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永杰专利>正文

脏腑病变测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727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脏腑病变测试仪,它由探测器与微机及显示器、打印机构成,探测器主要包括固定电极、探测笔及双向高频脉冲发生器、脉冲放大、整形、接收、波形转换、放大、模数转换电路。固定电极放于额中穴,以探测笔探测十二对原穴处反馈信号,经电脑处理以诊断各种疾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中医理论的数字化、电脑化,诊断省时、省事、准确、科学,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内脏疾病测试仪器,属于医学诊断测试仪器。目前,用于疾病诊断的医疗测试仪器,如美国的EVA测试仪,南韩的良导络自律神经测试仪,中国的各种类型的穴位测试仪,基本采用直流或音频信号作为探测信号,这种信号用于人体测量时,一般须使电流量少于100微安,否则就要对人体产生酸、麻、痛等副作用,而微安级的电流量当与人体接触时极易受到接触阻抗、人的情绪、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的直接影响,导致测试数据不稳定、不准确,不准确的数据经处理后便会导致医生的处方不准确,达不到治病救人的目的,甚至有可能起到相反的副作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中医理论、电生物学理论,并结合现代电路技术与电脑技术而专利技术的一种崭新的医疗诊断仪器,它采用高频双向脉冲信号和高精度传感器对人体内脏关系密切的十二经脉的代表穴进行测量,经电路处理,电脑定量分析,诊断出内脏的健康状况和病变状况,探测信号具有足够强度和穿透效果且对人体无副作用。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大量实验证明,经络穴位的电生物信息与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病变状况密切相关,采用不同方法对穴位的电生物学特性进行测量和观察,可以用以检查人体机能的好坏和诊断各种疾病。本技术的脏腑病变测试仪由探测器和微机及显示器、打印机构成,探测器包括有固定电极、探测笔及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有直流稳压电路、信号发生器、脉冲放大电路、整形电路、接收电路、波形转换电路、放大电路、模数转换电路,直流稳压电路为控制电路提供直流电源,信号发生器产生双向高频脉冲探测信号,经脉冲放大电路、整形电路将信号送到固定电极,固定电极将信号送入人体经络,经人体经络产生反馈信号,由探测笔接触人体某一被测穴位,测得该穴位反馈信号送到接收电路接收,波形转换电路转换,放大电路放大,再经模数转换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到微机接口,完成一个独立的局部性测试,若干独立的局部性测试结果构成一个完整测试,测试的所有数据进入电脑作数字化分析、处理并显示或打印其结果,其中为了避免人体对反馈信号的干扰,保证反馈信号的传输损耗最小,接收电路与波形转换电路位于探测笔前端外壳内。本技术的脏腑病变测试仪采用双向高频脉冲信号作为探测信号,其优点在于高频脉冲克服了由于频率过低而产生的电子垒集现象和极化现象;其次,由于其脉冲的“双向性”特征和高频特性可以把电流量提高到几十毫安而对人体不产生任何副作用,克服了探测信号对肌肉和神经的刺激;第三,能保证探测信号的足够强度和穿透效果,大大提高了反馈信号的敏感度,确保了测量精度第四,双向高频脉冲波形的直流分量极小,这就又一次避免了对人体的副作用。信号发生器所产生高频脉冲探测信号频率为200-500KHz,最好为300-400KHz。探测器的信号发生器产生双向高频脉冲信号,信号发生器由产生双向高频脉冲信号的高频振荡集成电路与外围直流偏置电路构成,脉冲放大电路为三极管放大电路,三极管放大电路输出端设有变压器升压并隔离直流输出,脉冲放大电路输出信号经整形电路送至固定电极,整形电路由发光二极管与电阻串接而成,固定电极为圆型电极板,与人体接触方式为面接触,而非点接触,确保了探测信号对经络的有效输入。所用双向高频脉冲信号频率与固定电极电极板面积使得固定电极处的接触阻抗与使用针灸用针效果相同,从而使固定电极处的接触阻抗不影响探测笔探测穴位处的电生物学特性。探测笔接收人体经络产生的反馈信号送至接收电路,接收电路为隔离耦合变压器及变压器次级线圈与电容构成的谐振电路,波形转换电路为二极管构成的检波电路,放大电路为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将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送到微机接口,模数转换电路由A/D模数转换集成电路及外围偏置电路构成。经模数转换电路转换生成的数字信息由微机接口进入微机,由电脑处理,电脑内设置有脏腑病变分析软件系统,该软件根据中医的阴阳学说、经络学说、五星学说设计数学模型,调选病变脏腑和器质差的脏腑,并确定病变脏腑和相关脏腑之间的五星补泻关系,又根据人体机能的亢进和减退判断疾病的性质及程度,然后经严密的科学分析显示或打印五星坐标下人体内脏病变曲线和内脏器质曲线,并给出参考处方(含忌口食品)。探测笔包括探棒、弹簧、恒压套、弹簧调节器和探杆,探棒为导电性能良好的紫铜电极棒,电极棒顶端为圆面,与人体穴位为面接触,可以保证人体的接触阻抗稳定,减少或避免因人为因素造成的种种测量误差,恒压套为带有圆形端面的空腔体,恒压套的圆形端面中心开有圆孔,探棒位于恒压套的空腔体中心,并由恒压套端面圆孔伸出,探棒后端卡压在恒压套内腔上、并压有弹簧,弹簧后端连接弹簧调节器,探杆与恒压套连接构成探测笔外壳。弹簧的作用是保证探棒对人体穴位压力与压强的稳定性,为数据的全方位横向比较提供了可能,恒压套的使用进一步保证了探棒对人体穴位压力和压强的确定性,使其具有良好的重复性效果,弹簧调节器的作用是用于保证弹簧不会因弹簧疲劳等原因而引起弹性系数的改变,确保其恒定值。本技术设计的脏腑病变测试仪实现了中医理论的数字化、电脑化,诊断各种疾病省时、省事、准确、科学、对人体无任何副作用。采用双向高频脉冲信号作为探测信号,具有足够强度和穿透效果,且对人体无副作用,确保了测量精度,固定电极采用圆型电极板面接触,确保了探测信号对经络的有效输入,探测笔结构紧凑,接触阻抗稳定,测量误差少,精度高。 附图说明如下图1-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电原理方框图。图2-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电原理图。图3-本技术最佳实施例探测笔结构原理图。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用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最佳实施例参考图1至图3,设计的脏腑病变测试仪的探测器控制电路包括有直流稳压电路、信号发生器、脉冲放大电路、整形电路、接收电路、波形转换电路、放大电路、模数转换电路,直流稳压电路由220V交流电经变压器T1变压,二极管D1、D2、D3至D6整流,电容滤波,集成稳压块IC1、IC2、IC3稳压,IC1为7809(+9V),IC2为7909(-9V),IC3为7809(+9V),信号发生器由IC4(NE555)产生350KHz双向高频脉冲信号,经三极管BG1(3DAE)构成的脉冲放大电路放大,经BG1输出端所设变压器T2升压,再经二极管D8与电阻R7构成的整形电路整形,得到探测信号送入固定电极A。固定电极A为圆型电极板,与人体接触方式为面接触,电极板面积为5.3cm2时最佳,用松紧粘带将固定电极固定在人体头部的额中穴,既固定可靠,又压力稳定,可确保探测信号对经络的有效输入。输入点选择于一固定位置,位于人体主经络之上的额中穴,额中穴位于人体前额,可以充分保证固定的方便性、稳定性和接触的良好性,额中穴位于人体的中轴线上,确保了左右反馈点的对称性和等距离效果,增加了测试数据的可比性,而大大提高测试精度。信号反馈点(又称采集点)选择于十二对原穴作为主测试点,原穴是脏腑元气经过和留止的地方,原穴处电生物特性非常稳定,原穴的电生物特性最明显反映人体内脏的生物机能和病理变化,测试数据稳定,同时,原穴的分布位置方便于测试操作,可减少操作难度,降低操作要求,提高测量精度。探测笔如图3,包括有探棒1、弹簧3、恒压套2、弹簧调节器4、探杆5,探棒1采用导电性能良好的紫铜电极棒,顶端为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脏腑病变测试仪,由探测器和微机、显示器、打印机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探测器包括有固定电极、探测笔及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包括有直流稳压电路、信号发生器、脉冲放大电路、整形电路、接收电路、波形转换电路、放大电路、模数转换电路;信号发生器产生双向高频脉冲探测信号,经脉冲放大电路放大、整形电路整形将探测信号接至固定电极,固定电极将信号送入人体经络;探测笔接触人体被测穴位,探测笔将穴位反馈信号接至接收电路,接收电路与波形转换电路位于探测笔前端外壳内,接收电路接收的信号经波形转换电路、放大电路,再经模数转换电路转换成数字信号接至微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杰李根恒鲜明毕远伟
申请(专利权)人:李永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