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源荷匹配的低压配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网运行分析与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源荷匹配的低压配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双碳”目标的不断推进,低压配电网中分布式光伏并网容量和并网数量快速增加,呈现点多、量大、面广的发展趋势,对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很大挑战:(1)低压配电网并网点电压波动较大。光伏出力具有反调峰特性,其与负荷的净出力呈现鸭子曲线形态,导致低压配电网节点电压过高或过低现象频发。(2)配电网网络损耗增加。高比例分布式光伏并网使得配电网反向重过载现象显著,导致配电网网络损耗明显增加。
[0003]解决上述问题从配电网规划和运行控制两个维度展开。规划方面,通过分析低压配电网当前或未来若干时间内分布式光伏的发展趋势,对台区进行升级改造,增加线路及变压器容量,缓解配电网电压越限和反向重过载问题,但此方法会显著增加投资成本;而运行控制方面,通过调控分布式光伏、储能与负荷协同,可有效降低压分布式光伏向中压配网的馈电量,缓解节点电压越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源荷匹配的低压配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中压配电网功率调度指令以及低压配电网各节点参数信息;S2:建立低压配电网源荷匹配优化模型;S3:对S2中的低压配电网源荷匹配优化模型求解;S4:根据储能的出力能力计算低压台区可调控功率范围;S5:进行低压配电网分布式控制;S6:判定是否响应了中压配电网下发的功率调度指令,若是,则实现响应,并结束调控;若否,则进行步骤S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源荷匹配的低压配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21:建立目标函数,低压配电网分布式控制目标为源荷匹配度指标最大,所以目标函数为:其中,θ为源荷匹配度,δ
M
为源荷之间的相关系数,δ
N
为源荷之间的方差。S22:确定约束条件,低压分布式控制的约束条件为分布式储能约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源荷匹配的低压配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1中,具体的源荷之间的相关系数和方差函数:于,步骤S21中,具体的源荷之间的相关系数和方差函数:其中,表示每个低压配电网调控时间窗口的起始功率,表示调控时间窗口的末端功率;取L表示负荷,取PV表示光伏,取ess表示储能;P
η.αv
表示起始功率和末端功率的平均值,η取L表示负荷,取PV表示光伏,取ess表示储能;α1和α2为上述两参数的权重,且α1+α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源荷匹配的低压配电网分布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1中,具体的分布式储能约束:1)储能充放电状态约束:其中,和分别表示储能单元k的放电或充电状态,由于储能在任意时刻不能同时处于充电且放电状态,因此二者之和小于等于1。2)储能单元功率约束:
‑
P
ess.dischmax
≤P
ess.k
≤P
ess.chmax
其中,P
ess.k
表示储能单元k的瞬时功率,P
ess.dischmax
为储能单元的最大放电功率,P
ess.chmax
为储能单元的最大充电功率。3)储能单元能量约束:
其中,E
ess.t
为任意时刻储能单元储存的能量,E
ess.max
为储能最大能量,E
ess.min
为储能最小能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汪泽州,车江嵘,刘科研,姚宝明,张明明,陈伦,贾东梨,王帅,康田园,于浩淼,钱锋强,张泰山,陆燕峰,蒋海忠,干玉成,舒能文,张汉斌,鲍建飞,倪绍辉,屠孝杰,朱凯熙,高原,邓亮,江欣,孙帅,周弘毅,王晨波,孙豪豪,张依辰,朱能飞,段先栋,张建荣,张知宇,陆超宇,胡燕伟,钱厚池,李豹,李想,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南原电力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