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件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6732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01 1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管件连接装置,包括直通接头,所述直通接头两端均设有至少两段不同直径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外壁设有倒刺结构,所述直通接头外壁设有将其箍紧的盖板,所述盖板内壁设有与所述倒刺结构紧密结合的凹槽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管道材连接装置适配性差的问题,能够灵活搭配连接不同规格的管道或管带,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连接可靠性好,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件连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农用设施及农业管道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管件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节水灌溉配件也应运而生。目前,市面上存在大量的节水灌溉产品,其中管道的连接配件是节水灌溉产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市面上大多相关产品都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单个配件功能单一。以市面上常见的直通为例,单个零件只能用于管道或者是管带之一的连接,二者之间不能通配。
[0003]现有的管道连接配件一般通过设置不同直径规格的连接区间来实现连接不同规格的两段管道的功能,所述连接区间还可以设有倒刺结构以增强摩擦力,使得能够更好地固定所连接的管件,避免脱落。但是,这种设计一般只能用于连接管道,无法连接两段管带或者将管道与管带连接起来,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连接件无法连接不同类型的管材、适配性差的缺陷,提供一种管件连接装置,能够通配两种不同规格大小的、不同类型管材,解决现有连接件适配性差的问题。本技术能够灵活搭配连接管道或管带,且组成部分少、生产成本低,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管件连接装置,包括直通接头,所述直通接头两端均设有至少两段不同直径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外壁设有倒刺结构,所述直通接头外壁设有将其箍紧的盖板,所述盖板内壁设有与所述倒刺结构紧密结合的凹槽结构。
[000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将两段需要连接的管道或者管带其中一段连接在所述直通接头一端的连接部,另一段连接在所述直通接头另一端的连接部,不同直径的连接部的选取位置取决于所要连接的管道或者管带的内径。当连接管道时,所述连接部外壁设有的倒刺结构能够与管道形成过盈连接,使管道不易脱落。当连接管带时,则需要在其外侧安装上具有箍紧作用的盖板,所述盖板内壁设有的凹槽结构能够与所述倒刺结构配合,紧紧固定住所连接的管带。所述盖板可以单独地进行拆卸,因此,当需要连接管带与管道时,可以在连接管带一端安装所述盖板,连接管道一端则无需安装盖板,这样便完成管带

管道连接时的装配。
[0008]进一步地,所述直通接头包括第一直通,以及与所述第一直通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直通,所述第一直通的大直径一端设有第一装配部,所述第二直通的大直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部配合的第二装配部。所述直通接头为可拆卸结构,能够拆卸成两段锥形的直通,即所述第一直通和第二直通。所述第一直通和第二直通上分别设有不同直径的连接部,
用以搭配不同直径的管道或者管带。所述第一直通和第二直通在其大直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通过所述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进行连接。可拆卸设计使得本技术在多段管道或者管带之间需要互相连接时,不必将管道或者管带从所述连接部上卸下,再装上另一管道或者管带,只需将第一直通与输入管道或者管带连接,将若干个第二直通与若干输出管道或者管带连接,在需要连接不同的输出管道或者管带时,简单地拆卸、组装本技术即可完成连接对象的改变。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装配部与所述第二装配部嵌入式连接。该连接方式的优势在于装配过程简单,只需要一个嵌入滑动的动作,无需做重复的旋转运动,因此本技术的装配效率高,方便多组管道或者管带之间的交互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装配部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中设有密封橡胶圈,第二装配部插入到第一装配部内,所述密封橡胶圈使得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之间形成过盈配合。两段直通完成连接后,所述密封橡胶圈保证了连接之后两段直通之间的密封性能,同时又使所述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之间形成过盈配合,产生一个反作用力,防止所述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发生松脱。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装配部上设有“L”型镂空槽,所述第二装配部外壁设有与所述镂空槽配合的凸块。所述“L”型镂空槽的作用是提供一个限位装置,将与其配合的凸块固定,起到一个固定连接的作用。在连接所述第一装配部和第二装配部时,需要将第二装配部外壁的凸块对准第一装配部的镂空槽放入,然后旋拧转入限位处即可完成固定,此时第一装配部与第二装配部完成固定连接。镂空槽和凸块的数量一一对应,可以为1~6个,优选地,设有4个。镂空槽配合凸块的连接方式可以简单地将所述第一装配部和所述第二装配部进行快速连接固定,该连接方式结构简单,方便操作。
[0012]进一步地,所述倒刺结构的直角端设有限位槽,所述盖板内壁设有与所述限位槽配合的凸台结构。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凸台结构对盖板起限位作用,可以防止所述盖板松脱,加强盖板对所述直通的加紧作用;同时,所述限位槽与所述凸台结构还可以增大盖板与管带的接触面积,当本技术连接管带时,管带装配在所述直通外壁与所述盖板内壁之间,盖板内壁的凸台结构和所述直通外壁的限位槽可以对管带进行压紧,防止管带在使用过程中松脱。
[0013]进一步地,所述盖板覆盖在所述连接部及连接部之间的过渡段的外壁处,所述第一装配部、第二装配部的外壁处不覆盖有所述盖板,其目的是不影响拆卸或者组装两段直通。当第一、第二直通连接时,盖板不会覆盖第一、第二连接部,因此在盖板盖上的基础上也能够对第一、第二直通进行组装或拆卸,方便在多个管道或者管带改变连接对象时能够快速地更换连接的管带。
[0014]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上设有锁定结构,当所述盖板安装在所述直通外壁时,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紧固作用,使得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直通之间的管带能够牢牢地固定,使与之连接的管带不会因内部流体压力发生松脱。
[0015]进一步地,所述锁定结构包括设置在盖板一侧的卡扣,以及设置在盖板另一侧、与所述卡扣配合的卡槽,使用时只需将卡扣卡进卡槽即可完成锁紧。本技术的盖板为镜像对称设计,装配时只需使用两个相同的盖板相对扣合,其中一块盖板左侧的卡扣与另一盖板右侧的卡槽卡合,其右侧的卡槽与另一盖板左侧的卡扣卡合,因此相同结构的盖板可
以完成固定、锁紧。因为镜像对称设计,所述盖板在生产过程中只需要一套模具,生产难度和生产成本低。
[0016]进一步地,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的位置与所述连接部的位置对应,其目的是在设有倒刺结构的连接部处提供牢固的紧箍效果,因此,在连接任一规格的管带时,能够保证所述盖板在对应的连接部处提供相同的锁定效果,避免管带因内部流体压力造成脱落。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技术采用包括小直径段和大直径段两种不同直径规格的直通,配合装备在所述直通外侧的盖板,可以连接两种相邻规格、或者不同类型的管道或管带,解决了现有技术只能同类型的管道或者管带的不足之处;
[0019]2.本技术的装配结构、限位结构、卡合结构通过简单的结构和安装方式便可以实现有效的连接、限制、固定作用,其结构简单,组成部分少,使用维护方便,连接可靠性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件连接装置,包括直通接头,所述直通接头两端均设有至少两段不同直径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外壁设有倒刺结构(7),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通接头外壁设有将其箍紧的盖板(4),所述盖板(4)内壁设有与所述倒刺结构(7)紧密结合的凹槽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通接头包括第一直通(1),以及与所述第一直通(1)可拆卸连接的第二直通(2),所述第一直通(1)的大直径一端设有第一装配部(5),所述第二直通(2)的大直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装配部(5)配合的第二装配部(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部(5)与所述第二装配部(6)嵌入式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件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部(5)的内壁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中设有密封橡胶圈(3),第二装配部(6)插入到第一装配部(5)内,所述密封橡胶圈(3)使得第一装配部(5)和第二装配部(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闻康泳华王岩吴生景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联塑田盈设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