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异常丢包断流问题的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736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纤异常丢包断流问题的处理方法,主要解决在光纤数据接收的过程中,由于光纤异常导致雷达处理系统工作异常退出的问题。其实现包括以下步骤:创建队列用于接收光纤数据,队列成员个数初始化为0;循环并行阻塞式的接收光纤数据;接收当前时刻的控制报文;光纤收数异常检测,标注光纤状态,取出非断流状态光纤数据;光纤数据、控制报文时间对齐;多路光纤数据进行拼接或补零等操作,正常状态队列成员释放,队列成员个数减一;积累完成一个时间片后,跳至进行下个时间片的数据拼接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当光纤异常断流或者丢包等场景下,信号处理程序异常退出等现象。信号处理程序异常退出等现象。信号处理程序异常退出等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异常丢包断流问题的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雷达
,尤其涉及光纤异常收数处理,具体涉及一种光纤异常丢包断流问题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对于大型二维相控阵雷达来说,雷达可以通过灵活的波束调度完成多种功能任务,主要包括:校准、搜索、跟踪、侦听4种。信号处理机箱通过光纤从DBF机箱同时接收多路数据,主要包括:接收校准数据、发射校准数据、接收方向图数据、搜索/跟踪数据、侦听数据。每种数据的物理通道、数据长度、包个数和发送频率都有差异。
[0003]对于常规的搜索模式或者跟踪模式,信号处理机在一个工作周期内需要同时对多个接收波束处理,由于带宽的限制,这些多个波束组成的数据被拆分成多路光纤进行发送。由于针对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特点,需要将每个波束在每个脉冲收到的数据拼接到一起,积累到一定数量后才能进行后续的MTD处理。
[0004]在光纤数据接收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异常情况,如果没有考虑异常处理会的话会导致程序无法正常运行。常见的异常现象有:丢包、错包、断流等。
[0005]现有的异常处理技术主要针对上述异常现象的其中一个进行处理,如通过校验接收数据的关键参数位置确定是否错包,或通过光纤数据时间片计数等参数确定是否丢包。而对于断流现象或者同时兼顾多个光纤异常现象处理,目前较少有具体的解决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为了解决当光纤出现丢包或断流异常情况时,雷达信号处理程序异常退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纤异常丢包断流问题的处理方法。
[0008]技术方案
[0009]一种光纤异常丢包断流问题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0010]S1:创建N个深度为M的队列用于接收光纤数据,队列成员个数初始化为0,队列与光纤一一对应,其中N表示光纤个数,M表示接收队列深度;
[0011]S2:循环并行阻塞式的接收N路光纤数据,若收到第i路光纤数据,则推入第i个队列,同时第i个队列的成员个数m
i
加1,其中i∈[1,N];
[0012]S3:接收当前时刻的控制报文;
[0013]S4:光纤收数异常检测,标注光纤状态,取出非断流状态光纤数据;
[0014]S5:光纤数据、控制报文时间对齐;
[0015]S6:多路光纤数据进行拼接或补零,正常光纤队列释放,队列成员个数减一;
[0016]S7:积累完成一个时间片后,跳至S3,进行下个时间片的处理。
[0017]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其中S4光纤收数异常检测,标注光纤状态,取出非断流状态光纤数据,按如下步骤进行:
[0018]4a)初始化所有光纤状态fiber_status为0,即为正常;
[0019]4b)使用非阻塞方式循环读取每个正常状态光纤数据;
[0020]4c)判断fiber_status=0的光纤数据是否都能读到,若是,则光纤异常检测
[0021]结束,取出非断流状态光纤数据,否则跳至步骤4d);
[0022]4d)判断第i个队列的剩余空间free_node是否小于阈值T,若是跳至步骤4e)
[0023]否则延时t后,跳至步骤4b),其中i∈[1,N];
[0024]4e)若第i个光纤状态为断流,即fiber_status=

1,则说明标注为断流的光纤已恢复正常,将第i个光纤标注为正常,即fiber_status=0,同时释放该光纤接收队列中的历史数据;否则,判断第j个光纤状态是否正常且没有收到数据,若是将第j个光纤标注为断流,即fiber_status=

1,其中j∈[1,N]。
[002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其中S5光纤数据报文、控制报文时间对齐,按如下步骤进行:
[0026]5a)遍历非断流状态的光纤数据的时间片计算和prf计数,获得最小时间片计数time_min和prf_min;
[0027]5b)标注非断流光纤的状态为fiber_status=prf
i

prf_min,其中prf
i
表示第i个光纤prf计数,其中i=[1,N],若fiber_status>0,则说明当前光纤传输丢了fiber_status个prf包,为丢包状态;
[0028]5c)若控制报文的时间片计数大于time_min,正常状态光纤接收队列释放一个成员,光纤队列成员个数减1,并正跳至S4,重新获取光纤数据;
[0029]5d)若控制报文的时间片计数小于time_min,重新获取控制报文直到两者相等。
[0030]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其中S6多路光纤数据进行拼接或补零等操作,相关光纤队列释放,按如下步骤进行:
[0031]6a)根据控制报文,确定当前脉组数据所在光纤分布,若该光纤状态不为正常,即fiber_status≠0,使用全零数据作为接收数据,将多路光纤数据进行重组处理,用于后续MTD处理;
[0032]6b)对正常状态光纤接收队列进行释放,光纤队列成员个数减1,异常光纤接收队列不作处理。
[0033]一种计算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的方法。
[003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的方法。
[0035]有益效果
[0036]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在光纤数据拼接前,已经获得光纤的状态信息,针对断流状态的光纤,不从其对应的接收队列获取数据,避免由于个别光纤的断流导致整个雷达信号处理程序运行的阻塞或异常退出;针对丢包状态的光纤,对其接收数据进行时间上对齐和数据补零,使得各光纤数据在时间上是同步的,保证后续雷达信号处理程序运行结果的准确性。
[003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光纤异常丢包断流问题的处理方法,解决了当光纤异常断流或
者丢包等场景下,信号处理程序异常退出等现象。
附图说明
[0038]附图仅用于示出具体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整个附图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003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现流程图。
[0040]图2为光纤异常检测流程图。
[0041]图3为报文时间对齐及数据拼接流程图。
[0042]图4为本专利技术方法在雷达上实际应用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此外,下面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4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异常丢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异常丢包断流问题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S1:创建N个深度为M的队列用于接收光纤数据,队列成员个数初始化为0,队列与光纤一一对应,其中N表示光纤个数,M表示接收队列深度;S2:循环并行阻塞式的接收N路光纤数据,若收到第i路光纤数据,则推入第i个队列,同时第i个队列的成员个数m
i
加1,其中i∈[1,N];S3:接收当前时刻的控制报文;S4:光纤收数异常检测,标注光纤状态,取出非断流状态光纤数据;S5:光纤数据、控制报文时间对齐;S6:多路光纤数据进行拼接或补零,正常光纤队列释放,队列成员个数减一;S7:积累完成一个时间片后,跳至S3,进行下个时间片的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光纤异常丢包断流问题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S4光纤收数异常检测,标注光纤状态,取出非断流状态光纤数据,按如下步骤进行:4a)初始化所有光纤状态fiber_status为0,即为正常;4b)使用非阻塞方式循环读取每个正常状态光纤数据;4c)判断fiber_status=0的光纤数据是否都能读到,若是,则光纤异常检测结束,取出非断流状态光纤数据,否则跳至步骤4d);4d)判断第i个队列的剩余空间free_node是否小于阈值T,若是跳至步骤4e)否则延时t后,跳至步骤4b),其中i∈[1,N];4e)若第i个光纤状态为断流,即fiber_status=

1,则说明标注为断流的光纤已恢复正常,将第i个光纤标注为正常,即fiber_status=0,同时释放该光纤接收队列中的历史数据;否则,判断第j个光纤状态是否正常且没有收到数据,若是将第j个光纤标注为断流,即fiber_status=

1,其中j∈[1,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林虎王谦付学斌袁子乔张远安陈亮杨刚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