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529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却装置,属于CPU的冷却技术领域。其包括冷板和安装罩,冷板内部设有底层流道,冷板的顶部设有与底层流道连通的出水口和两个开口,出水口设于两个开口之间,出水口用于与出水嘴连接,冷板的底部用于与热源接触;安装罩密封罩设于冷板的顶部,安装罩的截面呈C型,安装罩包括第一安装罩和设于第一安装罩沿第一方向两端的第二安装罩,第一安装罩与冷板形成中间流道,第二安装罩与冷板形成分流道,中间流道与两个分流道连通,第一安装罩上设有用于与出水嘴连接的进水口,两个分流道分别通过两个开口与底层流道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缩短了流道长度,减小流道内部阻力,降低进出口的总压损,进而降低了成本。进而降低了成本。进而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CPU的冷却
,尤其涉及一种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对CPU散热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采用风冷散热,利用低温空气与发热部件接触换热,由于空气比热小,散热极限为350W~400W,存在散热效率相对较低及局部热点散热能力较差等问题;风扇的全速振动影响元件的可靠性,使具有不同共振频率的元部件同时共振,从而使安装不当的元件受扭曲、碰撞等而损坏定额概率增加,并且噪音大。另一种是采用液冷散热,具有高效的制冷效果及低噪音等优势,具体包括间接液冷(板式液冷)和直接接触式液冷。目前,直接接触式液冷散热仍然存在技术难度高、成熟度低、量产化应用阻碍大等问题,如容器气密性设计问题、对于液体冷却剂的要求严格、冷却液直接接触发热元件是否影响其稳定性也有待研究。板式液冷由于其散热性能优异、技术较为成熟、容易量产等优点而在业界被广泛应用。常见的板式液冷,流道长度长,内部阻力大,流道进出口的压力差较大,增大了泵的功率需求,增加了成本。
[0003]因此,亟需一种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装置,缩短流道长度,减小流道内部阻力,降低进出口的总压损,进而降低成本。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提供一种冷却装置,包括:
[0007]冷板,其内部设有底层流道,所述冷板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底层流道连通的出水口和两个开口,所述出水口设于两个所述开口之间,所述出水口用于与出水嘴连接,所述冷板的底部用于与热源接触;
[0008]安装罩,密封罩设于所述冷板的顶部,所述安装罩的截面呈C型,所述安装罩包括第一安装罩和设于所述第一安装罩沿第一方向两端的第二安装罩,所述第一安装罩与所述冷板形成中间流道,所述第二安装罩与所述冷板形成分流道,所述中间流道与两个所述分流道连通,所述第一安装罩上设有用于与进水嘴连接的进水口,两个所述分流道分别通过两个所述开口与所述底层流道连通。
[000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为矩形条口。
[0010]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流道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
[0011]所述分流道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开口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和/或
[0012]所述底层流道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分流道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
[0013]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冷板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焊接连接,所述底层流道设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所述安装
罩连接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开口和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第一基板,所述第二基板用于与所述热源接触。
[0014]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基板包括顶部基板和连接于所述顶部基板的边框,所述顶部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通过所述边框支撑连接,所述第二基板设有环形槽,所述边框的底部连接于所述环形槽内,所述出水口设于所述顶部基板。
[0015]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冷板和所述安装罩均为铜板,和/或所述安装罩与所述冷板焊接。
[0016]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水嘴为弯插式出水嘴,和/或所述进水嘴为直插式进水嘴。
[0017]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安装罩具有安装罩顶面和沿第二方向分布的两安装罩侧面,所述进水口设置于沿所述第二方向远离所述出水口的所述安装罩侧面。
[0018]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层流道内设有两个翅片基板,两个所述翅片基板间隔设置,所述出水口设于两个所述翅片基板之间。
[0019]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翅片基板包括若干平行间隔设置的翅片本体,相邻两个所述翅片本体形成通槽,所述通槽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开口和所述出水口分别位于所述通槽的两端。
[0020]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相邻两个所述翅片本体的间距为0.2mm

0.4mm;和/或两个所述翅片基板之间的间距为5mm

6mm。
[0021]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冷板的四周设有安装孔,所述冷却装置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孔与外部带有热源的安装平台螺纹连接。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冷却装置,安装罩和冷板的顶部形成上层流道,上层流道包括连通设置的中间流道和两个分流道,通过安装罩呈C型设置,中间流道内的流体能够均匀地流向两个分流道;底层流道具有两个开口和设于两个开口之间的出水口,且两个分流道分别通过两个开口与底层流道连通;由于安装罩呈C型,两个分流道与两个开口分别对应,因此,两个开口位于冷板沿第一方向的两端。冷却时,热源安装于冷板的底部,冷却液从安装罩上的进水口进入中间流道后,再进入两个分流道,在压力和重力的作用下,通过两个开口从底层流道的两侧进入,并从出水口流出。两个开口和出水口之间使底部流道形成两个并列的冷却流道,缩短了流道长度。
[002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安装罩设于冷板上方,形成上层流道和底层流道的二维流道设计。两个开口的分水设计使上层流道和底层流道的总长度缩短,流道当量直径增加,有效降低了冷液进出口的总压损,降低了泵的功率需求,进而降低了成本。采用立体双层流道设计,液体流动换热效率正比于换热面积,常见流道设计为平面流道,为增加流动接触面积,平面流道需要多次弯折,大大增加了流动沿程阻力,而双层流道设计,额外增加一维换热面积。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主视图;
[0027]图3是图2的A

A剖视图;
[0028]图4是图2的B

B剖视图;
[0029]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的爆炸图;
[0030]图6是图5的O处放大图;
[0031]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冷却装置对产品的仿真模拟示意图。
[0032]图中:
[0033]100、热源;
[0034]1、冷板;11、第一基板;111、出水口;112、开口;113、顶部基板;114、边框;12、第二基板;121、环形槽;13、安装孔;M、底层流道;
[0035]2、安装罩;21、第一安装罩;211、进水口;212、安装罩顶面;213、安装罩侧面;22、第二安装罩;N1、中间流道;N2、分流道;
[0036]3、翅片基板;31、翅片本体;32、通槽;
[0037]4、紧固件;5、进水嘴;6、出水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板(1),其内部设有底层流道(M),所述冷板(1)的顶部设有与所述底层流道(M)连通的出水口(111)和两个开口(112),所述出水口(111)设于两个所述开口(112)之间,所述出水口(111)用于与出水嘴(6)连接,所述冷板(1)的底部用于与热源(100)接触;安装罩(2),密封罩设于所述冷板(1)的顶部,所述安装罩(2)的截面呈C型,所述安装罩(2)包括第一安装罩(21)和设于所述第一安装罩(21)沿第一方向两端的第二安装罩(22),所述第一安装罩(21)与所述冷板(1)形成中间流道(N1),所述第二安装罩(22)与所述冷板(1)形成分流道(N2),所述中间流道(N1)与两个所述分流道(N2)连通,所述第一安装罩(21)上设有用于与进水嘴(5)连接的进水口(211),两个所述分流道(N2)分别通过两个所述开口(112)与所述底层流道(M)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12)为矩形条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道(N2)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所述分流道(N2)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开口(112)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和/或所述底层流道(M)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分流道(N2)沿所述第二方向的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1)包括第一基板(11)和第二基板(12),所述第一基板(11)和所述第二基板(12)焊接连接,所述底层流道(M)设于所述第一基板(11)和所述第二基板(12)之间,所述安装罩(2)连接于所述第一基板(11),所述开口(112)和所述出水口(111)设于所述第一基板(11),所述第二基板(12)用于与所述热源(100)接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11)包括顶部基板(113)和连接于所述顶部基板(113)的边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将军季懿栋韩成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