椭圆偏光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6066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取向缺陷和光轴偏移被抑制的椭圆偏光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椭圆偏光板中,在透明基材上依次设置有取向层A、相位差层、取向层B、偏光层,前述偏光层与前述相位差层的光轴实质上不是平行关系,前述相位差层为由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聚合物构成的膜,前述取向层B为具有80nm~800nm的厚度的膜,前述偏光层是二向色性色素在由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聚合物构成的膜中取向而形成的。合物构成的膜中取向而形成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椭圆偏光板
[0001]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7月10日、申请号为201780044014.5、专利技术名称为“椭圆偏光板”的专利技术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椭圆偏光板。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具备椭圆偏光板的显示装置及椭圆偏光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3]在平板显示装置(FPD)中,使用了偏光板、相位差板等光学膜。作为这样的偏光板,广泛使用了由在聚乙烯醇系树脂膜上取向吸附碘等二向色性色素而成的偏光层和保护膜形成的偏光板。作为相位差板,对环烯烃系树脂膜、聚碳酸酯系树脂膜或三乙酰纤维素系树脂膜进行拉伸而得到的相位差板广为人知。伴随着近年来的薄型化,已开发了通过将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组合物涂布于基材而制造的薄膜的偏光板以及相位差板。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显示逆波长分散性的相位差膜,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显示高偏光性能的偏光层。另外,为了进一步的薄膜化,例如专利文献3中开发了介由保护层形成偏光层和相位差膜的技术。这些偏光层和相位差层常常相互层叠而作为椭圆偏光板使用。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0

537955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3

101328号公报
[0008]专利文献3:日本特表2014

6314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10]然而,如上所述地得到的以往的椭圆偏光板有在偏光层中发生取向缺陷、光轴偏移这样的问题。对于偏光层的取向缺陷而言,在缺陷部分会损害作为椭圆偏光板的功能。另外,光轴偏移会损害作为椭圆偏光板的功能。
[0011]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能提供一种取向缺陷和光轴偏移被抑制的偏光板。
[001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偏光层的取向缺陷和光轴偏移被抑制的椭圆偏光板。
[0013]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4]即,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1]~[13]。
[0015][1]椭圆偏光板,其是在透明基材上依次设置有取向层A、相位差层、取向层B及偏光层的椭圆偏光板,
[0016]前述偏光层与前述相位差层的光轴实质上不是平行关系,
[0017]前述相位差层为由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聚合物构成的膜,
[0018]前述取向层B为具有80nm~800nm的厚度的膜,
[0019]前述偏光层是二向色性色素在由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聚合物构成的膜中分散取向而形成的膜。
[0020][2]如[1]所述的椭圆偏光板,其中,前述透明基材、取向层A、相位差层、取向层B、偏光层的平均折射率均为1.4~1.7的范围。
[0021][3]如[1]或[2]所述的椭圆偏光板,其中,相邻的层的折射率差为0.2以下。
[0022][4]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椭圆偏光板,其中,前述偏光层与相位差层的光轴所成的角为40
°
~50
°
的范围。
[0023][5]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椭圆偏光板,其中,前述取向层A及取向层B均为光取向膜。
[0024][6]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椭圆偏光板,其中,前述取向层A及取向层B为含有肉桂酰基的光取向膜。
[0025][7]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椭圆偏光板,其中,前述取向层A及取向层B为含有重均分子量为20000~50000的树脂的光取向膜。
[0026][8]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椭圆偏光板,其中,前述偏光层为由近晶相液晶状态的聚合物构成的膜。
[0027][9]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椭圆偏光板,其中,前述二向色性色素为偶氮色素。
[0028][10]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椭圆偏光板,其中,前述相位差层满足以下式子中的全部。
[0029]100nm<Re(550)<160nm

(1)
[0030]Re(450)/Re(550)≤1.0

(2)
[0031]1.00≤Re(650)/Re(550)

(3)
[0032](Re(450)、Re(550)、Re(650)分别表示波长450nm、550nm、650nm处的面内延迟。)
[0033][11]液晶显示装置,其具备[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椭圆偏光板。
[0034][12]有机EL显示装置,其具备[1]~[11]中任一项所述的椭圆偏光板。
[0035][13]椭圆偏光板的制造方法,其包括下述工序:
[0036]工序(1),在透明基材上涂布包含取向材料A和溶剂的组合物,进行干燥,然后照射偏振UV光,形成取向层A;
[0037]工序(2),在前述取向层A上涂布含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引发剂及溶剂的组合物,进行干燥,然后进行UV照射,在液晶状态下使其聚合,由此形成相位差层;
[0038]工序(3),涂布包含取向材料B和溶剂的组合物,进行干燥,然后照射偏振UV光,形成取向层B;和
[0039]工序(4),在前述取向层B上涂布含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二向色性色素、聚合引发剂及溶剂的组合物,进行干燥,然后进行UV照射,在液晶状态下使其聚合,由此形成偏光层。
[0040]专利技术的效果
[0041]通过本专利技术,可提供抑制了相位差层和偏光层发生光轴偏移和取向缺陷的椭圆偏光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不限于此处说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不损害本专利技术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
[0043]本专利技术的椭圆偏光板是在透明基材上依次设置有取向层A、相位差层、取向层B、偏光层的椭圆偏光板。
[0044][透明基材][0045]作为透明基材,可举出玻璃基材及膜基材,优选膜基材,从能连续地制造方面考虑,更优选长条的卷状膜。
[0046]作为构成膜基材的树脂,可举出例如聚乙烯、聚丙烯、降冰片烯系聚合物等聚烯烃;环状烯烃系树脂;聚乙烯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三乙酰纤维素、二乙酰纤维素及纤维素乙酸酯丙酸酯等纤维素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砜;聚醚砜;聚醚酮;聚苯硫醚及聚苯醚等塑料。
[0047]作为市售的纤维素酯基材,可举出“Fujitack”(Fuji Photo Film Co.,Ltd.制);“KC8UX2M”、“KC8UY”及“KC4UY”(以上为Konica Minolta Opto株式会社制)等。
[0048]作为市售的环状烯烃系树脂,可举出“Topas”(注册商标)(Ticona公司(德国)制)、“ARTON”(注册商标)(JSR株式会社制)、“ZEONOR(
ゼオノア...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椭圆偏光板,其是在透明基材上依次设置有取向层A、相位差层、取向层B及偏光层的椭圆偏光板,所述椭圆偏光板在波长550nm处的椭圆率为79%以上,所述偏光层与所述相位差层的光轴实质上不是平行关系,所述偏光层与相位差层的光轴所成的角为43
°
~47
°
的范围,所述相位差层为由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聚合物构成的膜,所述取向层B为具有80nm~800nm的厚度的膜,所述偏光层是二向色性色素在由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聚合物构成的膜中取向而形成的,所述椭圆偏光板在所述相位差层之后具有所述取向层B,并在所述取向层B之后具有所述偏光层,所述相位差层满足以下式子中的全部,100nm<Re(550)<160nm

(1)Re(450)/Re(550)≤1.0

(2)1.00≤Re(650)/Re(550)

(3)Re(450)、Re(550)、Re(650)分别表示波长450nm、550nm、650nm处的面内延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椭圆偏光板,其中,所述透明基材、取向层A、相位差层、取向层B及偏光层的平均折射率均为1.4~1.7的范围。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椭圆偏光板,其中,相邻的层的折射率差为0.2以下。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椭圆偏光板,其中,所述取向层A为光取向膜。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椭圆偏光板,其中,所述取向层A及取向层B为含有肉桂酰基的光取向膜。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椭圆偏光板,其中,所述取向层A及取向层B为含有重均分子量为20000~50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西辰昌幡中伸行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