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化装置、三维造型装置以及注射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706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塑化装置、三维造型装置以及注射成型装置,提供树脂颗粒不易被截断的塑化装置。塑化装置具备:平面螺旋件,具有形成有螺旋状的第一槽的槽形成面,并旋转;料筒,具有与槽形成面对置的对置面并且具有塑化材料流入的连通孔;加热器,对树脂颗粒进行加热;以及螺旋件壳体,收容平面螺旋件,并具有树脂颗粒朝向平面螺旋件通过的通过口,平面螺旋件具有:第一侧面,形成有向第一槽供给树脂颗粒的第一供给口;和第二侧面,形成在比第一侧面更远离料筒的一侧,第一侧面与螺旋件壳体的最短距离即第一距离大于第二侧面与螺旋件壳体的最短距离即第二距离。离即第二距离。离即第二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塑化装置、三维造型装置以及注射成型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塑化装置、三维造型装置以及注射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热熔解层叠方式的三维造型装置以及注射成型装置中使用使材料塑化的塑化装置。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塑化装置中,作为平面螺旋件的转子与料筒对置配置。转子为大致圆板状,在与旋转轴正交的面上具备基于渐开线曲线形成的螺旋槽。转子通过电机而旋转。
[0003]料筒具备熔融树脂颗粒的加热器和熔融的树脂材料通过的流路。树脂颗粒在螺旋槽中熔融并被加压。熔融并被加压的树脂材料被压入料筒的流路。
[0004]转子配置在作为螺旋件壳体的箱体内。箱体具备向转子供给树脂颗粒的供给口。树脂颗粒从供给口投入到在转子的外周侧的侧面开口的螺旋槽中。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

241016号公报
[0006]在专利文献1那样的塑化装置中,转子的侧面与箱体之间的间隙比树脂颗粒的长度短。转子相对于箱体旋转。因此,箱体的供给口与螺旋槽的开口重叠的面积扩大后变窄并关闭。当在箱体的供给口与螺旋槽的开口之间存在树脂颗粒时,该树脂颗粒被箱体和转子夹持而被截断。被截断的树脂颗粒的一部分进入转子的侧面与箱体的间隙而被压碎。被压碎的树脂颗粒阻碍转子的旋转,因此产生不能稳定地塑化的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树脂颗粒不易在箱体与转子之间被截断的塑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塑化装置具备:电机;平面螺旋件,具有形成有螺旋状的槽的槽形成面,并以所述电机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料筒,具有与所述槽形成面对置的对置面,并设置有材料塑化后的塑化材料流入的连通孔;加热器,对供给到所述槽形成面与所述对置面之间的所述材料进行加热;以及螺旋件壳体,收容所述平面螺旋件,并具备所述材料朝向所述平面螺旋件通过的通过口,在从与所述电机的旋转轴垂直的方向观察时,所述平面螺旋件具有在局部形成有向所述槽供给所述材料的供给口的第一侧面,和形成在比所述第一侧面更远离所述料筒的一侧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螺旋件壳体之间的最短距离即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螺旋件壳体之间的最短距离即第二距离。
[0008]三维造型装置具备上述记载的塑化装置;喷嘴,喷出从所述塑化装置供给的所述塑化材料;以及载物台,接收从所述喷嘴喷出的所述塑化材料。
[0009]注射成型装置具备上述记载的塑化装置;以及喷嘴,将从所述塑化装置供给的所述塑化材料向模具注射。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三维造型装置的构成的概略图。
[0011]图2是表示塑化装置的构成的示意侧剖面图。
[0012]图3是表示平面螺旋件的槽形成面侧的构成的概略立体图。
[0013]图4是用于说明平面螺旋件和螺旋件壳体的位置关系的示意俯视图。
[0014]图5是用于说明平面螺旋件和螺旋件壳体的位置关系的主要部分示意侧剖面图。
[0015]图6是表示料筒的平面螺旋件对置面侧的构成的示意俯视图。
[0016]图7是用于说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平面螺旋件和螺旋件壳体的位置关系的示意俯视图。
[0017]图8是用于说明平面螺旋件和螺旋件壳体的位置关系的主要部分示意侧剖面图。
[0018]图9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注射成型装置的构成的概略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三维造型装置;3:载物台;14、38、51:塑化装置;16:作为材料的树脂颗粒;17:塑化材料;18、53:喷嘴;21、39:螺旋件壳体;21b、39b:通过口;22:电机;22a:旋转轴;25:螺旋件支承部;26、41、56:平面螺旋件;26a:槽形成面;26b、41b:作为槽的第一槽;26e、41e:作为供给口的第一供给口;26f、41f:作为供给口的第二供给口;26g、41g:第一侧面;26h、41h:第二侧面;27、57:料筒;27a:对置面;29:加热器;31:连通孔;32、42:第一距离;33、43:第二距离;35:密封部;50:注射成型装置;54:模具。
具体实施方式
[0021]第一实施方式
[0022]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附图对具备塑化装置的三维造型装置的特征例进行说明。在图1中,示出了沿着相互正交的X、Y、Z方向的箭头。X方向以及Y方向是沿着水平方向的方向,Z方向是沿着铅垂方向的方向。重力方向为Z负方向。
[0023]如图1所示,三维造型装置1具备基台2。在基台2上设置有载物台3。在载物台3上,Y载物台4、X载物台5、托板6依次在Z正方向上重叠设置。
[0024]Y载物台4具备Y轴电机4a、滚珠丝杠、Y轴标尺等。Y载物台4使托板6沿Y方向往复移动。X载物台5具备X轴电机5a、滚珠丝杠、X轴标尺等。X载物台5使托板6沿X方向往复移动。
[0025]三维造型装置1具备控制部7。控制部7控制Y载物台4以及X载物台5的移动。控制部7根据Y轴标尺输出的信息来识别托板6在Y方向上的位置。控制部7根据X轴标尺输出的信息来识别托板6在X方向上的位置。控制部7使Y载物台4以及X载物台5移动,使得移动托板6的目标位置与当前位置之间的差消失。控制部7通过依次变更使托板6移动的目标位置,来控制托板6移动的轨迹。
[0026]在基台2上,在X负方向侧设置有升降台8。升降台8具备固定工作台8a,固定工作台8a立于基台2上。在固定工作台8a的X正方向侧的面上设置有导轨8b。在导轨8b的X正方向侧设置有移动工作台8c。移动工作台8c沿着导轨8b在Z方向上往复移动。
[0027]在固定工作台8a的Z正方向侧设置有Z轴电机8d。固定工作台8a在内部具备滚珠丝杠以及Z轴标尺。与Y载物台4以及X载物台5同样地,控制部7控制移动工作台8c移动的轨迹。
[0028]在移动工作台8c的X正方向侧设置有单元支承部9。在单元支承部9的X正方向侧设置有造型单元11,单元支承部9支承造型单元11。在造型单元11中,材料供给部12、连接管13、塑化装置14以及喷出部15朝向Z负方向依次设置。
[0029]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载物台3在X方向以及Y方向上移动,造型单元11在Z方向上移动的构成,但也可以采用载物台3不移动,造型单元11在X、Y、Z方向上移动的构成,或者,也可以采用载物台3在Z方向上移动,造型单元11在X方向以及Y方向上移动的构成。
[0030]材料供给部12是在内部具有空洞的容器。在材料供给部12的内部收容有作为材料的树脂颗粒16。树脂颗粒16是树脂块。树脂颗粒16的大小没有特别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5mm~20mm的范围内。
[0031]连接管13与材料供给部12的底部连接。树脂颗粒16通过自重从材料供给部12内移动到连接管13内。连接管13与塑化装置14连接。树脂颗粒16从连接管13供给到塑化装置14。
[0032]塑化装置14将树脂颗粒16塑化。“塑化”是包括熔融的概念,是从固体变化为具有流动性的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化装置具备:电机;平面螺旋件,具有形成有螺旋状的槽的槽形成面,并以所述电机的旋转轴为中心旋转;料筒,具有与所述槽形成面对置的对置面,并设置有材料塑化后的塑化材料流入的连通孔;加热器,对供给到所述槽形成面与所述对置面之间的所述材料进行加热;以及螺旋件壳体,收容所述平面螺旋件,并具备所述材料朝向所述平面螺旋件通过的通过口,在从与所述电机的旋转轴垂直的方向观察时,所述平面螺旋件具有:第一侧面,在局部形成有向所述槽供给所述材料的供给口;和第二侧面,形成在比所述第一侧面更远离所述料筒的一侧,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螺旋件壳体之间的最短距离为第一距离,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螺旋件壳体之间的最短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比所述第二侧面更靠近所述电机的旋转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所占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侧面所占的面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珠莉小野寺翔平山下诚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