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流式PDC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7096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流式PDC钻头,属于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端固接有刀翼,所述刀翼的侧边上固接有复合片,且主体的顶面开设有孔槽,所述孔槽的内表面固定套接有喷嘴,所述喷嘴的输入端固接有管体,所述管体的另一端固接有加压器,且管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安装有通堵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改善岩屑排出并防止岩屑堆积发生二次切削,不仅释放了切削齿的性能,还可形成双层切削结构,同时通过在鼻部和肩部分离出更宽的排屑槽,提高了钻井效率,并保持复合片的清洁能力以加快钻井速度,且能够提高PDC钻头的安装牢固性,进而提高了PDC钻头的使用性能,还可疏通喷嘴,避免了喷嘴堵塞。避免了喷嘴堵塞。避免了喷嘴堵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流式PDC钻头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地质勘探
,尤其涉及一种分流式PDC钻头。

技术介绍

[0002]PDC钻头即为聚晶金刚石复合片钻头,是一款复合片外形是圆形被镶焊在圆柱的切削具上,将切削具镶装在钻头体上,随着浅部油气藏的勘探开发步入中后期,深井和超深井的需求逐渐增加,而在深部钻进过程中,钻遇复杂难钻地层比例逐年增大,由于PDC钻头的粘滑效应,造成PDC钻头复合片崩损,失效快,寿命短,机械钻速低,这极大限制了PDC钻头的使用范围和提高深井钻井成本。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号CN202011226564.9公开了一种近地射流PDC钻头,虽然可提高水利功率利用率,但是其无法改善岩屑排出,使得岩屑易堆积发生二次切削,同时无法释放切削齿性能,无法形成双层切削结构,降低了钻井效率,且一般PDC钻头的安装牢固性较低,降低了钻头的使用性能,同时无法疏通堵塞的喷嘴,带来了装置缺陷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而提出的一种分流式PDC钻头。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分流式PDC钻头,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端固接有刀翼,所述刀翼的侧边上固接有复合片,且主体的顶面开设有孔槽,所述孔槽的内表面固定套接有喷嘴,所述喷嘴的输入端固接有管体,所述管体的另一端固接有加压器,且管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安装有通堵机构,所述主体的底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端面上开设有啮合槽,且凹槽的侧壁内安装有定位机构。
[0007]进一步地,所述刀翼的鼻部和肩部向后偏移,形成双层切削结构,所述孔槽位于刀翼之间。
[0008]通过上述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使得鼻部和肩部分离出更宽的排屑槽,可使切削的岩屑快速排出,提高了钻井效率。
[0009]进一步地,所述通堵机构包括顶块和芯体,所述顶块与滑道滑动套接,且顶块的后端固接有磁铁,所述磁铁与滑道的侧壁之间安装有牵引绳,所述芯体的外表面缠绕套接有线圈,所述线圈的两端均固接有电流变向器。
[0010]通过上述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使得磁铁可推动顶块沿滑道移动,并最终使得顶块冲击至喷嘴内,进而使得顶块清理喷嘴内的碎屑,达到疏通喷嘴的目的,避免了喷嘴堵塞。
[0011]进一步地,所述芯体与管体侧壁的内表面固接,所述线圈的两端延伸至主体外,所述电流变向器与主体的外表面固接。
[0012]通过上述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使得结构合理,便于达到预期效果。
[0013]进一步地,所述管体通过线圈、芯体和磁铁带动顶块移动,所述顶块与喷嘴的内表
面滑动套接。
[0014]通过上述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使得结构合理,便于达到预期效果。
[0015]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空腔,所述空腔设置于凹槽的侧壁内,且空腔的顶壁上滑动套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底面固接有卡杆,所述卡杆与空腔的顶面之间安装有弹簧。
[0016]通过上述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使得PDC钻头可充分固定,不仅提高了PDC钻头的安装牢固性,还提高了PDC钻头的使用性能。
[0017]进一步地,所述拉杆与卡杆均呈T型设置,且卡杆的底面为倾斜斜面。
[0018]通过上述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使得卡杆可受压上升,并使结构合理,便于达到预期效果。
[0019]进一步地,所述卡杆的底端延伸至凹槽内,所述弹簧关于拉杆对称设置。
[0020]通过上述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使得结构合理,便于达到预期效果。
[002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1、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压器将水流通过管体运输至喷嘴处,使得喷嘴向刀翼之间的排屑槽喷水以改善岩屑排出并防止岩屑堆积发生二次切削,释放了切削齿的性能,同时PDC钻头的刀翼设计不同于直刀翼或弧形刀翼钻头,其刀翼设计由鼻部和肩部向后偏移,形成双层切削结构,同时通过在鼻部和肩部分离出更宽的排屑槽,可使切削的岩屑快速排出,提高了钻井效率,并保持复合片的清洁能力以加快钻井速度。
[0023]2、本专利技术通过啮合槽与外接啮合杆啮合套接,使得啮合杆逐渐进入主体内,此过程中,啮合杆的后端将逐渐挤压卡杆的倾斜底面,使得卡杆收缩至空腔内,当啮合杆完全进入啮合槽时,啮合杆上的卡槽将刚好移动至卡杆的底端,此时啮合杆的后端对卡杆的束缚解除,使得卡杆在弹簧的带动下复位,使得卡杆与卡槽卡接,进而定位了啮合杆,避免啮合杆回转,使得PDC钻头可充分固定,不仅提高了PDC钻头的安装牢固性,还提高了PDC钻头的使用性能,再通过电流变向器将电流输入至线圈内,使得线圈磁化芯体,使得芯体右侧产生与磁铁相同的磁性,从而使得磁铁推动顶块沿滑道移动,并最终使得顶块冲击至喷嘴内,进而使得顶块清理喷嘴内的碎屑,达到疏通喷嘴的目的,避免了喷嘴堵塞。
附图说明
[002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分流式PDC钻头的顶端结构俯视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分流式PDC钻头的管体结构剖视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分流式PDC钻头的图2中A部分结构放大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分流式PDC钻头的底端结构截面图。
[0029]图中:1、主体;2、刀翼;3、复合片;4、孔槽;5、喷嘴;6、管体;7、加压器;8、滑道;9、通堵机构;91、顶块;92、芯体;93、磁铁;94、牵引绳;95、线圈;96、电流变向器;10、凹槽;11、啮合槽;12、定位机构;121、拉杆;122、卡杆;123、弹簧;124、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2]实施例1:
[0033]请参阅图1和图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分流式PDC钻头,包括主体1,主体1的顶端固接有刀翼2,刀翼2的侧边上固接有复合片3,且主体1的顶面开设有孔槽4,孔槽4的内表面固定套接有喷嘴5,喷嘴5的输入端固接有管体6,管体6的另一端固接有加压器7,且管体6的侧壁上开设有滑道8,滑道8内安装有通堵机构9,主体1的底面开设有凹槽10,凹槽10的端面上开设有啮合槽11,且凹槽10的侧壁内安装有定位机构12,刀翼2的鼻部和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流式PDC钻头,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端固接有刀翼(2),所述刀翼(2)的侧边上固接有复合片(3),且主体(1)的顶面开设有孔槽(4),所述孔槽(4)的内表面固定套接有喷嘴(5),所述喷嘴(5)的输入端固接有管体(6),所述管体(6)的另一端固接有加压器(7),且管体(6)的侧壁上开设有滑道(8),所述滑道(8)内安装有通堵机构(9),所述主体(1)的底面开设有凹槽(10),所述凹槽(10)的端面上开设有啮合槽(11),且凹槽(10)的侧壁内安装有定位机构(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式PDC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翼(2)的鼻部和肩部向后偏移,形成双层切削结构,所述孔槽(4)位于刀翼(2)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流式PDC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堵机构(9)包括顶块(91)和芯体(92),所述顶块(91)与滑道(8)滑动套接,且顶块(91)的后端固接有磁铁(93),所述磁铁(93)与滑道(8)的侧壁之间安装有牵引绳(94),所述芯体(92)的外表面缠绕套接有线圈(95),所述线圈(95)的两端均固接有电流变向器(9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阳鑫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保瑞特钻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