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用气体吹脱及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574858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验室用气体吹脱及处理装置,其结构包括依次连通的气泵、吹脱容器以及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主体管,在所述主体管的上端设有物质加入口,在所述主体管的下端设有物质提取口,在所述主体管的侧壁上穿接有若干定位活塞,在所述主体管内设置有若干管套,在相邻两个管套之间设置有曝气装置,在所述管套的侧壁上开有若干调节孔,通过所述定位活塞穿接在不同调节孔内以调节所述管套和所述曝气装置的位置。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实验室确定不同废液中吹脱后废气处理的最佳物质与剂型组合,为废水中有毒有害废气的处理提供帮助。废气的处理提供帮助。废气的处理提供帮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实验室用气体吹脱及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气体处理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实验室用气体吹脱及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废水中有时会存在有毒有害气体,如果不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有毒气体就会散发出来从而污染空气,科研人员做出努力对这种气体加以吸收,或进行无毒无害化处理,以解决废气问题。现在一般是用气体吹脱法将废水中的有毒有害气体带入处理装置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或吸收去除。但现在市场上的废气吹脱处理装置单一,主要是针对某一种废气处理形式而构造,无法改变其组合形式,对于不同的废气需要通过实验验证最佳的处理物质和剂型,现有装置不易于科研人员在废气处理实验过程中实现多种物质和剂型组合的验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实验室用气体吹脱及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气体吹脱处理装置构造单一,无法进行废气处理实验中多种剂型固体、液体或固液组合的验证的问题。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实验室用气体吹脱及处理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气泵、吹脱容器以及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主体管,在所述主体管的上端设有物质加入口,在所述主体管的下端设有物质提取口,在所述主体管的侧壁上穿接有若干定位活塞,在所述主体管内设置有若干管套,在相邻两个管套之间设置有曝气装置,在所述管套的侧壁上开有若干调节孔,通过所述定位活塞穿接在不同调节孔内以调节所述管套和所述曝气装置的位置。
[0005]在所述主体管一侧设置有竖直的防倒吸管,所述防倒吸管上端口通过管路和所述吹脱容器连通,下端口通过管路和所述废气处理装置的下端口连通。
[0006]所述主体管的上端口通过管路连通有集气袋。
[0007]所述曝气装置为膜片式曝气器或平板式曝气器。
[0008]在所述气泵和所述吹脱容器之间设置有玻璃转子流量计。
[0009]所述吹脱容器为三口烧瓶,所述三口烧瓶的第一端口和所述气泵连通,第二端口和所述废气处理装置连通,第三端口用于添加废液。
[0010]在所述吹脱容器内设置有曝气头,所述曝气头通过管路和所述气泵连通。
[0011]所述主体管的下端为漏斗部,在所述漏斗部的下端设有竖管,在所述竖管上设置有开关活塞。
[0012]在所述主体管上设有刻度,所述防倒吸管的上端口高于所述主体管上的最高刻度。
[0013]本技术用于实验室验证废水吹脱后废气处理所需物质和剂型的组合,在使用
时,将进行吹脱的废水注入吹脱容器内并将吹脱容器密封,在废气处理装置中固定好管套和曝气装置,并将具有吸收降解性能的物质通过物质加入口加入到主体管内,并密封好各个部分,打开气泵,气体进入吹脱容器内将废水中的气体吹脱出来,吹脱出的气体通过管路进入到废气处理装置中,进入主体管内的气体被曝气装置分散,分散后的气体与主体管内的具有吸收降解性能的物质充分接触,从而进行吸收或降解过程,未处理的气体进入到集气袋中通过测试气体浓度确定吸收或降解的效果,并以防污染空气。其中,当主体管所加入的物质包含液体时,可以通过物质提取口随时监测液体浓度、ph等相关因素,已确定是否达到最佳处理环境。
[0014]通过上述操作,可以在实验室确定不同废液中吹脱后废气处理的最佳物质与剂型组合,为废水中有毒有害废气的处理提供帮助。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
[0016]图中:1、气泵;2、玻璃转子流量计;3、吹脱容器;4、防倒吸管;5、主体管;6、管套;7、曝气装置;8、物质提取口;9、物质加入口;10、定位活塞;11、漏斗部;12、竖管;13、曝气头;14、集气袋。
具体实施方式
[0017]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依次连通的气泵1、吹脱容器3以及废气处理装置,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主体管5,在主体管5的上端设有物质加入口9,在主体管5的下端设有物质提取口8,在主体管5的侧壁上穿接有若干定位活塞10,在主体管5内设置有若干管套6,在相邻两个管套6之间设置有曝气装置7,在管套6的侧壁上开有若干调节孔,通过定位活塞10穿接在不同调节孔内以调节管套6和曝气装置7的位置。
[0018]定位活塞10用于固定管套6的位置,管套6的长度可根据需要确定,在管套6内可容纳具有可吸收或降解性能的物质(固体催化剂、固体吸附剂、具有强氧化性液体和可吸收液体),通过套管将相邻的两个曝气装置7分隔开,控制曝气位置,进入主体管5内的气体多次被分散并多次与具有可吸收或降解性能的物质接触,从而保证气体与具有可吸收或降解性能的物质充分接触。
[0019]定位活塞10与主体管5的管壁之间螺纹连接且密封连接,通过旋转定位活塞10便可使其伸入主体管5内并插入相应的调节孔中。
[0020]在主体管5一侧设置有竖直的防倒吸管4,防倒吸管4上端口通过管路和吹脱容器3连通,下端口通过管路和废气处理装置的下端口连通。当向主体管5内注入液体物质时,由于防倒吸管4的上端口高于主体管5内的液面高度,由连通器原理可知,注入主体管5内的液体不会倒流至吹脱容器3中。
[0021]在主体管5上设有刻度,防倒吸管4的上端口高于主体管5上的最高刻度,主体管5上的刻度用于控制主体管5内物质添加的量,所加入的物质不应超过最高刻度,从而能够避免液体物质的倒流。
[0022]主体管5的上端口通过管路连通有集气袋14,由集气袋14收集由主体管5上端口排出的气体,通过检测集气袋14中气体的成分和浓度,便可确定气体的吸收和降解的效果,以
便进行后续的调整。
[0023]主体管5的下端为漏斗部11,在漏斗部11的下端设有竖管12,在竖管12上设置有开关活塞。打开开关活塞使吹脱气体进入漏斗部11,漏斗部11的形状利于吹脱气体的气泡缓慢放大、受压均匀以及出泡稳定。
[0024]曝气装置7为膜片式曝气器或平板式曝气器,曝气装置7有利于将气泡进行分散,将大气泡变为小气泡,增加气体与吸收或吸附物质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有利于快速催化降解或吸收。
[0025]在气泵1和吹脱容器3之间设置有玻璃转子流量计2,通过玻璃转子流量计2控制气体吹脱的流量。
[0026]吹脱容器3为三口烧瓶,三口烧瓶的第一端口和气泵1连通,第二端口和废气处理装置连通,第三端口用于添加废液。
[0027]在吹脱容器3内设置有曝气头13,曝气头13通过管路和气泵1连通,曝气头13位于吹脱容器3的底部,从而保证曝气头13位于废液的液面以下。
[0028]在物质加入口9和物质提取口8都设置有开关活塞,且物质加入口9的上端为漏斗状。
[0029]本技术用于实验室验证废水吹脱后废气处理所需物质和剂型的组合,在使用时,将进行吹脱的废水注入吹脱容器3内并将吹脱容器3密封,在废气处理装置中固定好管套6和曝气装置7,并将具有吸收降解性能的物质通过物质加入口9加入到主体管5内,并密封好各个部分。根据需要加入相应的物质,形成所需的物质及剂型组合。打开气泵1,气体进入吹脱容器3内将废水中的气体吹脱出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用气体吹脱及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通的气泵、吹脱容器以及废气处理装置,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主体管,在所述主体管的上端设有物质加入口,在所述主体管的下端设有物质提取口,在所述主体管的侧壁上穿接有若干定位活塞,在所述主体管内设置有若干管套,在相邻两个管套之间设置有曝气装置,在所述管套的侧壁上开有若干调节孔,通过所述定位活塞穿接在不同调节孔内以调节所述管套和所述曝气装置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气体吹脱及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管一侧设置有竖直的防倒吸管,所述防倒吸管上端口通过管路和所述吹脱容器连通,下端口通过管路和所述废气处理装置的下端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气体吹脱及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管的上端口通过管路连通有集气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室用气体吹脱及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祁浩杰邢佳枫陈平陈晓飞孙晴邢茜雷诣涵闫志斌侯鹏飞谷奎庆刘兴张晨阳
申请(专利权)人:天俱时工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