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边策专利>正文

一种双线宽幅排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8111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线宽幅排种器,包括壳体、播种轮组、前挡件、第一调整弧板、第二调整弧板、下种管、第一开关插板和第二开关插板,内隔板将壳体内腔隔离为两个排种腔,前挡件安装在壳体顶部开口的前部;播种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相同的第一播种轮和第二播种轮,第一播种轮外圆柱壁上圆周均布有拨种片;播种轮组可转动安装在壳体上部安装弧槽孔中,第一调整弧板和第二调整弧板分别设置在第一播种轮和第二播种轮下部,且能够调整排种间隙;第一开关插板和第二开关插板设置在壳体顶部开口滑槽中;两个排种腔分别连通独立的下种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双线宽幅排种器,排种均匀,适用于宽幅匀播种植。播种植。播种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线宽幅排种器


[0001]本技术涉及排种器
,尤其涉及一种双线宽幅排种器。

技术介绍

[0002]小麦宽幅匀播种植技术是一项改密集条播为宽幅精播的农机和农艺相结合的高产种植技术。该技术将小麦播幅由传统的3~5厘米扩大到7~8厘米,行距由传统的15~20厘米小行距增加到22~26厘米宽行距。由于宽幅播种籽粒分散均匀,扩大了小麦单株营养面积,有利于植株根系发达、麦苗健壮,提高了植株的抗寒性、抗逆性,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较宽的行距还有利于机械追肥、喷药,省工省时,提高劳动生产率。
[0003]然而,现有的播种机大多为条播式播种机或者是窄幅播种机,工作效率很低,难以适应大面积宽幅播种小麦的需要。随着宽幅匀播种植技术的推广,也产生了宽幅播种相应的设备,例如公告号为CN201178573Y的一种宽幅精量小麦播种机,该技术方案是在种子箱的底部设有两根平行且成前后配置的排种轴,在排种轴上横向均匀地设有6个排种器单元,每个排种器单元由前后交错设置的两个穴孔式排种器组合而成,一侧地轮上的主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排种轴上的前轴链轮和后轴链轮。采用穴孔式排种器,提高了排种的均匀性和播种精度,并采用12个排种器进行6行小麦播种,排种器的播种幅宽达到80mm左右。可见,该专利技术方案中采用前后错位排种器和增加穴式排种器的穴孔排数来做到宽幅播种,然而,错位设置使得排种器入口情况并不一致,尤其是在种仓内种子较少时,其排种并不均匀一致。同时,穴式排种器需要配合毛刷使用,毛刷变形后容易出现漏种情况。
[0004]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双线宽幅排种器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线宽幅排种器,通过设置两个并排的拨片式播种轮,且分别通过独立的下种管进行排种,排种均匀,适用于宽幅匀播种植。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本技术一种双线宽幅排种器,包括壳体、播种轮组、前挡件、第一调整弧板、第二调整弧板、下种管、第一开关插板和第二开关插板,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内隔板且将其内腔隔离为两个排种腔,所述前挡件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壳体顶部开口的前部;所述播种轮组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播种轮和第二播种轮,所述第一播种轮外圆柱壁上圆周均布有拨种片,所述第二播种轮与所述第一播种轮结构相同;所述播种轮组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部安装弧槽孔中,所述第一播种轮和第二播种轮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排种腔内,所述第一调整弧板和第二调整弧板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播种轮和第二播种轮下部,且能够调整排种间隙;所述第一开关插板和第二开关插板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开口滑槽中且能够分别对所述第一播种轮和第二播种轮上方的进种口进行封闭和打开;两个所述排种腔分别连通独立的所述下种管进行下种。
[000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主壳体和副壳体,所述主壳体和副壳体均为纵向截面为
凸弧斜边的直角三角形壳体且二者并排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所述主壳体的内侧板即为所述内隔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播种轮上的拨片为两排,且两排所述拨片错位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拨片内端设置有倒角。
[0011]进一步的,所述播种轮组还包括中间播种轮,所述中间播种轮同轴叠加在所述第一播种轮和第二播种轮之间,所述中间播种轮的拨片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播种轮的拨片,所述中间播种轮宽度小于所述第一播种轮;所述前挡件的后侧壁上设置有向后探出的插隔板,所述插隔板后端插入到所述第一播种轮和中间播种轮之间的间隔槽中,所述插隔板平行于所述内隔板,所述第一调整弧板同时能够调整与中间播种轮之间的排种间隙。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开关插板,所述第三开关插板并排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关插板和第二开关插板之间,所述第三开关插板对所述中间播种轮的进种口进行封闭和打开。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中间播种轮上的拨片为两排且圆周均布设置,两排所述拨片错开设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调整弧板朝上的凹弧面上设置有上档片,所述上档片辅助所述插隔板间隔所述中间播种轮和第一播种轮的排种通道。
[0015]进一步的,还包括外护板,所述壳体上部安装弧槽孔的开口朝向后方,所述外护板对所述开口进行封挡。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7]本技术一种双线宽幅排种器,通过并排设置第一播种轮和第二播种轮进行独立下种,能够降低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采用同一根驱动长轴进行驱动,保证了第一播种轮和第二播种轮同步旋转下种;通过第一播种轮和第二播种轮均采用拨片式播种轮,配合第一调整弧板和第二调整弧板进行下种,不再使用毛刷,结构稳定,下种均匀可靠。本技术双线宽幅排种器通过设置两个并排的拨片式播种轮,且分别通过独立的下种管进行排种,排种均匀,适用于宽幅匀播种植。
[0018]此外,通过将所述壳体设置为分体形式,便于加工制作,能够拆卸进行较为彻底的清理维护。通过在播种轮的外圆柱壁上设置两排错位的拨片,能够持续排种,相对于通长的拨片能够改善脉冲式排种造成的种子排出一股一股的不均匀情况。通过在两排所述拨片内端设置倒角,能够降低尖锐棱角对种子的划伤破坏。通过中间播种轮的设置,中间播种轮上的小型拨片适用于小颗粒作物的播种,不进行宽幅播种时,封闭第一开关插板和第二开关插板,能够实现小颗粒作物播种,即实现一机多能;同时,中间播种轮的设置还能够起到间隔第一播种轮和第二播种轮的作用,降低了两个播种轮进种口的相互干扰。通过第三开关插板的设置,能够在进行宽幅匀播作业时,对中间播种轮的进种口进行封闭。通过在第一调整弧板朝上的凹弧面上设置上档片,能够在调整下种间隙的同时对两个相邻的下种通道进行隔离,避免串种情况发生。通过外护板的设置不仅能够对播种轮组进行有效防护,而且对排种通道内的种子进行封挡,避免跳出。采用透明塑料板材料制作,便于观察下种情况进行排查故障。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双线宽幅排种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双线宽幅排种器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去掉副壳体后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去掉开关插板后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去掉开关插板和主壳体后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双线宽幅排种器应用时下种通道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主壳体;101、第一过孔;102、内隔板;103、第一卡突;104、螺钉座;2、副壳体;201、第二过孔;202、第二卡突;3、播种轮组;301、第一播种轮;302、第二播种轮;303、中间播种轮;4、前挡件;401、插隔板;5、第一调整弧板;501、上挡片;6、第二调整弧板;7、下种管;701、防滑纹;8、第一开关插板;9、第二开关插板;10、第三开关插板;11、外护板。
具体实施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线宽幅排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播种轮组(3)、前挡件(4)、第一调整弧板(5)、第二调整弧板(6)、下种管(7)、第一开关插板(8)和第二开关插板(9),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内隔板(102)且将其内腔隔离为两个排种腔,所述前挡件(4)可拆卸安装在所述壳体顶部开口的前部;所述播种轮组(3)包括同轴设置的第一播种轮(301)和第二播种轮(302),所述第一播种轮(301)外圆柱壁上圆周均布有拨种片,所述第二播种轮(302)与所述第一播种轮(301)结构相同;所述播种轮组(3)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壳体上部安装弧槽孔中,所述第一播种轮(301)和第二播种轮(302)分别位于两个所述排种腔内,所述第一调整弧板(5)和第二调整弧板(6)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播种轮(301)和第二播种轮(302)下部,且能够调整排种间隙;所述第一开关插板(8)和第二开关插板(9)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开口滑槽中且能够分别对所述第一播种轮(301)和第二播种轮(302)上方的进种口进行封闭和打开;两个所述排种腔分别连通独立的所述下种管(7)进行下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宽幅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主壳体(1)和副壳体(2),所述主壳体(1)和副壳体(2)均为纵向截面为凸弧斜边的直角三角形壳体且二者并排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所述主壳体(1)的内侧板即为所述内隔板(10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线宽幅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播种轮(301)上的拨片为两排,且两排所述拨片错位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线宽幅排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拨片内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策王喜营李瑞江
申请(专利权)人:边策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