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态储氢装置与燃料电池一体化电源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氢燃料电池
,尤其是涉及一种固态储氢装置与燃料电池一体化电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各界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增长,使用氢气的燃料电池逐渐走向市场。其中配置固态储氢装置的燃料电池系统以其高安全性、高体积储氢密度和快速充氢特性,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0003]在储氢材料方面,除了室温吸氢的材料之外,也有一些高温储氢材料(吸放氢温度均大于150℃),如镁基储氢材料,其氢化物本身质量轻(密度约为1.45g/ml)、质量储氢密度高(质量储氢密度约为7wt%),且资源丰富、成本低廉,被认为是最具应用前景的储氢材料之一。作为氢的可逆“存储”介质,高温固态储氢材料具有优良的吸放氢性能以及长期循环无动力学衰减和容量损失的优点,不但可以降低氢气的储运成本和能耗,而且安全便捷,可实现大容量固态储氢及常温常压长距离运输,有望成为氢储运领域的重要关键材料,从而推动氢能行业的发展。然而,目前阻碍高温储氢材料应用的主要难点在于其放氢温度高,如镁基储氢材料的放氢温度为3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态储氢装置与燃料电池一体化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燃料电池装置(1)、氢气反应加热器(2)、固态储氢装置(3)、自动控温装置(4);所述固态储氢装置(3)包括换热槽(3.2)、设置在换热槽(3.2)内部的储氢罐(3.1),所述储氢罐(3.1)内装填有储氢材料;所述氢气反应加热器(2)包括仓体、设置在所述仓体内部的氢气反应炉,所述仓体上开设有出液口、进液口、进气口,所述氢气反应炉的进气口与所述仓体的进气口连通;所述储氢罐(3.1)的外侧壁设置有温度监控器(3.3),所述储氢罐(3.1)的出口(3.4)通过供氢管路(3.8)与所述燃料电池装置(1)的进气口、所述仓体的进气口连通,所述仓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淼,李志念,叶建华,王琦,冯小阳,袁宝龙,郭秀梅,武媛芳,
申请(专利权)人: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