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的数控机械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5617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的数控机械臂,包括底板、第一感应器和储存腔,所述第一感应器的内部顶壁安装有距离传感器,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顶部安装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顶部安装有活动槽,且第一感应器安装在二号柱的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安装有第一感应器可以防止装置发生碰撞,距离传感器通过发射信号波检测机械臂与周围物体之间的距离,当距离较近时,第一电机带动转动杆转动,使得转动杆滑过警示灯的导电部分,转动杆的一端与电池电性连接,电池对警示灯进行供电,使得警示灯亮起,同时转动杆转动至另一端时,与导电片接触,第一弹簧收缩,导电板向蜂鸣器供电,使得在距离较近时,实现检测和警示功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的数控机械臂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臂
,具体为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的数控机械臂。

技术介绍

[0002]机械臂是一种类型的机械手臂,通常是可编程的,具有类似功能的人臂;手臂可能是整个机构的总和,也可能是更复杂机器人的一部分。这种机械手的连杆通过关节连接,允许旋转运动(例如在关节机器人中)或平移(线性)位移。机械手的各个环节可视为形成一个运动链。机械手运动链的末端称为末端执行器,类似于人手,传感技术就是传感器的技术,可以感知周围环境或者特殊物质,比如气体感知、光线感知、温湿度感知、人体感知等等,把模拟信号转化成数字信号,给中央处理器处理。最终结果形成气体浓度参数、光线强度参数、范围内是否有人探测、温度湿度数据等等,显示出来,在现代机械臂设计中,使用了较多的传感设备,传感设备能够大大提高机械臂的操作精度,另外多种传感器也可以使机械臂能够自主的完成一些操作。
[0003]现有的机械臂存在的缺陷是:
[0004]1、专利文件CN110625606B公开了机械臂,保护的权项“用于对工件进行转移,机械臂包括:主体部分,主体部分绕预定轴线可旋转地设置,主体部分具有第一工作位置和第二工作位置;固定部分,固定部分安装在主体部分上,固定部分用于与工件配合,以将工件固定在主体部分上;限位部分,限位部分包括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设置在主体部分上,第二限位件与主体部分间隔设置;其中,当主体部分处于第一工作位置时,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配合,以将主体部分限位在第一工作位置;或者,当主体部分处于第二工作位置时,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配合,以将主体部分限位在第二工作位置。本专利技术的机械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机械臂对工件旋转角度控制不精确的问题”,在狭小的环境中使用机械臂时,往往会导致机械臂摆动幅度过大导致机械臂与周围物体发生碰撞,在生产线上,工作人员路过时也容易发生碰撞情况,不够安全;
[0005]2、专利文件CN107877501A公开了机械手臂,保护的权项“该机械手臂包括:机械部分和控制部分;所述机械部分包括:机械前臂结构、机械手腕结构、机械手掌结构以及机械手指结构;所述机械前臂结构与所述机械手腕结构转动连接,所述机械手掌结构与所述机械手腕结构转动连接,所述机械手指结构包括依次排列在所述机械手掌结构上的五个手指单元,每个手指单元对应连接有一个手指驱动单元,所述手指驱动单元通过手指联动件带动对应的手指单元进行伸展和弯曲;所述控制部分包括:脑电波检测装置、传感器检测装置和控制器;本专利技术通过采集使用者的脑电波来完成智能抓取,整个过程更为智能简便,无需专业人员来完成,使用范围广泛,使用非常方便”,现有的机械臂大多需要人工进行润滑,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拆卸后润滑,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0006]3、专利文件CN107097219A公开了机械臂,保护的权项“用于将第一工位上的工件搬运至第二工位,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臂包括:底座;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底座上;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连接;曲杆,所述曲杆与所述传动轴之
间设置有联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传动轴旋转并通过所述联动机构驱动所述曲杆从第一位置旋转至第二位置;抓取机构,连接于所述曲杆远离所述联动机构的一端,所述曲杆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抓取机构从所述第一工位抓取工件,所述曲杆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抓取机构松开所述工件使工件放置于所述第二工位。上述机械臂,曲杆与所述传动轴之间设置有联动机构,工件的搬运效率高,整体结构简单,便于调试和维护”,现有的机械臂大多依靠采用防滑垫的方式进行防滑,一些材料形状不规则,防滑垫起的作用较小,不够方便;
[0007]4、专利文件CN111093909A公开了机械臂,保护的权项“其具有一个或多个变刚度关节,该一个或多个变刚度关节可以由可以独立操作的第一双向致动器和第二双向致动器控制。每个双向致动器可以以第一构造操作以沿第一方向推动关节,以及以第二构造操作以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推动关节。双向致动器可以在配合模式(高扭矩模式)下操作,在该配合模式下,双向致动器协同工作(即,都处于第一构造或第二构造),以将可用扭矩输出加倍。双向致动器也可以(或可替代地)在高刚度模式(对抗模式)下操作,在高刚度模式下,双向致动器通过操作使得它们彼此反作用而彼此抵抗(即,一个双向致动器处于第一构造,而另一个双向致动器处于第二构造)。高扭矩模式可以用于运动轨迹的最初部分,而对抗模式可以用于运动轨迹的最终部分。高刚度/对抗模式下的相对较高的刚度是由第一弹性构件和第二弹性构件的非线性力

挠曲关系的结合作用引起的。弹性构件可以各自包括弹性元件、腱或其他弹性构件,其可以被拉伸(伸长)以增加其中的张力从而推动关节运动”,现有的装置大多灵活度固定,仅为了适应工作需求,在进行另外的生产加工时,就需要更换其他的机械臂,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的数控机械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的数控机械臂,包括底板、第一感应器和储存腔,所述第一感应器的内部顶壁安装有距离传感器;
[0010]所述第一感应器的内壁安装有警示灯,所述第一感应器的内部底壁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转动杆,所述第一感应器的内部底壁安装有电池,所述第一感应器的内壁安装有蜂鸣器,所述第一感应器的内壁安装有导电板,所述导电板的外壁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外壁安装有导电片;
[0011]所述底板的顶部安装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顶部安装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顶部安装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壁通过轴安装有一号柱,所述一号柱的顶部安装有转动器,所述转动器的外壁安装有二号柱,且第一感应器安装在二号柱的顶部。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箱的内部底壁安装有第二电机,且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转动盘的底部连接,活动槽的外壁安装有第三电机。
[0013]优选的,所述一号柱的外壁安装有第二感应器,转动器的内壁安装有第四电机,且第四电机的输出端与二号柱的外壁连接,二号柱的外壁设有固定槽,二号柱的外壁安装有一号电机。
[0014]优选的,所述一号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三号柱,三号柱的外壁安装有二号电机,二
号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外壁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安装有夹持板。
[0015]优选的,所述转动杆的外壁安装有一号弹簧,所述一号弹簧的外壁安装有导电壳,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与一号柱的外壁连接;
[0016]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与二号柱的外壁连接,所述三号柱位于固定槽的内部。
[0017]优选的,所述夹持板的外壁安装有夹持器,所述夹持器的内壁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安装有防滑板,防滑板的顶部贯穿安装有多个防滑柱,防滑柱的外壁环绕安装有二号弹簧,防滑板的内部底壁安装有第三电动伸缩杆,第三电动伸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的数控机械臂,包括底板(1)第一感应器(3)和储存腔(5),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应器(3)的内部顶壁安装有距离传感器(301);所述第一感应器(3)的内壁安装有警示灯(302),所述第一感应器(3)的内部底壁安装有第一电机(310),所述第一电机(310)的输出端安装有转动杆(304),所述第一感应器(3)的内部底壁安装有电池(305),所述第一感应器(3)的内壁安装有蜂鸣器(306),所述第一感应器(3)的内壁安装有导电板(307),所述导电板(307)的外壁安装有第一弹簧(308),所述第一弹簧(308)的外壁安装有导电片(309);所述底板(1)的顶部安装有固定箱(101),所述固定箱(101)的顶部安装有转动盘(103),所述转动盘(103)的顶部安装有活动槽(104),所述活动槽(104)的内壁通过轴安装有一号柱(2),所述一号柱(2)的顶部安装有转动器(201),所述转动器(201)的外壁安装有二号柱(205),且第一感应器(3)安装在二号柱(205)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的数控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101)的内部底壁安装有第二电机(102),且第二电机(102)的输出端与转动盘(103)的底部连接,活动槽(104)的外壁安装有第三电机(1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的数控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柱(2)的外壁安装有第二感应器(202),转动器(201)的内壁安装有第四电机(203),且第四电机(203)的输出端与二号柱(205)的外壁连接,二号柱(205)的外壁设有固定槽,二号柱(205)的外壁安装有一号电机(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的数控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电机(8)的输出端安装有三号柱(801),三号柱(801)的外壁安装有二号电机(802),二号电机(802)的输出端安装有固定板,固定板的外壁安装有第一电动伸缩杆(803),第一电动伸缩杆(803)的一端安装有夹持板(4)。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的数控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杆(304)的外壁安装有一号弹簧,所述一号弹簧的外壁安装有导电壳,所述第三电机(105)的输出端与一号柱(2)的外壁连接;所述第四电机(203)的输出端与二号柱(205)的外壁连接,所述三号柱(801)位于固定槽的内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的数控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板(4)的外壁安装有夹持器,所述夹持器的内壁安装有第二电动伸缩杆(401),第二电动伸缩杆(401)的一端安装有防滑板(402),防滑板(402)的顶部贯穿安装有多个防滑柱(403),防滑柱(403)的外壁环绕安装有二号弹簧(404),防滑板(402)的内部底壁安装有第三电动伸缩杆(406),第三电动伸缩杆(406)的顶部安装有T型板(405),T型板(405)的外壁设有卡槽,防滑板(402)的内壁安装有第四电动伸缩杆(407),第四电动伸缩杆(407)的一端安装有卡板(408)。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传感技术的数控机械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101)的内壁安装有储存腔(5),储存腔(5)的内壁安装有滑杆(501),滑杆(501)的外壁安装有滑块(502),滑块(502)的外壁安装有浮球(503),储存腔(5)的内部底壁安装有防水壳(504),防水壳(504)的顶部贯穿安装有升降杆(505),升降杆(505)的外壁环绕安装有三号弹簧(506),防水壳(504)的内部底壁安装有感应板(5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锋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威锋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