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筋混凝土梁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结构领域,具体是一种钢筋混凝土梁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和地方发展装配式建筑、推进建筑工业化相关政策的出台,预制装配式建筑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现有的装配式结构体系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场连接量大、连接质量难以保证等,这些问题制约了装配式建筑的进一步发展。
[0003]现有的混凝土梁和混凝土叠合柱连接时,搭接过程不稳定,容易导致混凝土梁的错位,影响住房安全,在混凝土梁搭接后,没有预警结构,对混凝土梁的使用安全造成影响,因此,需要设计钢筋混凝土梁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钢筋混凝土梁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连接结构解决了搭接过程不稳定,容易导致混凝土梁的错位,影响住房安全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连接结构,包括:限位套、定位销、活动挡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混凝土梁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连接结构,包括:限位套(1)、定位销(2)、活动挡板(3)和托架(4);所述限位套(1)上安装有定位销(2),所述限位套(1)的一侧固定有托架(4),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4)的侧壁开设有摆动孔,所述摆动孔内通过摆动销(7)配合安装有摆动杆(5),所述摆动杆(5)的底端固定有圆弧垫(6),所述摆动杆(5)的顶端固定有第一限位帽(9),所述第一限位帽(9)的内部设置有气垫球(10),所述托架(4)的外侧壁固定有第二限位帽(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4)的内壁上粘贴有气囊(13),所述气囊(13)上粘贴有纠正板(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4)的侧壁开设有杆孔,所述杆孔内穿插有活动杆(12),所述活动杆(12)的一端固接在纠正板(8)上,所述纠正板(8)与托架(4)的内壁之间固接有第一弹簧(1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梁与钢管混凝土叠合柱连接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志鹏,张赛,高志远,冯家强,邢向南,杨波,邓智毅,李煜麟,李靖辉,张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