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摄像头模组畸变测试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8091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摄像头模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摄像头模组畸变测试治具,包括测试板,且测试板顶面开设有针脚接口,所述测试板底面固定连接有盒体,且测试板顶面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盒体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转框,且转框一侧与测试板顶面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将摄像头模组放置在测试板上并将针脚放置在针脚接口处,继而通过启动智能推杆带动固定板移动从而控制两个滑杆拉动两个弹力带的张弛带动透明板移动压住模组进行固定,而后转框因扭簧转动压紧针脚,使得透明板可对不同规格的摄像头模组进行固定,从而便于使用人员对不同规格的摄像头模组进行固定并进行测试。行固定并进行测试。行固定并进行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摄像头模组畸变测试治具


[0001]本技术涉及摄像头模组
,具体涉及一种摄像头模组畸变测试治具。

技术介绍

[0002]镜头畸变实际上是光学透镜固有的透视失真的总称,也就是因为透视原因造成的失真,这种失真对于照片的成像质量是非常不利的,但因为这是透镜的固有特性(凸透镜汇聚光线、凹透镜发散光线),所以无法消除,只能改善;现有的手机等产品上内置的小型摄像头模组,一般摄像头部分较为凸起,且摄像头部分顶面基本为平面,使摄像头模组上的外壳不遮挡镜头的拍摄,而摄像头用于连接的针脚部分较扁平,使得摄像头模组在进行畸变测试拍摄图片时,一般的固定治具较难对摄像头模组进行固定,并且,摄像头模组基于不同型号也会有不同配置,不同型号的摄像头模组可能会配备多个摄像头用以成像,而不同型号的摄像头由于形状差异较大,现有固定治具难以对不同型号的摄像头模组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畸变测试治具,通过将摄像头模组放置在测试板上并将针脚放置在针脚接口处,继而通过启动智能推杆带动固定板移动从而控制两个滑杆拉动两个弹力带的张弛带动透明板移动压住模组进行固定,而后转框因扭簧转动压紧针脚,使得透明板可对不同规格的摄像头模组进行固定,从而便于使用人员对不同规格的摄像头模组进行固定并进行测试。
[0004]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摄像头模组畸变测试治具,包括测试板,且测试板顶面开设有针脚接口,所述测试板底面固定连接有盒体,且测试板顶面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盒体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
[0006]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转框,且转框一侧与测试板顶面转动连接,所述转框顶面位于内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L型支板,且四个L型支板之间滑动嵌入有透明板,所述透明板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力带,所述转框顶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U型杆,且两个弹力带一端均穿过相邻U型杆内部并与驱动机构相连接。
[0007]进一步在于:两个所述弹力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
[0008]进一步在于:所述连接杆长度大于弹力带的宽度。
[0009]进一步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智能推杆,且智能推杆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盒体相对两侧均开设有连通槽,且两个转板一端分别贯穿两个连通槽,两个所述转板一端均转动套接有滑杆,所述测试板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框,且两个滑杆均滑动嵌入相邻的两个滑框内部,两个所述弹力带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筒,且两个套筒内侧壁分别与两个滑杆外侧壁转动套接。
[0010]进一步在于:所述盒体一侧开设有贯穿口,且转框顶面一侧边固定连接有连接带,所述连接带一端贯穿贯穿口并与固定板侧壁固定连接。
[0011]进一步在于:所述转框一侧两端均设置有扭簧,且两个扭簧一端均与测试板顶面固定连接,另一端均与相邻的转框侧壁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在于:四个所述L型支板上方设置有连接框,且连接框底面与四个L型支板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框底面开设有拍摄口。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通过将摄像头模组放置在测试板上,而后将针脚部分放置在针脚接口处,继而启动智能推杆,使智能推杆上推,从而使连接带松弛,并且固定板上移,使两个转板相背离移动,而后转框因扭簧而自动转动压紧针脚,并且,两个弹力带被两个转板端部的滑杆拉动,而使得透明板下移,从而使透明板将摄像头模组进行压紧固定,而由于弹力带拥有弹性,使得透明板可对不同规格的摄像头模组进行固定,从而便于使用人员对不同规格的摄像头模组进行固定并进行测试。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中转框初始状态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中固定机构结构爆炸图;
[0019]图4是本技术中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00、测试板;101、针脚接口;200、盒体;201、连通槽;202、贯穿口;300、固定机构;310、转框;320、L型支板;330、透明板;331、弹力带;332、套筒;333、连接杆;340、U型杆;350、连接框;351、拍摄口;400、驱动机构;410、智能推杆;420、固定板;430、转板;431、滑杆;440、滑框;450、连接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一种摄像头模组畸变测试治具,如图1

4所示,包括测试板100,且测试板100顶面开设有针脚接口101,测试板100底面固定连接有盒体200,且测试板100顶面设置有固定机构300,盒体200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400;
[0023]固定机构300包括转框310,且转框310一侧与测试板100顶面转动连接,转框310顶面位于内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L型支板320,且四个L型支板320之间滑动嵌入有透明板330,透明板330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力带331,转框310顶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U型杆340,且两个弹力带331一端均穿过相邻U型杆340内部并与驱动机构400相连接,通过将摄像头模组放置在测试板100上,并将摄像头模组上的针脚与针脚接口101进行贴合,使其连接,而后转动转框310,使转框310转动压住摄像头模组上的针脚进行固定,而后通过启动驱动机构400带动两个弹力带331相向拉动,使透明板330下降,并压住摄像头模组进行固定,两个弹力带331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33,连接杆333长度大于弹力带331的宽度,通过连接杆333使
弹力带331保持平铺状态,而不易弯卷,并使弹力带331受拉动时受力更加均匀,摄像头模组因为自身较轻。较小,所以可通过弹力带331的可伸缩性拉动透明板330将摄像头模组压住进行固定,并可针对不同型号的摄像头模组进行固定,从而便于进行畸变测试。
[0024]驱动机构400包括智能推杆410,且智能推杆410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20,固定板420两端均转动连接有转板430,盒体200相对两侧均开设有连通槽201,且两个转板430一端分别贯穿两个连通槽201,两个转板430一端均转动套接有滑杆431,测试板100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滑框440,且两个滑杆431均滑动嵌入相邻的两个滑框440内部,两个弹力带331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套筒332,且两个套筒332内侧壁分别与两个滑杆431外侧壁转动套接,盒体200一侧开设有贯穿口202,且转框310顶面一侧边固定连接有连接带450,连接带450一端贯穿贯穿口202并与固定板420侧壁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摄像头模组畸变测试治具,包括测试板(100),且测试板(100)顶面开设有针脚接口(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板(100)底面固定连接有盒体(200),且测试板(100)顶面设置有固定机构(300),所述盒体(200)内部设置有驱动机构(400);所述固定机构(300)包括转框(310),且转框(310)一侧与测试板(100)顶面转动连接,所述转框(310)顶面位于内部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L型支板(320),且四个L型支板(320)之间滑动嵌入有透明板(330),所述透明板(330)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弹力带(331),所述转框(310)顶面两端均固定连接有U型杆(340),且两个弹力带(331)一端均穿过相邻U型杆(340)内部并与驱动机构(400)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摄像头模组畸变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弹力带(331)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33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摄像头模组畸变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333)长度大于弹力带(331)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摄像头模组畸变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00)包括智能推杆(410),且智能推杆(410)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20),所述固定板(420)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黄昌勇肖正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维奥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