
在发生骨折时,需要对骨折的骨头进行固定,其中的一种治疗手段就是在骨折的骨头腔内植入用于固定受伤骨头的髓内钉。这种髓内钉是由一种杆状刚性材料制成,有直形的,有弯曲的,其杆的两端设有径向设置的锁定螺钉孔,将髓内钉植入髓腔内,在锁定螺钉孔相应部位的骨头上钻骨孔,然后通过锁定螺钉孔将骨头固定在髓内钉上,其中钉体首先进入骨腔的一端称为远端,后进入骨腔的一端称为近端。髓内钉的远端设有锁定螺钉孔,将髓内钉打入髓腔后,在骨头上钻骨孔,然后通过置入锁定螺钉将髓内钉与骨头锁定。这种手术中在钻骨孔时,两侧骨孔的轴心线必须与锁定螺钉孔的轴心线重合,否则锁定螺钉将无法置入,从而导致操作失败。现有的髓内钉的远端端头与锁定螺钉孔之间的距离都不超过2cm,其端头形状多为比较钝的圆形或者是椭圆性,根据骨端结构,这种髓内钉在植入骨腔时,钉体远端只能在髓腔末端悬空,在钻骨孔时由于钉体或者骨骼的远端部分受力容易晃动旋转,偏离预定位置,使得锁定螺钉孔难于甚至无法与所钻的骨孔重合,导致手术困难,甚至操作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髓内钉,它主要解决的是现有的髓内钉打入骨腔后在骨腔内悬空,使得所钻骨孔与钉体锁定螺钉孔难以重合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远端的锁定螺钉孔至该端端头的距离(d)大于3厘米,该远端的端头横截面呈“一”字形扁平状。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横截面为“一”字形的朝向与所述的锁定螺钉孔的轴线平行。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它通过将髓内钉杆远端端头与锁定螺钉孔的距离增长至大于3厘米,并把髓内钉杆的远端做成横截面呈“一”字形扁平状的结构,让医生在手术的过程中能够把髓内钉的远端端头击入骨骺部,使得髓内钉的远端在钻骨孔以及退钻时不再晃动或旋转,从而容易保证所钻骨孔与钉体锁定螺钉孔的轴线重合,降低了手术难度,确保手术成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附图1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图1、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本技术由杆状的钉体2和设在该钉体近端和远端的锁定螺钉孔1构成,远端的锁定螺钉孔1至该端端头的距离为3厘米,该远端的端头横截面呈“一”字形扁平状。该“一”字形的朝向与钉杆上的锁定螺钉孔的轴线平行。这种结构能够让医生在实施髓内钉植入手术时将髓内钉的远端打入髓腔的干骺端固定,钻骨孔和退钻时可避免髓内钉或骨骼的远端部分因受力而晃动旋转,确保操作过程中所钻的骨孔与锁定螺钉孔重合,使得锁定螺钉能顺畅的从骨孔穿至锁定螺钉孔,实现三点一线不失常的固定。权利要求1.一种髓内钉,它由杆状的钉体和设在该钉体近端和远端的锁定螺钉孔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远端的锁定螺钉孔至该端端头的距离(d)大于3厘米,该远端的端头横截面呈“一”字形扁平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髓内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截面为“一”字形的朝向与所述的锁定螺钉孔的轴线平行。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医学中的骨科手术治疗器械
它的髓内钉杆远端的端头与锁定螺钉孔的距离(d)大于3厘米,该远端的端头横截面呈“一”字形扁平状。本技术用于植入骨头腔内固定受伤骨头时与现有技术相比,它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弊端,降低了手术的难度,确保手术成功。文档编号A61B17/68GK2805702SQ20052020042公开日2006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5日专利技术者杨义靖 申请人:杨义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义靖
申请(专利权)人:杨义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