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荣华专利>正文

一种煤矿安全用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782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安全用除尘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安装有U型框,所述U型框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风管,所述风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双叶轴流风机,所述风管的出风口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上安装有多个雾化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软管将进水管与煤矿内的供水设备连通使雾化喷头开始喷雾后,启动双叶轴流风机,双叶轴流风机将空气由风管的进风端吸入并由风管的出风端快速排出,从而将多个雾化喷头喷出的向环形管的轴心汇聚的水雾吹向远处,能够有效的提高水雾的作用距离,增强降尘效果。增强降尘效果。增强降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安全用除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除尘装置,具体是一种煤矿安全用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煤矿开采中,会形成一条煤矿生产巷道,目前,煤矿巷道环境卫生受到普遍关注,煤矿内的粉尘严重威胁作业工人的身体健康,作业人员若吸入太多粉尘,会对其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煤矿产尘点较多,粉尘会随着巷道通风气流漂移,由于巷道壁面凹凸不平,粉尘很容易附着在巷道壁上,日积月累形成积尘,严重影响巷道环境卫生。若不经常进行除尘工作,一旦遇到振动冲击波时,很容易使巷道内积尘变成浮尘,如果悬浮的粉尘较多时,易形成二次爆炸,造成重大事故,因此,在煤矿的开采过程中,除尘装置的使用是很有必要的。
[0003]现有的除尘装置大多采用喷雾方式,利用水雾捕获空气中的悬浮粉尘,以达到降尘的目的,但传统的除尘装置的喷雾距离较短,且喷雾方向不便于调节,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安全用除尘装置,以解决传统除尘装置的喷雾距离较短,且喷雾方向不便于调节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煤矿安全用除尘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安装有U型框,所述U型框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风管,所述风管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双叶轴流风机,所述风管的出风口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上安装有多个雾化喷头,所述环形管的外壁贯穿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进水管贯穿风管的外壁,所述U型框的内侧壁铰接有电动缸,所述电动缸的活动端与风管的底部铰接。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雾化喷头的出水方向与环形管的轴线方向相交。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管的进风口固定连接有防护网。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底部与转盘固定连接,所述框架的内壁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螺纹杆,两个所述螺纹杆相互传动连接,所述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框架的外壁后与一个所述螺纹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壁均通过螺纹配合套接有螺纹套,两个所述螺纹套与U型框的对应外壁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螺纹杆的外壁均固定套接有链轮,两个所述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转轴的顶端贯穿壳体的内壁后与转盘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
接,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贯穿壳体的顶部后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相互啮合。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底部安装有多个脚轮,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把。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软管将进水管与煤矿内的供水设备连通使雾化喷头开始喷雾后,启动双叶轴流风机,双叶轴流风机将空气由风管的进风端吸入并由风管的出风端快速排出,从而将多个雾化喷头喷出的向环形管的轴心汇聚的水雾吹向远处,能够有效的提高水雾的作用距离,增强降尘效果。
[0015]2、本技术在使用时,启动第一电机,能够驱动转盘转动,以使框架带动风管转动,从而在水平方向上对喷雾角度进行调节,通过启动电动缸,能够推动风管在U型框的内侧转动,从而在竖直方向上对喷雾角度进行调节;通过启动第二电机,能够利用螺纹杆与螺纹套的配合驱动U型框上下移动,从而对风管的高度进行调节,使用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一种煤矿安全用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的剖视图。
[0018]图3为一种煤矿安全用除尘装置中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一种煤矿安全用除尘装置中雾化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底座1、脚轮2、推把3、壳体4、转盘5、转轴6、第一齿轮7、第一电机8、第二齿轮9、框架10、螺纹杆11、链轮12、第二电机13、螺纹套14、U型框15、电动缸16、风管17、双叶轴流风机18、环形管19、雾化喷头20、进水管21、防护网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煤矿安全用除尘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4,所述壳体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盘5,所述转盘5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安装有U型框15,所述U型框15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风管17,所述风管1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双叶轴流风机18,所述风管17的出风口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管19,所述环形管19上安装有多个雾化喷头20,所述环形管19的外壁贯穿设置有进水管21,所述进水管21的进水管贯穿风管17的外壁,所述U型框15的内侧壁铰接有电动缸16,所述电动缸16的活动端与风管17的底部铰接。
[0023]所述雾化喷头20的出水方向与环形管19的轴线方向相交,使得多个雾化喷头20在工作过程中,将喷出的水雾向环形管19的中心处汇聚,从而便于被风吹至远处。
[0024]所述风管17的进风口固定连接有防护网22;通过防护网22的设置,能够防止双叶轴流风机18工作时将较大的异物由风管17的进风口处吸入并与扇叶发生碰撞,从而造成扇
叶或风机的损坏,同时亦能避免工作人员误将手由进风口伸入风管17内。
[0025]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框架10,所述框架10的底部与转盘5固定连接,所述框架10的内壁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螺纹杆11,两个所述螺纹杆11相互传动连接,所述框架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3,所述第二电机13的输出轴贯穿框架10的外壁后与一个所述螺纹杆11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11的外壁均通过螺纹配合套接有螺纹套14,两个所述螺纹套14与U型框15的对应外壁固定连接。
[0026]升降机构在使用时,启动第二电机13,即可驱动两个螺纹杆11同时转动,继而利用螺纹杆11与螺纹套14的配合带动U型框15上下移动,以对风管17出风口的高度进行调节。
[0027]两个所述螺纹杆11的外壁均固定套接有链轮12,两个所述链轮12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0028]所述壳体4的内壁转动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7,所述转轴6的顶端贯穿壳体4的内壁后与转盘5的底部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壳体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轴贯穿壳体4的顶部后固定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安全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壳体(4),所述壳体(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盘(5),所述转盘(5)的顶部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安装有U型框(15),所述U型框(15)的内壁转动连接有风管(17),所述风管(17)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双叶轴流风机(18),所述风管(17)的出风口内壁固定连接有环形管(19),所述环形管(19)上安装有多个雾化喷头(20),所述环形管(19)的外壁贯穿设置有进水管(21),所述进水管(21)的进水管贯穿风管(17)的外壁,所述U型框(15)的内侧壁铰接有电动缸(16),所述电动缸(16)的活动端与风管(17)的底部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安全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喷头(20)的出水方向与环形管(19)的轴线方向相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安全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管(17)的进风口固定连接有防护网(2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安全用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框架(10),所述框架(10)的底部与转盘(5)固定连接,所述框架(10)的内壁对称转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荣华康存权张颖辉
申请(专利权)人:许荣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