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胃镜检查中防絮凝祛泡剂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578264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8
一种胃镜检查中防絮凝祛泡剂配方,包括西甲硅油400mg、链霉蛋白酶20000U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胃镜检查中防絮凝祛泡剂配方


[0001]本申请涉及消化科检查领域,具体涉及胃镜检查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胃镜检查已成为诊断早期胃癌及胃癌前病变最直接的诊断手段及标准。由于人体食道、胃腔积聚有大量泡沫、粘液、干扰了内镜下观察效果,降低了黏膜组织病变的形态、范围的特点的观察,可能导致遗漏细微病灶,影响癌前病变及早癌检出。本研究由内镜医生评估胃镜检查过程中胃底、胃体、胃窦的黏膜可视度,并分为 A、B、C、D 四 个等级。(A 级:胃窦、胃体、胃底均无泡沫,视野清晰、胃内无白色絮状物及凝块;B 级: 胃窦或胃体少许泡沫、视野尚清晰、胃内无白色絮状物及凝块;C 级:胃窦、胃体或胃 底散在泡沫,胃内有少量白色絮状物及凝块需胃镜下用西甲硅油乳剂加碳酸氢钠溶液稀释后<50m冲洗;D 级: 胃窦、胃体、胃底多量泡沫,大量白色絮状结块附壁需用西甲硅油乳剂加碳酸氢钠溶液稀释后>50ml充分冲洗才能看清视野。)黏膜可视度达 A、B 级为满意,C、D 级及絮状结块为不满意。
[0003]为了检查结果精准,需要患者在胃镜检查术前服用祛泡剂,西甲硅油乳剂是目前临床常用的祛泡剂,用西甲硅油的目的是去除泡沫,西甲硅油去泡沫的原理是改变胃粘液气泡的表面张力使气泡被分解吸收。据临床大量使用后发现每人200mg /人, 400mg /人, 600mg /人低、中、高剂量西甲硅油乳剂在PH1.0(相当于胃酸PH)酸性浓度下均可发生絮凝。严重影响内镜下食道、胃粘膜可视度。临床近三年使用碳酸氢钠溶解后的链霉蛋白酶可以去除胃内粘膜附着的粘液。链霉蛋白酶是灰色链霉菌产生的蛋白水解酶,其作用原理为切断胃粘液中糖蛋白的肽键,使其粘度降低后溶解提高胃镜检查的清晰度。
[0004]各医院文献报道三种成品药物混合使用的比例为200mg /人, 400mg /人, 600mg /人、800mg /人、1200mg/人的低、中、高剂量西甲硅油乳剂;链霉蛋白酶颗粒20000U/人;碳酸氢钠散1g/人;温水比例30

50ml,勾兑水温度40度左右;我们曾按文献报道的药物比例调制祛泡剂,观察600余例发现53%的患者胃内出现不同程度白色絮状沉淀物絮凝结块附壁且难以冲洗,严重影响内镜下粘膜可视度,可视度评分为C、D级,延长了胃镜检查时间,还可能导致降低胃内微小病灶及癌前病变、早癌的检出率。
[0005]《西甲硅油联合链霉蛋白酶在胃癌目标筛查人群胃镜检查中的应用》(临床合理用药2021年2月14卷第2期中第88

89页,)、《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对无痛胃镜检查效果的影响》(中国内镜杂志网络首发论文2021年5月17日)、《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碳酸氢钠溶液配制后放置不同时间口服对胃镜检查质量的影响》(中国内镜杂志网络首发论文2020年3月30日)文献报道:对于患者而言,在胃镜检查过程中都会有影响检查结果的因素,在采用链霉蛋白酶+西甲硅油+碳酸氢钠混合溶液让患者在胃镜检查术前服用,胃内清洁剂现用现配或者在放置1小时内口服可以明显提高胃镜视野清晰度,提高微小病灶的检出率;但是清洁剂放置时间超过1 小时或者更长时间后口服,胃镜视野清晰度和微小病灶检出率明显降低。这三篇文章仅仅是指出术前服用后可以有效清除气泡、粘液。但专利技术人根据上述文章的
物质量进行配比使用后发现至少有53%的患者在食道及胃中出现白色絮凝结块沉淀附壁现象,严重影响患者胃粘膜可视度。但是在上述文章中均未描述絮凝情况、且图片也未能反应出术前服用按此配比药物后的情况,故这三份文献中的A、B、C、D等级结果评分与本研究结果存在差异;且与西甲硅油乳剂生产厂家对其药品配方改变后在酸性环境下PH1.0时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可形成沉淀物而出现絮凝的异议处理的复议不符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目的:消除胃镜检查中的白色絮状凝块、消除胃腔中泡沫、粘液,同时抑制泡沫在检查前、检查中再次生成。
[0007]技术方案:一种胃镜检查中防絮凝祛泡剂配方,包括西甲硅油400mg、链霉蛋白酶20000U

24000U、弱碱性物质1.6g

2.0g,30℃

35℃水30ml。
[0008]进一步优化:弱碱性物质为碳酸氢钠。
[0009]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木糖醇1.0g

1.3g。
[0010]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木糖醇1.2g或1.2g。
[0011]进一步优化:链霉蛋白酶22000U。
[0012]进一步优化:碳酸氢钠1.7g或1.8g或1.9g。
[0013]进一步优化:水温为32℃

35℃。
[0014]一种胃镜检查中防絮凝祛泡剂配方配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1,将碳酸氢钠散加入温水中,轻度搅拌;碳酸氢钠散与温水体积比0.0533g/ml~0.067g/ml;形成步骤S1的液体。
[0015]S2,在S1的基础上,加入链霉蛋白酶颗粒,碳酸氢钠散水溶液中轻度搅拌均匀直至完全溶解。
[0016]S3,在S2的基础上,加入西甲硅油,充分搅匀混合后,最后加入木糖醇;合成祛泡剂混合液。
[0017]进一步优化:S1,将碳酸氢钠散按1.6g

2.0g加入30℃

35℃的30 ml温水中,轻度搅拌均匀待溶解;S2,在S1的基础上,加入链霉蛋白酶颗粒20000U
ꢀ‑
24000U于碳酸氢钠散水溶液中轻度搅拌均匀直至完全溶解;S3,在S2的基础上,加入西甲硅油400mg,充分搅匀混合后,最后加入木糖醇1.0g

1.3g; 合成祛泡剂混合液。
[0018]有益效果:1、适用于范围更广,所有胃镜检查的患者于术前5-60分钟服用此配方祛泡剂后无1例出现絮凝现象且祛泡及抑泡能力无衰减。而既往技术使用时特别是用于胃内环境偏酸患者,基本上都会导致祛泡剂在胃内大量絮凝。本研究发现碳酸氢钠的配比是决定絮凝是否发生的主要原因,在链酶蛋白酶的说明书中,碳酸氢钠的作用仅仅是助链酶蛋白酶溶解,但本配方中,碳酸氢钠的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调节配方的PH值,我们调制出碱性背景的混合液,可以在面对患者食管及胃内不同酸性环境情况下依然可以完全避免祛泡剂出现絮凝结块现象。
[0019]2、本配方可按三小时内接受检查患者人数对祛泡剂集中配置,区别于现有技术有效节省了配置流程及调制工序所需人力及时间。既往文献报道现有技术祛泡剂搁置超过1
小时,祛泡及抑泡效力减低。本配方临床观察搁置3小时,PH值未发生变化,临床观察胃内祛泡及抑泡效力无显著变化。
[0020]3、本配方不含糖不会影响糖尿病患者,加入木糖醇口感上的甜味避免了因链酶蛋白酶颗粒及碳酸氢钠散带来的涩味。本研究在加入木糖醇后测试0 h、1h、2h、3h配方PH值无变化;观察胃镜检查中祛泡剂在胃内的效果无明显差异;显示木糖醇的使用量适度。区别于现有技术提改善了口感,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胃镜检查中防絮凝祛泡剂配方,其特征在于,包括西甲硅油、链霉蛋白酶、弱碱性物质及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胃镜检查中防絮凝祛泡剂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西甲硅油400mg、链霉蛋白酶20000U

24000U、弱碱性物质1.6g

2.0g、30℃

35℃水30ml。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胃镜检查中防絮凝祛泡剂配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1.0g

1.3g木糖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胃镜检查中防絮凝祛泡剂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糖醇为1.1g或1.2g。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胃镜检查中防絮凝祛泡剂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霉蛋白酶22000U。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胃镜检查中防絮凝祛泡剂配方,其特征在于,弱碱性物质为碳酸氢钠。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胃镜检查中防絮凝祛泡剂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碳酸氢钠1.7g或1.8g或1.9g。8.根据权利要求1、2、3、4、6或7所述的胃镜检查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庆徐世平石卉侯惠如吴丽丽徐杰滕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二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