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堆的多参数核数据调整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核反应堆物理分析计算
,具体涉及一种快堆的多参数核数据调整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核数据是堆芯物理计算程序的关键输入参数之一,但由于测量仪器、方法等因素,目前的核数据不可避免的具有不确定度,尤其在高能量段的中子反应截面具有较大的不确定度,而快堆的中子反应能量大都处于中高能量段,因此核数据的不确定度导致快堆的堆芯中子学计算结果具有较大的不确定度。随着反应堆堆芯数值计算方法的不断改善,理论模型的近似误差已经越来越小,核数据的不确定度已经成为了堆芯中子学计算程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因此,通过实验测量值反向调整核数据是修正核数据,提高数值计算和实验测量吻合度的重要手段。
[0003]然而,已有的核数据调整工作基于积分实验获得的有效中子增殖因子的测量结果,但仅依靠单个响应进行调整只能提高有效中子增殖因子的计算精度,难以改善其他关键物理参数的计算精度与置信度,如控制棒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堆的多参数核数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针对已有零功率实验装置的多个临界测量实验、控制棒价值测量实验以及空泡反应性测量实验,计算所有实验各自的χ系数和IS因子,并以某一实验为基准实验,计算所有实验与基准实验的相似性系数,根据相似性系数、χ系数和IS因子对应的筛选准则选取能用于核数据调整的实验;以实验j为基准,实验i相对于与实验j的相似性系数计算表达式为:式中:ρ
i,j
——实验i相对于与实验j的相似性系数,表征核数据变化对实验i和实验j影响的一致程度;S
i
——实验i中核数据的灵敏度系数向量;S
iT
——实验i中核数据的灵敏度系数向量的转置;S
j
——实验j中核数据的灵敏度系数向量;S
jT
——实验j中核数据的灵敏度系数向量的转置;M
σ
——核数据的协方差矩阵;当ρ
i,j
=1表示了两个实验之间协方差的来源完全一致,当ρ
i,j
=
‑
1表示两个实验的协方差来源完全相反,相似程度高的实验在调整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相似的,得到的核数据调整结果是相近的;相似程度低的实验能够形成互补,有利于避免调整过程中的代偿效应;χ系数的计算表达式为:式中:χ
i
——实验i的χ系数,指计算误差在一倍不确定度中的占比,用以衡量实验计算误差、计算不确定度和测量不确定度之间的一致程度;E
i
——实验i的实验测量结果;C
i
——实验i的数值计算结果;M
E
——实验测量结果的协方差矩阵;(M
E
)
i,i
——实验测量结果的协方差矩阵M
E
第i行第i列的数值,即实验i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当χ
i
>1时,说明计算结果超出了一倍不确定度的范围,则实验i存在计算结果与不确定度不一致的可能;IS因子计算表达式为:式中:IS
i
——实验i的IS因子,表征核数据引起的结果不确定度和实验测量不确定度的比值;
采用的实验最终筛选准则为:(1)ρ
i,j
<0的实验个数占总实验个数的比例应大于50%,避免代偿效应;(2)χ
i
≤1,保证计算结果在一倍不确定度的范围内;(3)IS
i
≥1,即核数据对计算结果的不确定度大于实验不确定度,从而保证实验i能够对核数据进行有效的调整;步骤2:利用被筛选出来的实验的有效中子增殖因子、控制棒价值和空泡反应性三类实验测量结果,基于贝叶斯定理进行核数据调整;利用评价核数据库中给出的核数据协方差数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平,乔梁,郑友琦,杜夏楠,吴宏春,曹良志,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