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手机折叠手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4977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手机配件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双手机折叠手机壳,包括手机壳、铰链组件;手机壳包括能够与手机背面贴合的背壳,背壳对应手机前后两端设有防脱抵靠部,两手机壳相近一侧设有安装在防脱抵靠部端部的连接头;铰链组件包括位于手机壳两端的铰链壳,铰链壳内设有一对相互啮合的铰链齿轮,两手机壳端部的连接头活动穿过铰链壳后通过固定机构与相应一铰链齿轮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双折叠手机壳具有两个通过铰链组件连接的背壳,能够同时安装两部手机;用于控制两手机转动角度的铰链组件通过在铰链壳内设置相互啮合的铰链齿轮结构,在使用时两部手机可通过铰链组件结构实现36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手机折叠手机壳


[0001]本技术涉及手机配件
,特别涉及一种双手机折叠手机壳。

技术介绍

[0002]手机屏幕经历了直面屏手机,然后发展到了曲面屏手机;随着移动办公的兴起,虽然一部手机可以运行一些办公软件,但是屏幕太小,操作不方便。现在手机厂商们又把研发热度推向折叠屏手机,折叠屏手机顾名思义就是屏幕可以折叠的手机,可以当作手机使用,在需要办公的时候,只要打开折叠屏幕就可以把手机变成平板电脑,轻松地完成办公,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实现了一机多用的要求,折叠屏手机的折叠方式分为上下折叠与左右折叠,左右折叠还分为向内翻与向外翻两种方式。虽然折叠屏手机可以提供更大的屏幕,但折叠屏手机在使用时折叠的位置都会有折痕,明显的折痕会影响正常的内容显示;此外,折叠屏手机的价格还非常高,所以价格问题也成了很多人购买折叠屏手机的障碍。
[0003]目前在我国的手机使用人群中,有不少人都随身带有2部手机,而采用两部手机传统就需要两个手机壳,在使用上存在不便。手机壳是对手机外观进行保护或装饰的装饰品,随着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手机壳针对手机品牌和功能的增加而呈多样化,手机保护壳不仅作为装饰品使用,更能保护手机,起到防摔、防刮、防水和防震的作用。本技术提出一种手机壳结构,结合我国民众的手机使用习惯和趋势,将两部手机和手机壳结合在一起能够作为可360
°
折叠的折叠手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双手机折叠手机壳,针对目前手机使用中,存在标配手机壳、市场趋向折叠屏手机、折叠屏手机常见折痕、折叠屏手机价格过于昂贵等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在满足折叠手机喜好的同时,又能增加可玩性的手机壳。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手机折叠手机壳,包括并列布置的手机壳、用于控制两手机壳展开角度的铰链组件;所述手机壳包括能够与手机背面贴合的背壳,背壳对应手机前后两端设有防脱抵靠部,两手机壳相近一侧设有安装在防脱抵靠部端部的连接头;所述铰链组件包括位于手机壳两端的铰链壳,所述铰链壳内设有一对相互啮合的铰链齿轮,两手机壳端部的连接头活动穿过铰链壳后通过固定机构与相应一铰链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铰链壳内壁与铰链齿轮贴合的表面设有若干分度槽,所述分度槽环绕连接头转动中心均匀布置,所述铰链齿轮表面设有能够卡入分度槽内的定位凸棱。
[0006]本技术提供的双折叠手机壳具有两个通过铰链组件连接的背壳,能够同时安装两部手机,背壳与手机背面贴合通过防脱抵靠部卡在手机两端,从而防止手机设备脱落;用于控制两手机转动角度的铰链组件通过在铰链壳内设置相互啮合的铰链齿轮结构,使得两背壳能够同时相对转动,在转动时通过定位凸棱与分度槽卡合实现角度定位,提高折叠调节后两手机保持高度稳定性,在使用时两部手机可通过铰链组件结构实现360
°
折叠,实现内折、外折、平折的多种使用场景。
[000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螺钉、固定片,所述固定片与铰链齿轮外侧面相抵,所述固定螺钉依次穿过固定片和铰链齿轮后与设于连接头螺接配合。
[0008]进一步地,所述铰链齿轮上设有插接孔,所述插接孔与设于连接头前端的插接头插接配合,所述插接头截面呈多边形布置,所述插接头端面设有与固定螺钉配合的固定螺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铰链壳包括壳舱,所述铰链齿轮转动设于壳舱内,壳舱靠近手机壳一端设有可拆卸的舱盖,所述舱盖靠近防脱抵靠部的表面设有摩擦片槽,所述摩擦片槽内设有摩擦片。
[0010]进一步地,所述壳舱一端设有与舱盖插接配合的拆卸口,所述舱盖边缘设有环绕舱盖布置的密封凸台,所述密封凸台与拆卸口紧密接触。
[0011]进一步地,所述背壳上设有与手机摄像头模组相对布置的配合开口,所述配合开口内滑动设有能够遮挡摄像头的挡片。
[0012]进一步地,所述背壳长向两侧设有能够与手机棱边贴合的弧形贴合部。
[0013]进一步地,所述背壳内表面设有防刮接触层。
[0014]进一步地,所述背壳的防脱抵靠部上设有扬声器通孔和数据插拔口。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双折叠手机壳具有两个通过铰链组件连接的背壳,能够同时安装两部手机;用于控制两手机转动角度的铰链组件通过在铰链壳内设置相互啮合的铰链齿轮结构,使得两背壳能够同时相对转动,在转动时通过定位凸棱与分度槽卡合实现角度定位,提高折叠调节后两手机保持高度稳定性,在使用时两部手机可通过铰链组件结构实现360
°
折叠,实现内折、外折、平折的多种使用场景;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7]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双手机折叠手机壳的立体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双手机折叠手机壳的手机壳立体。
[0019]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双手机折叠手机壳的铰链组件爆炸图。
[0020]附图说明:手机壳100、背壳110、配合开口111、弧形贴合部112、防脱抵靠部120、扬声器通孔121、数据插拔口122、连接头130、插接头131、铰链壳200、分度槽210、舱盖220、密封凸台230、铰链齿轮300、定位凸棱310、插接孔320、固定螺钉400、固定片500、摩擦片6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这里,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涉及的功能、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技术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非针对功能、方法本身,也即本技术虽然涉及一点功能、方法,但并不包含对功能、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本技术对于功能、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技术,以便更好的理
解本技术。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24]实施例一
[0025]请参考图1至图3,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手机折叠手机壳,包括并列布置的手机壳100、用于控制两手机壳100展开角度的铰链组件;所述手机壳100包括能够与手机背面贴合的背壳110,背壳110对应手机前后两端设有防脱抵靠部120,两手机壳100相近一侧设有安装在防脱抵靠部120端部的连接头130;所述铰链组件包括位于手机壳100两端的铰链壳200,所述铰链壳200内设有一对相互啮合的铰链齿轮300,两手机壳100端部的连接头1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手机折叠手机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并列布置的手机壳(100)、用于控制两手机壳(100)展开角度的铰链组件;所述手机壳(100)包括能够与手机背面贴合的背壳(110),背壳(110)对应手机前后两端设有防脱抵靠部(120),两手机壳(100)相近一侧设有安装在防脱抵靠部(120)端部的连接头(130);所述铰链组件包括位于手机壳(100)两端的铰链壳(200),所述铰链壳(200)内设有一对相互啮合的铰链齿轮(300),两手机壳(100)端部的连接头(130)活动穿过铰链壳(200)后通过固定机构与相应一铰链齿轮(300)固定连接,所述铰链壳(200)内壁与铰链齿轮(300)贴合的表面设有若干分度槽(210),所述分度槽(210)环绕连接头(130)转动中心均匀布置,所述铰链齿轮(300)表面设有能够卡入分度槽(210)内的定位凸棱(3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手机折叠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螺钉(400)、固定片(500),所述固定片(500)与铰链齿轮(300)外侧面相抵,所述固定螺钉(400)依次穿过固定片(500)和铰链齿轮(300)后与设于连接头(130)螺接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手机折叠手机壳,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齿轮(300)上设有插接孔(320),所述插接孔(320)与设于连接头(130)前端的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波龙陈羽邵烨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太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