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堃专利>正文

一种清肺蜜练滋膏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7611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肺蜜练滋膏及其制作方法,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太子参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肺蜜练滋膏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医药保健
,具体为一种清肺蜜练滋膏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肺热的主要表现就是身体发热、咳嗽难忍,经常会有一些胸部闷痛的感觉。此外,痰黏稠、黄,有的时候甚至会有一些异味。引起肺热的原因比较多,受凉、进食一些油腻的食物,辛辣的食物容易导致体内内火旺盛,包括进食油腻的食物过多引起消化不良,到达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肺热,肺热患者容易出现发热、咳嗽、吐黄痰,而且临床上可以看到舌质容易偏红,舌苔偏黄、偏热。肺热患者在发热时,一般是畏寒症状较轻,发热症状会比较突出,还会伴有不同程度口渴。
[0003]肺热咽喉疼痛、咳嗽是由于肺内郁热、肺气失宣出现以咳嗽为主的一种症候,多见于免疫力低下的儿童及老人,从中医学范畴上讲,肺热咽喉疼痛、咳嗽属于温病学。现代医学中的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发作等呼吸系统疾病都有可能出现本病症。肺热咳嗽或由外邪袭肺,蕴郁化热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蕴积化热,火热上乘或情志抑郁,肝经蕴热,木火刑金导致肺内郁热,炼液为痰,痰盛生热,肺失宣肃,故而咳嗽频作,痰难咯出。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咳嗽、咳黄痰,伴有口干、咽痛、便秘、尿赤、身热或伴有喘息等症状,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少津、脉滑数或细数,现有的治疗肺热咳嗽的中药种类繁多,但现有的治疗效果有待提高,而且现有的药物口感较差,因此还需要开发疗效更好的治疗肺引起不适的药物,为此,我们提供出一种清肺蜜练滋膏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肺蜜练滋膏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清肺蜜练滋膏,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太子参4

5.5%、玄参4

5.5%、麦冬4

5.5%、天冬4

5.5%、桔梗4

5.5%、五味子4

5.5%、浙贝4

5.5%、知母4

5.5%、黄芩4

5.5%、款冬花4

5.5%、桑白皮4

5.5%、杏仁4

5.5%、百部4

5.5%、白前4

5.5%、佛手4

5.5%、香橼4

5.5%、蒲公英4

5.5%、紫花地丁4

5.5%、穿心莲4

5.5%、甘草2

3%、麦芽糖700

900毫升、蜂蜜50

150克、冰糖50

150克。
[0006]太子参4%、玄参4%、麦冬4%、天冬4%、桔梗4%、五味子4%、浙贝4%、知母4%、黄芩4%、款冬花4%、桑白皮4%、杏仁4%、百部4%、白前4%、佛手4%、香橼4%、蒲公英4%、紫花地丁4%、穿心莲4%、甘草2%、麦芽糖700毫升、蜂蜜50克、冰糖50克。
[0007]太子参5.25%、玄参5.25%、麦冬5.25%、天冬5.25%、桔梗5.25%、五味子5.25%、浙贝5.25%、知母5.25%、黄芩5.25%、款冬花5.25%、桑白皮5.25%、杏仁5.25%、百部5.25%、白前5.25%、佛手5.25%、香橼5.25%、蒲公英5.25%、紫花地丁5.25%、穿心莲5.25%、甘草2.62%%、麦芽糖800毫升、蜂蜜100克、冰糖100克。
[0008]太子参5.5%、玄参5.5%、麦冬5.5%、天冬5.5%、桔梗5.5%、五味子5.5%、浙贝
5.5%、知母5.5%、黄芩5.5%、款冬花5.5%、桑白皮5.5%、杏仁5.5%、百部5.5%、白前5.5%、佛手5.5%、香橼5.5%、蒲公英5.5%、紫花地丁5.5%、穿心莲5.5%、甘草3%、麦芽糖900毫升、蜂蜜150克、冰糖150克。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清肺蜜练滋膏的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0]S1、精选药材:将太子参、玄参、麦冬、天冬、桔梗、五味子、浙贝、知母、黄芩、款冬花、桑白皮、杏仁、百部、白前、佛手、香橼、蒲公英、紫花地丁、穿心莲、甘草按重量份称取各成分;
[0011]S2、处理材料:将S1得到的材料除麦芽糖、蜂蜜和冰糖外进行清洗和过滤处理;
[0012]S3、破碎处理:将S2得到的材料进行破碎处理,从而破碎成较小的药材;
[0013]S4、一次提取浓缩:将太子参、玄参、麦冬、天冬、桔梗、五味子、浙贝、知母、黄芩、款冬花、桑白皮、杏仁、百部、白前、佛手、香橼、蒲公英、紫花地丁、穿心莲、甘草进行混合,混合后加水浸泡,然后武火熬制,时间为10

30分钟,然后转文火10

15分钟,药熬浓后关火,然后静置过滤得一次滤液和药渣,将得到的一次滤液进行存储;
[0014]S5、二次提取浓缩:将S4得到的药渣加入水再次进行文火煎煮,时间为10

15小时,然后静置过滤得二次滤液和药渣;
[0015]S6、混合滤液:将得到的一次滤液和二次滤液进行混合,混合量为3000

3500毫升,然后把麦芽糖和冰糖加入到混合液中,中火煮1

2小时;
[0016]S7、搅拌液体:当S6对液体煮时开始出现细密的小气泡时则需要对其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2

5分钟,文火熬制成膏;
[0017]S8、蜜炼:将蜂蜜置于锅中,加热至沸腾,除去浮沫及杂质,在置锅中继续加热熬炼,程度分嫩蜜,中蜜和老蜜;
[0018]S9、成膏:将S7得到的膏晾凉,然后加入进S8得到的蜜炼后的蜂蜜,然后对其进行均匀的混合搅拌,搅拌时间为10

15分钟,逐步收膏至浓稠,2

4小时冷却后装瓶。
[0019]优选的,嫩蜜,中蜜和老蜜分别为,炼蜜温度在105℃

115℃,相对密度为1.3

1.35,色泽无明显变化,失水量较少,稍带粘性,得到嫩蜜,炼蜜温度在116℃

118℃,相对密度为1.36

1.38,呈浅红色,手捻有粘性但不能拉成长的白丝,得到中蜜,炼蜜温度在119℃

122℃,相对密度为1.39

1.41,呈红棕色,手捻甚粘,且可拉出白丝,得到老蜜。
[0020]本专利技术清肺蜜练滋膏,其中各原料药的药理功效:
[0021]太子参:性平味甘,归脾、肺经,具有补气益肺、健脾生津、健胃消食等功效。
[0022]玄参:性微寒,味甘、苦咸,归肺经、胃经和肾经,具有滋阴凉血、泻火解毒、滋肾养阴、抗炎杀菌等功效。
[0023]麦冬:性微寒,归肺、胃经,有润肺生津的作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肺蜜练滋膏,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如下:太子参4

5.5%、玄参4

5.5%、麦冬4

5.5%、天冬4

5.5%、桔梗4

5.5%、五味子4

5.5%、浙贝4

5.5%、知母4

5.5%、黄芩4

5.5%、款冬花4

5.5%、桑白皮4

5.5%、杏仁4

5.5%、百部4

5.5%、白前4

5.5%、佛手4

5.5%、香橼4

5.5%、蒲公英4

5.5%、紫花地丁4

5.5%、穿心莲4

5.5%、甘草2

3%、麦芽糖700

900毫升、蜂蜜50

150克、冰糖50

150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肺蜜练滋膏,其特征在于:太子参4%、玄参4%、麦冬4%、天冬4%、桔梗4%、五味子4%、浙贝4%、知母4%、黄芩4%、款冬花4%、桑白皮4%、杏仁4%、百部4%、白前4%、佛手4%、香橼4%、蒲公英4%、紫花地丁4%、穿心莲4%、甘草2%、麦芽糖700毫升、蜂蜜50克、冰糖50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肺蜜练滋膏,其特征在于:太子参5.25%、玄参5.25%、麦冬5.25%、天冬5.25%、桔梗5.25%、五味子5.25%、浙贝5.25%、知母5.25%、黄芩5.25%、款冬花5.25%、桑白皮5.25%、杏仁5.25%、百部5.25%、白前5.25%、佛手5.25%、香橼5.25%、蒲公英5.25%、紫花地丁5.25%、穿心莲5.25%、甘草2.62%%、麦芽糖800毫升、蜂蜜100克、冰糖100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肺蜜练滋膏,其特征在于:太子参5.5%、玄参5.5%、麦冬5.5%、天冬5.5%、桔梗5.5%、五味子5.5%、浙贝5.5%、知母5.5%、黄芩5.5%、款冬花5.5%、桑白皮5.5%、杏仁5.5%、百部5.5%、白前5.5%、佛手5.5%、香橼5.5%、蒲公英5.5%、紫花地丁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堃
申请(专利权)人:黄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