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处理系统树脂再生度检测及切床反馈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7929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处理系统树脂再生度检测及切床反馈系统及方法,阳树脂提取及储存罐的出口及阴树脂提取及储存罐的出口与树脂再生度检测柱的入口相连通,树脂再生度检测柱的出口与水中氯离子检测系统的入口及水中钠离子检测系统的入口相连通,再生度检测药剂储罐的出口与树脂再生度检测柱的入口相连通;精处理出水管道与电再生阳离子交换装置的入口相连通,电再生阳离子交换装置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一电导率电极,电再生阳离子交换装置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电导率电极,该系统及方法能够准确检测树脂再生度,继而准确时间切床操作。继而准确时间切床操作。继而准确时间切床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处理系统树脂再生度检测及切床反馈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发电机组精处理运行工艺领域,涉及一种精处理系统树脂再生度检测及切床反馈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于精处理系统可以有效除去凝结水中的杂质离子和腐蚀产物,为了满足运行水质要求,保障机组运行安全,绝大多数300MW以上的火力发电机组以及核电机组均设置凝结水精处理系统。目前电力行业精处理系统运行工艺尚存在诸多技术缺陷:
[0003]1)精处理系统高速混床高速混床中失效的阳、阴树脂需进入再生系统进行再生。由于再生剂浓度、再生剂用量、分离效果、冲洗时长等工艺的偏差,甚至一些无法明确的再生剂偏流、树脂量损失等异常情况,树脂再生度无法定量分析并且难以保证一致;
[0004]2)为了保障精处理出水水质,精处理系统安装(氢)电导率表、pH表、钠表、硅表等在线监测仪表,当以上指标出现异常时,运行人员认为高速混床失效并执行切床操作。以上监测系统采用大量仪表,系统复杂,维护工作量大,并且pH表、钠表、硅表等监测仪表准确性较差,无法准确反映精处理水质,切床过早不利于机组经济化运行,而切床过晚又容易导致水质超标,从而引发热力设备发生腐蚀、结垢、积盐等问题。
[0005]3)目前绝大多数电厂精处理系统采用氢型方式运行,运行周期一般在5~7天,频繁再生树脂导致再生剂用量大、废水排放量大、树脂流失率大等问题,不利于机组经济化和环保化运行。而对于凝结水水质良好的机组,在保障树脂再生度的基础上,完全可实现铵型运行方式,铵型方式运行周期可达30天以上,再生次数可大幅降低,有效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精处理系统树脂再生度检测及切床反馈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及方法能够准确检测树脂再生度,继而准确时间切床操作。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精处理系统树脂再生度检测及切床反馈系统包括阳树脂提取及储存罐、阴树脂提取及储存罐、树脂再生度检测柱、再生度检测药剂储罐、水中氯离子检测系统、水中钠离子检测系统、第一电导率电极、电再生阳离子交换装置、第二电导率电极及数据采集、处理、反馈集成系统;
[0008]阳树脂提取及储存罐的出口及阴树脂提取及储存罐的出口与树脂再生度检测柱的入口相连通,树脂再生度检测柱的出口与水中氯离子检测系统的入口及水中钠离子检测系统的入口相连通,再生度检测药剂储罐的出口与树脂再生度检测柱的入口相连通;
[0009]精处理出水管道与电再生阳离子交换装置的入口相连通,电再生阳离子交换装置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一电导率电极,电再生阳离子交换装置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电导率电极,水中氯离子检测系统、水中钠离子检测系统、第一电导率电极、第二电导率电极及电再
生阳离子交换装置与数据采集、处理、反馈集成系统相连通。
[0010]再生度检测药剂储罐的出口经第一电磁两通阀与树脂再生度检测柱的入口相连通。
[0011]树脂再生度检测柱的顶部出口处设置有第二电磁两通阀。
[0012]还包括第一电磁三通阀,阳树脂提取及储存罐的出口与第一电磁三通阀的第一个开口相连通,阴树脂提取及储存罐的出口与第一电磁三通阀的第二个开口相连通,第一电磁三通阀的第三个开口与树脂再生度检测柱的入口相连通。
[0013]还包括第二电磁三通阀,树脂再生度检测柱的出口与第二电磁三通阀的第一个开口相连通,第二电磁三通阀的第二个开口与水中氯离子检测系统的入口相连通,第二电磁三通阀的第三个开口与水中钠离子检测系统的入口相连通。
[0014]阳树脂提取及储存罐及阴树脂提取及储存罐均设置有树脂界面检测器。
[0015]树脂再生度检测柱中设置有磁力搅拌装置。
[001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处理系统树脂再生度检测及切床反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1)阳树脂提取及储存罐输出的阳树脂及阴树脂提取及储存罐输出的阴树脂进入树脂再生度检测柱中进行树脂迁移,其中,树脂迁移过程排出的空气及水经树脂再生度检测柱的顶部出口排出;
[0018]3)迁移完成后,再生度检测药剂储罐向树脂再生度检测柱中输入再生度检测药剂,树脂再生度检测柱输出的迁移产物及再生度检测药剂分别进入到水中氯离子检测系统及水中钠离子检测系统中,通过水中氯离子检测系统及水中钠离子检测系统分别检测出水的氯离子浓度及钠离子浓度;
[0019]4)数据采集、处理、反馈集成系统根据水中氯离子检测系统及水中钠离子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分别计算阴树脂及阳树脂的再生度,再根据阴树脂及阳树脂的再生度和精处理出水的钠离子及氯离子控制指标计算精处理出水超标时对应的pH值;
[0020]与此同时,数据采集、处理、反馈集成系统根据第一电导率电极及第二电导率电极检测的数据计算精处理出水的pH值,当精处理出水的pH值大于等于精处理出水超标时对应的pH值时,则执行切床操作。
[0021]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精处理系统树脂再生度检测及切床反馈系统在具体操作时,利用再生度检测药剂储罐、水中氯离子检测系统及水中钠离子检测系统相配合,准确检测再生后树脂的再生度,运行人员可明确树脂的处理能力,无需再采用多台仪表监测精处理出水的多个指标,另外,本专利技术仅在精处理出水处安装一台计算型pH表即可,该仪表监测精处理出水的电导率及氢电导率,pH通过电导率、氢电导率信号计算获得,大大降低仪表投资、运行成本以及人工维护工作量,电导率测量准确度高,可准确反馈切床节点;最后,本专利技术基于明确的树脂再生度,只要再生度达到要求,精处理可采用铵型或半铵型运行,运行周期可大幅提高,实现机组经济化和环保化运行,有效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其中,1为阳树脂提取及储存罐、2为阴树脂提取及储存罐、3为第一电磁三通阀、4
为树脂再生度检测柱、5为第二电磁两通阀、6为再生度检测药剂储罐、7为第一电磁两通阀、8为第二电磁三通阀、9为水中氯离子检测系统、10为水中钠离子检测系统、11为第一电导率电极、12为电再生阳离子交换装置、13为第二电导率电极、14为数据采集、处理、反馈集成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公开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的混淆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概念。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在附图中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是按比例绘制的,其中为了清楚表达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处理系统树脂再生度检测及切床反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阳树脂提取及储存罐(1)、阴树脂提取及储存罐(2)、树脂再生度检测柱(4)、再生度检测药剂储罐(6)、水中氯离子检测系统(9)、水中钠离子检测系统(10)、第一电导率电极(11)、电再生阳离子交换装置(12)、第二电导率电极(13)及数据采集、处理、反馈集成系统(14);阳树脂提取及储存罐(1)的出口及阴树脂提取及储存罐(2)的出口与树脂再生度检测柱(4)的入口相连通,树脂再生度检测柱(4)的出口与水中氯离子检测系统(9)的入口及水中钠离子检测系统(10)的入口相连通,再生度检测药剂储罐(6)的出口与树脂再生度检测柱(4)的入口相连通;精处理出水管道与电再生阳离子交换装置(12)的入口相连通,电再生阳离子交换装置(12)的入口处设置有第一电导率电极(11),电再生阳离子交换装置(12)的出口处设置有第二电导率电极(13),水中氯离子检测系统(9)、水中钠离子检测系统(10)、第一电导率电极(11)、第二电导率电极(13)及电再生阳离子交换装置(12)与数据采集、处理、反馈集成系统(14)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树脂再生度检测及切床反馈系统,其特征在于,再生度检测药剂储罐(6)的出口经第一电磁两通阀(7)与树脂再生度检测柱(4)的入口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处理系统树脂再生度检测及切床反馈系统,其特征在于,树脂再生度检测柱(4)的顶部出口处设置有第二电磁两通阀(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系统树脂再生度检测及切床反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电磁三通阀(3),阳树脂提取及储存罐(1)的出口与第一电磁三通阀(3)的第一个开口相连通,阴树脂提取及储存罐(2)的出口与第一电磁三通阀(3)的第二个开口相连通,第一电磁三通阀(3)的第三个开口与树脂再生度检测柱(4)的入口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系统树脂再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龙明贾金等王鹏林刘建清田利陈爆蒋旭兴焦志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西热利华智能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