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计算服务器和BOX服务器的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577849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计算服务器和BOX服务器的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该系统包括:设置于计算服务器上的第一BMC和第一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以及设置于BOX服务器上的第二BMC和第二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第一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设置于计算服务器的电源模块中,第二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设置于BOX服务器的电源模块中,计算服务器的电源模块和BOX服务器的电源模块分别通过电源线与外部供电电源连接,第一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和第二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通过电源线通信。通过本申请,采用同一个部件能够同时实现通信和供电,能够有效减少元器件以及端口的设置,有利于提高服务器空间资源利用率。利用率。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计算服务器和BOX服务器的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服务器监控管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计算服务器和BOX服务器的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服务器技术的发展,服务器中的设备类型越来越丰富,分工越来越详细。相应地,对服务器的管理需求也就越来越高,这就用到计算服务器和BOX服务器互联的场景。在计算服务器和BOX服务器互联的场景中,BOX服务器专门用于收集服务器硬盘、风扇等信息并进行数据存储,是一种存储服务器,计算服务器用于接收并汇总BOX服务器所收集的数据。因此,如何实现计算服务器和BOX服务器之间的管理,从而实现信息的安全有效交互,是个重要的技术问题。
[0003]目前对计算服务器和BOX服务器进行管理的装置通常是,设置单独的网线或者USB接口和线缆,实现计算服务器和BOX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且计算服务器和BOX服务器分别有另外的电源线进行供电。
[0004]然而,目前对计算服务器和BOX服务器进行管理的装置中,由于电源线和通信线缆或端口之间是分开的,通信有单独的部件,供电有单独的部件,这种结构对服务器空间的要求较高,会占用较多的服务器空间资源,服务器空间资源利用率不够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计算服务器和BOX服务器的管理系统及其工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计算服务器和BOX服务器进行管理的装置,导致服务器空间资源利用率不够高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计算服务器和BOX服务器的管理系统,所述管理系统包括:设置于计算服务器上的第一BMC(Baseboard Management Controller,基板管理控制器)和第一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以及设置于BOX服务器上的第二BMC和第二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所述第一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设置于计算服务器的电源模块中,所述第二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设置于BOX服务器的电源模块中,计算服务器的电源模块和BOX服务器的电源模块分别通过电源线与所述外部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和第二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通过所述电源线通信,所述第一BMC和第一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通过第一I2C线缆通信,所述第二BMC和第二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通过第二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用于连接微控制器及其外围设备的总线)线缆通信。
[0008]可选地,所述管理系统中还包括有:告警信息上报模块,设置于BOX服务器中,用于当BOX服务器中出现故障时,将告警信息主动发送至计算服务器。
[0009]可选地,所述告警信息上报模块设置于BOX服务器的第二BMC中,所述第二BMC根据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协议或者redfish(一种
基于HTTPs服务的管理标准)协议,将所述告警信息经由第二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第一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传输至计算服务器的第一BMC中。
[0010]可选地,所述告警信息上报模块设置于BOX服务器的第二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中,所述第二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根据SNMP协议或者redfish协议,经由第一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传输至计算服务器的第一BMC中。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BMC中设置有加密模块,所述第二BMC中设置有解密模块。
[0012]一种用于计算服务器和BOX服务器的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法,所述用于计算服务器和BOX服务器的管理系统中包括:设置于计算服务器上的第一BMC和第一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以及设置于BOX服务器上的第二BMC和第二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所述第一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设置于计算服务器的电源模块中,所述第二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设置于BOX服务器的电源模块中,计算服务器的电源模块和BOX服务器的电源模块分别通过电源线与所述外部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和第二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通过所述电源线通信,所述第一BMC和第一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通过第一I2C线缆通信,所述第二BMC和第二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通过第二I2C线缆通信,所述工作方法包括:
[0013]计算服务器上电后,第一BMC对广播报文进行数字证书加密;
[0014]第一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将加密后的广播报文发送至BOX服务器;
[0015]BOX服务器通过第二BMC对加密后的广播报文进行数字证书解密,获取解密后的广播报文,并通过BOX服务器的服务器属性数据响应计算服务器的广播报文,所述BOX服务器的服务器属性数据包括:厂商信息、资源状况信息以及BMC版本信息;
[0016]计算服务器获取到BOX服务器的服务器属性数据之后,对所述BOX服务器的服务器属性数据进行校验;
[0017]如果校验合格,计算服务器发送BMC管理信息至BOX服务器;
[0018]计算服务器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方式,对BOX服务器进行监控和配置管理;
[0019]如果校验不合格,计算服务器停止向BOX服务器发送BMC管理信息。
[0020]可选地,计算服务器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的方式,对BOX服务器进行监控的方法包括:
[0021]比较当前BMC管理信息与上一次BMC管理信息是否一致;
[0022]如果是,判定BOX服务器出现故障,生成告警信息进行上报;
[0023]如果否,判定BOX服务器没有出现故障,继续对BOX服务器进行监控和配置管理。
[0024]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5]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计算服务器和BOX服务器的管理系统,该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设置于计算服务器上的第一BMC和第一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以及设置于BOX服务器上的第二BMC和第二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四部分。其中,第一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设置于计算服务器的电源模块中,第二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设置于BOX服务器的电源模块中,计算服务器的电源模块和BOX服务器的电源模块分别通过电源线与外部供电电源连接,第一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和第二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通过电源线通信。本实施例中通过同一根电源线,既能实现计算服务器和BOX服务器的供电,又能实现第一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和第二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的通信,从而实现计算服务器和BOX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连接,这种采用同一个部件同时实现通信和供电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减少元器件以及端口的设置,从而节省服
务器空间资源,有利于服务器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以及有效提高服务器空间资源利用率。
[0026]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于计算服务器和BOX服务器的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法,该工作方法主要用于以上管理系统,该工作方法在计算服务器对BOX服务器的通信管理过程中增加数字证书加密的方法,有利于提高整个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从而提高计算服务器对BOX服务器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外,本实施例中采用BOX服务器主动上报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计算服务器和BOX服务器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系统包括:设置于计算服务器上的第一BMC和第一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以及设置于BOX服务器上的第二BMC和第二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所述第一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设置于计算服务器的电源模块中,所述第二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设置于BOX服务器的电源模块中,计算服务器的电源模块和BOX服务器的电源模块分别通过电源线与所述外部供电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和第二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通过所述电源线通信,所述第一BMC和第一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通过第一I2C线缆通信,所述第二BMC和第二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通过第二I2C线缆通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计算服务器和BOX服务器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系统中还包括有:告警信息上报模块,设置于BOX服务器中,用于当BOX服务器中出现故障时,将告警信息主动发送至计算服务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计算服务器和BOX服务器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告警信息上报模块设置于BOX服务器的第二BMC中,所述第二BMC根据SNMP协议或者redfish协议,将所述告警信息经由第二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第一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传输至计算服务器的第一BMC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计算服务器和BOX服务器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告警信息上报模块设置于BOX服务器的第二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中,所述第二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根据SNMP协议或者redfi sh协议,经由第一电力线载波传输芯片传输至计算服务器的第一BMC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计算服务器和BOX服务器的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BMC中设置有加密模块,所述第二BMC中设置有解密模块。6.一种用于计算服务器和BOX服务器的管理系统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