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化梯度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7535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仿生化梯度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仿生化梯度支架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衬块、支撑层、载药层以及黏附层,所述内衬块和所述支撑层内均混合有纳米羟基磷灰石,且所述内衬块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大于所述支撑层内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所述载药层内混合有阿司匹林,所述黏附层用于降低阿司匹林的释放速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仿生化梯度支架及其制备方法彼此协同作用高度模拟微环境,可提高骨再生速率;根据实际的骨缺损面积灵活调节每层的厚度,提高机械刺激但不影响骨再生进程;外层较软吸引细胞攀附,内层提供足够的力学支撑,整合了骨再生的力学和药理需求;实现药物长期缓释;可以实现载药层的单向释放。可以实现载药层的单向释放。可以实现载药层的单向释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仿生化梯度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支架
,具体涉及一种仿生化梯度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凝胶类生物支架材料作为目前促进骨再生、修复骨缺损的研发热点,能够高度模拟天然的细胞外微环境,促进骨组织再生矿化。现有水凝胶类生物支架均为单一均质网格结构,该结构具有如下缺陷:
[0003](1)内部孔径相同、结构单一,无法积极应对多细胞、血管共同植入,协同生长效果较差。并且伴随水凝胶降解、溶胀的过程,先期构建的理想成骨孔径随之变大,无法长期维持,发挥促成骨效用短暂;
[0004](2)内部负载的药物早期“突释”,即短期大量释放药物,存在发生药物毒副作用风险;药物直接与体内酶类接触,利用率低;由于药物释放过快,药物用量较大,提高成本的同时无法精确给药;
[0005](3)降解速率不可调节,无法针对个体差异任意调节以达到最佳降解速率、精准实现给予骨缺损机械刺激的同时不阻碍骨再生进程这一理想目标;
[0006](4)支架机械强度单一,植入支架无法应对口腔内各向异性的复杂力学环境的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生化梯度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内衬块、支撑层、载药层以及黏附层,所述内衬块和所述支撑层内均混合有纳米羟基磷灰石,且所述内衬块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大于所述支撑层内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所述载药层内混合有阿司匹林,所述黏附层用于降低阿司匹林的释放速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化梯度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块和所述支撑层均由聚乙烯醇、海藻酸钠、明胶、纳米羟基磷灰石以及超纯水混合形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生化梯度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块和所述支撑层分别采用的纳米羟基磷灰石的质量比例为2:1。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仿生化梯度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层由聚乙烯醇、海藻酸钠、阿司匹林、明胶以及超纯水混合形成;和/或,所述黏附层由聚乙烯醇、海藻酸钠、明胶以及超纯水混合形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生化梯度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衬块、所述支撑层、所述载药层以及所述黏附层同轴设置,且高度相等。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仿生化梯度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生化梯度支架的截面形状为圆形、矩形、椭圆中的其中之一。7.一种仿生化梯度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仿生化梯度支架,包括如下步骤:S10:混合聚乙烯醇、海藻酸钠、明胶以及纳米羟基磷灰石制备出内衬溶液;S20:重复所述S10步骤制备出支撑溶液、载药溶液以及黏附溶液,其中,所述支撑溶液中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大于所述内衬溶液中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所述载药溶液中还混有阿司匹林,所述载药溶液和所述黏附溶液中的纳米羟基磷灰石含量为0;S30:选取第一模具,所述第一模具上具有第一成型腔,所述第一成型腔的体积等于所述内衬块的体积,将所述内衬溶液浇筑至所述第一成型腔,凝固后形成所述内衬块;S40:选取第二模具,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宇尹璐璐李绍萍刘溧博孙一凡刘莹杨雨晴萧文云登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