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组合神经网络的移动学习情境预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计算机
,具体涉及到移动学习情境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移动学习(M
‑
Learning)是实现学习者随时随地学习的新型模式,是智慧学习和智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教育信息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方向。国内外在教育领域开展的移动研究可以大致分为:学习者移动行为的分析与识别、学习者移动行为模式的挖掘、学习者移动情境感知以及学习者移动学习地点的预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以及学习效率会受到所处的情境的影响。在不同的学习情境下,学习者会根据在特定地点、特定时间下对学习的个性化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形式。基于情境感知的移动学习研究使移动学习具有情境性,其最大的优势是可以识别和获取学习者的移动学习情境,追踪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从而能够更好地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服务,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果。
[0003]通过研究学习者不同的移动学习情境等相关数据,分析并挖掘这些数据的内在联系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目前为止,学习情境研究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组合神经网络的移动学习情境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以下步骤组成:(1)预处理数据数据集来源于50名学习者使用数据采集APP得到的移动学习情境数据集R:R={id,E,st,f,l,a,h,dv,w,S}式中,id为学习者姓名、E为移动学习情境、st为学习者到达时间、f为学习者所处楼层、l为学习者所处经度、a为学习者所处纬度、h为学习者所处高度、dv为采集设备型号、天气类型、S为传感器;E取值为[1,q],q取值为有限的正整数;f取值为[
‑
1,18],l、a、h取值为有限的正实数,w选取晴、阴、多云、小雨、中雨、大雨;S为传感器、S∈{s1,s1,...,s
73
},其中,s1为光线传感器、s2为加速度传感器、s3为方向传感器、s4为步数传感器;对移动学习情境数据集R进行预处理如下:1)学习者到达时间扩充对学习者到达时间st进行学习者停留时长扩充tp,按式(1)对st
i
和st
j
进行学习者停留时长扩充tp
i
:tp
i
=st
j
‑
st
i
ꢀꢀꢀꢀꢀꢀꢀꢀꢀꢀꢀꢀꢀꢀꢀꢀꢀꢀꢀꢀꢀꢀꢀꢀꢀꢀꢀꢀꢀꢀꢀꢀꢀꢀꢀꢀꢀꢀꢀꢀꢀꢀꢀꢀꢀꢀꢀꢀꢀꢀꢀꢀꢀꢀꢀꢀꢀ
(1)式(1)中,st
j
表示第j个样本对应的学习者到达时间st,st
i
表示第i个样本对应的学习者到达时间st,i、j取值至少为2的有限正整数,其中i<j;对学习者到达时间st进行移动学习情境切换时长扩充ti,按式(2)对st
k
和st
j
进行学习者停留时长扩充ti
k
:ti
k
=st
k
‑
st
j
ꢀꢀꢀꢀꢀꢀꢀꢀꢀꢀꢀꢀꢀꢀꢀꢀꢀꢀꢀꢀꢀꢀꢀꢀꢀꢀꢀꢀꢀꢀꢀꢀꢀꢀꢀꢀꢀꢀꢀꢀꢀꢀꢀꢀꢀꢀꢀꢀꢀꢀꢀꢀꢀꢀꢀꢀꢀꢀ
(2)式(2)中,st
k
表示第k个样本对应的学习者到达时间st,k取值至少为2的有限正整数,其中j<k;对移动学习情境数据集R中到达时间扩充后的数据集R
′
为:R
′
={id,E,st,f,l,a,h,dv,w,S,tp,ti};2)选择特征使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在扩充后数据集R
′
中的学习者姓名id、学习者到达时间st、学习者所处楼层f、学习者所处经度l、学习者所处纬度a、学习者所处高度h、采集设备型号dv、天气类型w、传感器S的特征与移动学习情境E、学习者停留时长tp、移动学习情境切换时长ti的相关系数中,选择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0.1的特征作为特征选择数据集D;D={id,st,f,w,s1,s2,s3,s4,E,tp,ti}3)处理数值对特征选择数据集D进行缺失值填充、异常数值替换、编码转换;所述的缺失值填充是对缺失值用0进行填充;所述的异常数值替换是采用random随机函数按式(3)确定学习者停留时长tp
i
:tp
i
=random(tp
b
,tp
i
‑1),tp
i
≥120
ꢀꢀꢀꢀꢀꢀꢀꢀꢀꢀꢀꢀꢀꢀꢀꢀꢀꢀꢀꢀꢀꢀꢀꢀꢀꢀꢀꢀꢀꢀꢀꢀꢀꢀꢀꢀꢀꢀꢀꢀꢀ
(3)式(3)中,random()为随机函数,tp
i
≥120时tp
i
为异常值,对异常值tp
i
用随机函数random进行替换;tp
b
表示第b个样本对应的学习者停留时长tp,tp
i
表示第i个样本对应的学习者停留时长tp,b取值为[5,15],b<i;所述的编码转换是对天气类型w进行整数编码转换;整数编码转换为:用天气类型w中晴、阴、多云、小雨、中雨、大雨,将第i个样本对应的天气类型w
i
映射为[1,6]的不同整数;将
特征选择数据集D中所有取值使用float函数转换为浮点型数值;4)划分数据集将特征选择数据集D按1:1划分为训练集D
train
、测试集D
test
;(2)数据增强按式(4)对训练集D
train
进行高斯白噪声数据增强,得到增强后的训练集为:为:为:式(4)中,concat()表示将random()处理后的数据沿着列进行g次拼接、g取值为[20,30],|D
train
|为训练集的长度、取值为有限的正整数,D
train,p
表示训练集D
train
中的第p条样本,snr表示白噪声信噪比、取值为[20,40];(3)处理数据分别对高斯白噪声数据增强数据集和测试集D
test
中的移动学习情境E和天气类型w采用独热编码方法进行转换;将第i个样本对应的移动学习情境E
i
转换为具有q个元素的一维向量,将第i个样本对应的天气类型w
i
转换为具有6个元素一维向量;对高斯白噪声数据增强数据集和测试集D
test
中所有数据X按式(5)进行归一化处理X
′
为:将高斯白噪声数据增强数据集和测试集D
test
按式(6)转换为具有前后时序关系的监督型数据D':D
′
=shift(Ds,n)
ꢀꢀꢀꢀꢀꢀꢀꢀꢀꢀꢀꢀꢀꢀꢀꢀꢀꢀꢀꢀꢀꢀꢀꢀꢀꢀꢀꢀꢀꢀꢀꢀꢀꢀꢀꢀꢀꢀꢀꢀꢀꢀꢀꢀꢀꢀꢀꢀꢀꢀꢀꢀꢀ
(6)shift(Ds,n)=[[d1,d2,..,d
n
],[d2,d3,..,d
n+1
],...,[d
|Ds|
‑
n+1
,d
|Ds|
‑
n+2
,..,d
|Ds|
]]式(6)中,shift()为监督型数据转化函数;Ds表示高斯白噪声数据增强数据集或测试集D
test
,d1表示数据集Ds中第1条样本,n取值为[30,50],n<|Ds|;(4)构建组合神经网络组合神经网络由归一化层、长短期记忆
‑
卷积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
‑
注意力神经网络、噪声
‑
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全连接神经网络1、全连接神经网络2连接构成;归一化层的输出端与并联的长短期记忆
‑
卷积神经网络和长短期记忆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龙江,赵建宇,任美睿,张立臣,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