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照天专利>正文

一种fpc线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74802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1-26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fpc线排,包括:软线板,所述软线板的一端设有第一电池连接口,所述软线板远离设有所述第一电池连接口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池连接口,所述软线板设有所述第一电池连接口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电池连接口的方向延伸设有主板连接口。采用以上设计,通过将软线板设置成“W”形,使软线板的一端能够放置于手机内与手机本身的电池连接,另一端能够通过SIM卡槽穿出手机外,与外置的电池连接,通过增加电池的数量,提升手机的续航能力,且无排线的影响,无充电线的困扰,无需频繁的充电,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fpc线排


[0001]本技术涉及柔性线路板
,特别是涉及一种fpc线排。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手机,其上皆只会安装一块电池用于手机的运行,而电池在长时间的使用后,电池的续航能力就会逐步降低,使用时就需要频繁的进行充电,给使用者带来不便,虽可以进行电池更换,然新电池亦只能保持一段时间的续航能力,而提升电池续航能力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提升电池的容量,电池的容量与电池本身的体积有关,体积越大,容量越大续航就越强,但手机内部的电池受手机体积的限制无法进行更改,因此只能通过在手机外额外添置一块电池,以此提升续航能力,但电池需与主板连接,如何在不改变手机本身的结构下,排线将两块电池与主板连接一起就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0003]因此,亟需设计一种fpc线排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fpc线排,其特征在于,包括:软线板,所述软线板的一端设有第一电池连接口,所述软线板远离设有所述第一电池连接口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池连接口,所述软线板设有所述第一电池连接口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电池连接口的方向延伸设有主板连接口。
[0005]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软线板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电池连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设有所述第一电池连接口的一端向一侧延伸设有第一过渡部,所述第一过渡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向一侧延伸设有第二过渡部,所述第二过渡部远离所述第一过渡部的一端向一侧延伸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电池连接口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内。
[0006]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渡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垂直,所述第二过渡部与所述第一过渡部相垂直,所述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过渡部相垂直。
[0007]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所述第一过渡部的一端水平延伸设有第三连接部,所述主板连接口位于所述第三连接部内。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软线板设置成“W”形,使软线板的一端能够放置于手机内与手机本身的电池连接,另一端能够通过SIM卡槽穿出手机外,与外置的电池连接,通过增加电池的数量,提升手机的续航能力,且无排线的影响,无充电线的困扰,无需频繁的充电,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中:
[0011]10、软线板;11、第一连接部;12、第一过渡部;13、第二连接部;14、第二过渡部;15、
第一电池连接口;16、第二电池连接口;17、主板连接口;18、第三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13]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fpc线排,其特征在于,包括:软线板10,所述软线板10的一端设有第一电池连接口15,所述软线板10远离设有所述第一电池连接口15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池连接口16,所述软线板10设有所述第一电池连接口15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电池连接口15的方向延伸设有主板连接口17,具体的,第一电池连接口15用于连接第一个电池,如手机本身的电池,第二电池连接口16用于连接第二个电池,如设置于手机外的电池,主板连接口17用于和手机本体内的主板连接,当需要连接时,第一电池连接口15与第一个电池插拔连接,第二电池连接口16与第二个电池插拔连接,主板连接口17再与主板连接一起,从而将两个电池同时与主板并联一起,fpc线排的设有第一电池连接口15的一端放置于手机内,另一端可从SIM卡槽的口子处延伸出至外界与第二个电池连接。
[0014]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软线板10包括:第一连接部11,所述第一电池连接口15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部11远离设有所述第一电池连接口15的一端向一侧延伸设有第一过渡部12,所述第一过渡部12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一端向一侧延伸设有第二过渡部14,所述第二过渡部14远离所述第一过渡部12的一端向一侧延伸设有第二连接部13,所述第二电池连接口16位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3内,具体的,第一电池连接口15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1的一端部,第一过渡部12设置在第一连接部11远离第一电池连接口15的一端,第二过渡部14设置在第一过渡部12的一端,使软线板10延伸具有一定的长度,便于从手机内穿出连接外置的电池。
[0015]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过渡部1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相垂直,所述第二过渡部14与所述第一过渡部12相垂直,所述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过渡部14相垂直,具体的,第一过渡部12与第一连接部11相垂直,第二过渡部14与第一过渡部12相垂直,第二连接部13与第二过渡部14相垂直,当第一连接部11位于手机内时,第一过渡部12从sim卡槽处穿出手机外,并弯折贴附于手机背部,此时通过第二过渡部14的设置,使第二连接部13位于手机背面靠近底部的位置,从而便于和第二个电池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软线板10整体呈类“W”形,该结构适用于sim卡槽位于手机侧部的情况,其中软线板10还可设置成“C”形,用于适配sim卡槽位于手机底部的情况。
[0016]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1远离所述第一过渡部12的一端水平延伸设有第三连接部18,所述主板连接口17位于所述第三连接部18内,具体的,第三连接部18可折叠在第一连接部11的上方,使第三连接部18与第一连接部11相垂直,第一连接部11相对于第一过渡部折叠,主板的连接口通常设置于在上方,该结构可使软线板10的第一连接部11嵌入主板与第一个电池之间的缝隙处,此时第三连接部18上的主板连接口17即可与主板口插拔连接一起,从而使软线板10更适配手机的排版。
[0017]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将软线板设置成“W”形,使软线板的一端能够放置于手机内与手机本身的电池连接,另一端能够通过SIM卡槽穿出手机外,与外置的电池连接,通过增加电池的数量,提升手机的续航能力,且无排线的影响,无充电线的困扰,无需频繁的充电,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0018]本技术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描述,因此对于熟悉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优点和修改,故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代表性的设备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示示例。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fpc线排,其特征在于,包括:软线板,所述软线板的一端设有第一电池连接口,所述软线板远离设有所述第一电池连接口的一端设有第二电池连接口,所述软线板设有所述第一电池连接口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电池连接口的方向延伸设有主板连接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fpc线排,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线板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电池连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部远离设有所述第一电池连接口的一端向一侧延伸设有第一过渡部,所述第一过渡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照天
申请(专利权)人:魏照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