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气背压阀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7478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气背压阀组件,包括:阀体,阀体上开设有第一通孔;扭簧座,扭簧座的底部连接阀体;轴体,轴体沿扭簧座的长度方向穿设于扭簧座内,轴体一端位于扭簧座外部并连接第一固定板,轴体另一端与扭簧座旋转连接;第二固定板,设于阀体侧面;阀片,盖设于第一通孔上且固定连接轴体;扭簧,扭簧一端连接第一固定板底部,扭簧另一端连接第二固定板顶部;当外部通入气体至第一通孔时,阀片在气体推动作用下发生转动,轴体在阀片的带动下发生同步转动并带动第一固定板转动以拉伸扭簧,随后当外部停止通入气体时,扭簧回缩以带动阀片复位。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弹簧限制阀片以防开度过大,并通过弹簧的回弹力带动阀片复位。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排气背压阀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阀体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排气背压阀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排气背压阀组件通常通过外设扭簧并施加扭矩至扭簧上以带动阀片转动,每次排气背压阀组件使用时,都需要通过外力施加扭矩至扭簧上,这种方式极其不便利,且阀片复位时通过扭簧的回弹力带动阀片旋转,由于扭簧施加的扭矩较大,因此回弹力也较大,导致阀片复位时会快速旋转与阀体发生碰撞,甚至可能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是排气背压阀阀片复位时扭簧回弹力大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排气背压阀组件,包括:
[0005]一阀体,所述阀体上开设有一第一通孔;
[0006]一扭簧座,所述扭簧座的底部连接所述阀体且所述扭簧座内部镂空;
[0007]一轴体,所述轴体沿所述扭簧座的长度方向穿设于所述扭簧座内,所述轴体的一端位于所述扭簧座的外部并连接一第一固定板,所述轴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扭簧座的内壁旋转连接;
[0008]一第二固定板,设于所述阀体的侧面且所述第二固定板和所述第一固定板位于所述阀体的同一侧;
[0009]一阀片,盖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上且所述阀片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轴体;
[0010]一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所述扭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
[0011]当外部通入气体至所述第一通孔时,所述阀片在气体推动作用下发生转动,所述轴体在所述阀片的带动下发生同步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一固定板转动以拉伸所述扭簧,随后当外部停止通入气体时,所述扭簧回缩以带动所述阀片复位。
[0012]本方案中,通过改变所述扭簧的设置位置来减小所述扭簧的回弹力,通常情况下所述扭簧设置在所述轴体的一端,于外力施加扭矩后带动所述轴体旋转,进而带动所述阀片旋转,所述扭簧的这种设置方式会导致所述扭簧失去外力作用时产生较大的回弹力,所述阀片在回弹力的作用下快速复位可能造成震动损坏,因此为了减小所述扭簧的回弹力,将所述扭簧设置在所述阀体的一侧,由气体来推动所述阀片旋转,所述阀片旋转时所述扭簧被拉伸,但是此时所述扭簧的扭矩仅与气体的推动力有关,所述阀片的开度也仅与气体的推动力有关,单靠气体的推动作用时所述阀片的开度会小于外力直接作用于所述扭簧上时所述阀片的开度,因此气体停止通入时所述扭簧的回弹力也会较小,可以减慢所述阀片复位的速度进而减小震动。
[0013]优选的,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套环,其中一所述套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另一所述套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底部设有一挂钩,其中一所述套环套设于所述挂钩上。
[0015]本方案中,所述挂钩的钩槽朝上,则当所述阀片向上旋转时所述套环并不会从所述挂钩上脱落,而钩槽、所述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之间呈三角位置关系,则当所述阀片向下旋转时所述套环也不会从所述挂钩上脱落,可以实现所述套环的稳定固定。
[0016]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板的顶部开设有一第二通孔,另一所述套环穿设于所述第二通孔内。
[0017]本方案中,将所述套环穿设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套环无法从所述第二通孔内挣脱,可以保证所述套环的稳定固定。
[0018]优选的,所述扭簧座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端盖,其中一所述端盖套设于所述轴体的另一端的外部,另一所述端盖与所述轴体的一端旋转连接。
[0019]本方案中,于所述扭簧座的两端设置所述端盖,通过所述端盖对所述扭簧座内部进行防尘保护。
[0020]优选的,所述阀片和所述阀体之间设有一垫圈。
[0021]本方案中,于所述阀片和所述阀体之间设置一个所述垫圈以防止所述阀片和所述阀体发生碰撞造成损坏,可以进一步保护所述阀片。
[0022]优选的,所述阀片上设有一凹坑。
[0023]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所述凹坑可以减小气体通入时产生的噪声。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原理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结构原理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结构原理图;
[0027]图4为本技术的右视结构原理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1、阀体;2、第一通孔;3、扭簧座;4、轴体;5、第一固定板;6、第二固定板;7、阀片;8、扭簧;9、套环;10、挂钩;11、第二通孔;12、端盖;13、垫圈;14、凹坑。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0030]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中,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排气背压阀组件,如图1

4所示,包括:
[0031]一阀体1,阀体1上开设有一第一通孔2;
[0032]一扭簧座3,扭簧座3的底部连接阀体1且扭簧座3内部镂空;
[0033]一轴体4,轴体4沿扭簧座3的长度方向穿设于扭簧座3内,轴体4的一端位于扭簧座3的外部并连接一第一固定板5,轴体4的另一端与扭簧座3的内壁旋转连接;
[0034]一第二固定板6,设于阀体1的侧面且第二固定板6和第一固定板5位于阀体1的同一侧;
[0035]一阀片7,盖设于第一通孔2上且阀片7的一端固定连接轴体4;
[0036]一扭簧8,扭簧8的一端连接第一固定板5的底部,扭簧8的另一端连接第二固定板6
的顶部;
[0037]当外部通入气体至第一通孔2时,阀片7在气体推动作用下发生转动,轴体4在阀片7的带动下发生同步转动并带动第一固定板5转动以拉伸扭簧8,随后当外部停止通入气体时,扭簧8回缩以带动阀片7复位。
[0038]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通过改变扭簧8的设置位置来减小扭簧8的回弹力,通常情况下扭簧8设置在轴体4的一端,于外力施加扭矩后带动轴体4旋转,进而带动阀片7旋转,扭簧8的这种设置方式会导致扭簧8失去外力作用时产生较大的回弹力,阀片7在回弹力的作用下快速复位可能造成震动损坏,因此为了减小扭簧8的回弹力,将扭簧8设置在阀体7的一侧,由气体来推动阀片7旋转,阀片7旋转时扭簧8被拉伸,但是此时扭簧8的扭矩仅与气体的推动力有关,阀片7的开度也仅与气体的推动力有关,单靠气体的推动作用时阀片7的开度会小于外力直接作用于扭簧8上时阀片7的开度,因此气体停止通入时扭簧8的回弹力也会较小,可以减慢阀片7复位的速度进而减小震动。
[0039]优选的,将扭簧8设置于扭簧座3的外部,可以防止第一通孔2通入高温的气体时对扭簧8造成损坏,可以有效增加扭簧8的使用寿命。
[0040]优选的,在具体使用时,扭簧座3上的U型槽口会抵接输气管的管壁,输气管的管口与第一通孔2完全重合,因此输气管中传输的高温气体并不会影响到扭簧8的正常使用。
[0041]优选的,阀片7与轴体4之间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背压阀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阀体(1),所述阀体(1)上开设有一第一通孔(2);一扭簧座(3),所述扭簧座(3)的底部连接所述阀体(1)且所述扭簧座(3)内部镂空;一轴体(4),所述轴体(4)沿所述扭簧座(3)的长度方向穿设于所述扭簧座(3)内,所述轴体(4)的一端位于所述扭簧座(3)的外部并连接一第一固定板(5),所述轴体(4)的另一端与所述扭簧座(3)的内壁旋转连接;一第二固定板(6),设于所述阀体(1)的侧面且所述第二固定板(6)和所述第一固定板(5)位于所述阀体(1)的同一侧;一阀片(7),盖设于所述第一通孔(2)上且所述阀片(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轴体(4);一扭簧(8),所述扭簧(8)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5)的底部,所述扭簧(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6)的顶部;当外部通入气体至所述第一通孔(2)时,所述阀片(7)在气体推动作用下发生转动,所述轴体(4)在所述阀片(7)的带动下发生同步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一固定板(5)转动以拉伸所述扭簧(8),随后当外部停止通入气体时,所述扭簧(8)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红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博纳昊瀚金属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