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项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732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15
本申请涉及一种项链,属于首饰品的技术领域,其包括挂件以及链条,挂件包括第一挂饰本体以及第二挂饰本体,第一挂饰本体与第二挂饰本体活动连接以能改变挂件的展示姿态,链条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挂饰本体以及第二挂饰本体相连接。本申请具有使项链具有不同的姿态,从而满足使用者多种佩戴需求的效果。满足使用者多种佩戴需求的效果。满足使用者多种佩戴需求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项链


[0001]本申请涉及首饰品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项链。

技术介绍

[0002]项链是利用金银、珠宝制成的挂在颈上的链条形状的首饰,是人体的装饰品之一,也是最早出现的首饰,为了满足佩戴者不同的美观需求所设计的,项链可以使佩戴者的服装更具有气质以及增加层次感,项链除了具有装饰功能之外,有些项链还具有特殊显示作用,例如的十字架链以及的。
[0003]相关技术中,项链包括链条以及挂件,链条的两端分别与挂件相连接,以使链条形成一个闭合的环状;挂件通常是一体成型的方式制作呈预定形状,或在标准形状的加工材料上进行切割、雕刻以打磨等处理方式来制作呈预定形状。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有因挂件的形状是不变的,所以项链整体的结构形式比较单一,从而导致不能满足使用者多种佩戴需求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满足使用者多种佩戴需求,本申请提供一种项链。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项链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项链,包括挂件以及链条,所述挂件包括第一挂饰本体以及第二挂饰本体,所述第一挂饰本体与所述第二挂饰本体活动连接以能改变所述挂件的展示姿态,所述链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挂饰本体以及所述第二挂饰本体相连接。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挂件一体成型的方式,此种设置方式,因挂件包括第一挂饰本体以及第二挂饰本体,而且第一挂饰本体与第二挂饰本体之间活动连接,则可以使挂件呈不同的姿态,从而能够使项链的结构形式不再单一,进而能满足使用者的多种佩戴需求。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挂饰本体与所述第二挂饰本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挂饰本体与所述第二挂饰本体的连接处均位于所述第一挂饰本体以及第二挂饰本体的端部处。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第一挂饰本体以及第二挂饰本体上设置磁铁,再通过金属绳串连在一起以此来实现滑动连接的方式,此种设计方式,因第一挂饰本体的端部与第二挂饰本体的端部转动连接,则不仅可以展现挂件不同的姿态,还能使挂件的姿态改变更加便捷,从而有助于提升使用者佩戴项链的便捷性;另外第一挂饰本体的端部与第二挂饰本体的端部相连接,则在挂件翻转开后,第一挂饰本体与第二挂饰本体相互被遮挡的面积很更小一些,从而可以在第一挂饰本体与第二挂饰本体相互靠近的一侧表面上添加图案,以能够提升项链的主要性能。
[0011]可选的,所述挂件上设置有套管以及装拆限位件,所述套管穿设在所述第一挂饰本体以及所述第二挂饰本体中,所述第一挂饰本体与所述套管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挂饰本体与所述套管固定连接;所述装拆限位件可拆式连接在所述套管的两端上,所述装拆限位
件用于对所述挂件施加沿所述套管轴线方向上的隔挡。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要将第一挂饰本体与第二挂饰本体连接在一起时,先将第一挂饰本体以及第二挂饰本体套设在套管上,接着可通过胶水将第二挂饰本体与套管固定连接,则便使第一挂饰本体可以相对于第二挂饰本体转动,然后再将装拆限位件安装在套管上的两端上,以对第一挂饰本体施加沿套管轴线方向上的限位,所以便能保持第一挂饰本体牢固地套设在套管上,从而便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第一挂饰本体与第二挂饰本体之间的转动连接。
[0013]可选的,所述装拆限位件包括两个弹性封堵头,两个所述弹性封堵头分别连接在所述套管的两端上;所述弹性封堵头分为连接部以及限位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紧配插设在所述套管的内壁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套管外;所述限位部连接在所述连接部处于所述套管外的一端上,所述限位部的截面积大于所述连接部的截面积。
[0014]通个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通过螺栓连接在套管上的方式,此种设计方式,只需要将两个弹性封堵头的连接部分别插入套管的两端,便实现了装拆限位件与套管之间的连接,同时两个弹性封堵头的限位部会分别对挂件的两侧形成限位,以使第一挂饰本体以及第二挂饰本体不易从套管上脱下,从而达到通过简单结构实现对挂件沿套管轴线方向进行限位的目的。
[0015]可选的,所述第二挂饰本体靠近所述第一挂饰本体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合拢槽,所述合拢槽具有入口部以及紧固部;所述挂件上还设置有合拢锁紧件,所述合拢锁紧件包括弹性垫以及紧配块;所述弹性垫设置在所述合拢槽中,所述弹性垫在所述入口部处的厚度小于在所述紧固部处的厚度;所述紧配块连接在所述第一挂饰本体靠近所述第二挂饰本体的一侧表面上,所述紧配块能从所述入口部处滑入所述合拢槽,所述紧配块能在所述紧固部处与所述弹性垫紧配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弹性垫在紧固部处的厚度大于入口部处的厚度,其中在第一挂饰本体与第二挂饰本体合拢的过程中,紧配块先处于合拢槽外,则第一挂饰本体能流畅地转动,接着紧配块从入口部进入合拢槽中,则第一挂饰本体的转动会越来越难,待紧配块运动至紧固部所在位置时,则第一挂饰本体与第二挂饰本体便形成具有预定强度的紧固连接,从而既便于人们合拢第一挂饰本体以及第二挂饰本体,也能在合拢后第一挂饰本体与第二挂饰本体不易翻转开。
[0017]可选的,所述第二挂饰本体上靠近所述第一挂饰本体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以所述套管的轴线为圆心呈弧线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挂饰本体靠近所述第二挂饰本体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插设在所述限位槽中。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挂件翻转的过程中,第一挂饰本体上的限位块会在第二挂饰本体的限位槽中滑动,则可通过限位槽在弧形延伸方向上两个端部分别与限位块相配合,以使第一挂饰本体无法相对于第二挂饰本体做夹角增大的运动,从而便能够限制第一挂饰本体相对于第二挂饰本体转动的最大角度。
[0019]可选的,所述第二挂饰本体在靠近所述第一挂饰本体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转动容纳槽,所述转动容纳槽绕所述套管轴线方向的一端设为极限紧固部,所述极限紧固部处设置有磁铁;所述第一挂饰本体靠近所述第二挂饰本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极限紧固块,所述极限紧固块滑动插设在所述转动容纳槽上,所述极限紧固块与所述磁铁相连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特征,在第一挂饰本体相对于第二挂饰本体转动的过程中,极限紧固块与第一挂饰本体上的限位块同步运动,待当第一挂饰本体与第二挂饰本体的夹角处于最大值时,极限紧固块会与转动容纳槽在极限紧固部中的磁铁相抵接,则可通过磁吸附来限制住极限紧固块往远离磁铁方向运动的趋势,从而保持挂件展开后的姿态稳定性。
[0021]可选的,所述合拢槽的内壁呈弧面形状;所述紧配块插入所述合拢槽部分的外表面呈球面形状。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比于紧配块设置为块状的方式,此种设计方式,当紧配块在合拢槽中的弹性垫上滑动时,因紧配块的外表面呈球面形状,所以紧配块不具有尖锐部分,从而紧配块在合拢槽内的滑动更加流畅,进而不易因为了保持合拢后姿态的稳定而影响到合拢过程中的流畅性。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因挂件包括第一挂饰本体以及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项链,其特征在于:包括挂件(1)以及链条(2),所述挂件(1)包括第一挂饰本体(11)以及第二挂饰本体(12),所述第一挂饰本体(11)与所述第二挂饰本体(12)活动连接以能改变所述挂件(1)的展示姿态,所述链条(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挂饰本体(11)以及所述第二挂饰本体(12)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项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饰本体(11)与所述第二挂饰本体(1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挂饰本体(11)与所述第二挂饰本体(12)的连接处均位于所述第一挂饰本体(11)以及第二挂饰本体(12)的端部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项链,其特征在于:所述挂件(1)上设置有套管(13)以及装拆限位件,所述套管(13)穿设在所述第一挂饰本体(11)以及所述第二挂饰本体(12)中,所述第一挂饰本体(11)与所述套管(1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挂饰本体(12)与所述套管(13)固定连接;所述装拆限位件可拆式连接在所述套管(13)的两端上,所述装拆限位件用于对所述挂件(1)施加沿所述套管(13)轴线方向上的隔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项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装拆限位件包括两个弹性封堵头(14),两个所述弹性封堵头(14)分别连接在所述套管(13)的两端上;所述弹性封堵头(14)分为连接部(141)以及限位部(142),所述连接部(141)的一端紧配插设在所述套管(13)的内壁上,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套管(13)外;所述限位部(142)连接在所述连接部(141)处于所述套管(13)外的一端上,所述限位部(142)的截面积大于所述连接部(141)的截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项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挂饰本体(12)靠近所述第一挂饰本体(11)的一侧表面上设置有合拢槽(151),所述合拢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楚焕陈楚生庄文溪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冠华珠宝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